菲律賓召見中方大使不到三天,德國就緊隨其后做了相同的事情,究竟發生了什么?為什么德國要這么做?中東海域升起國旗,原因又是什么呢?
7月4日,菲律賓召見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理由是在本月1號中方宣布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進行制裁,禁止他入境中國,菲方對此表示“關切”。關于托倫蒂諾,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我們只需要知道他是一名堅定的反華分子就行,在其政治生涯中,他可以說是“逢中必反”,從推動反華法案通過,到炒作“中國介入菲選舉”,再到炮制涉華負面新聞,托倫蒂諾可以說惡行累累。中方對其進行制裁,完全沒有問題。而且,中方制裁的時間點,恰好是在他中期選舉失敗,卸任參議員之后,也就說明,中方針對的只是個人,而不是想要進行炒作,影響雙方關系。但菲律賓方面的反應,完全就是想要借題發揮,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導輿論,讓民眾對華產生對立情緒。不得不說,菲律賓的“城府很深”,但手段實在淺薄。面對菲方的做法,中方駐菲大使明確表示,“損害中國的利益必然要付出代價”。這14個字言簡意賅,不僅是對菲方的回應,也是對菲律賓國內對華不懷好意者的一次警告。
就在這件事情發生,沉寂三天之后,7月7日,德國又來召見中國大使了。根據媒體的報道,中德兩國在紅海海域起了風波,德國指認中國軍艦激光瞄準其偵察機,并將其定性為“完全不可接受的行為”。如何看待這件事?我們先來了解這件事情本身,當時解放軍軍艦在紅海執行護航任務,而德軍軍機同樣也是在執行護航任務。既然雙方執行護航任務的區域重疊,那么,發生一些誤判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德方這樣做完全是小題大做,什么原因呢?
首先,就是通過這件事來增加德軍的存在感。要知道,作為歐盟的領頭羊,德國軍方在最近幾年的存在感越來越弱。最近兩年,德國除了派出軍艦穿越臺海宣示所謂的“航行自由”之外,基本上都銷聲匿跡了。這一次德國軍機執行的是由歐盟主導的護航任務,如何凸顯自身呢?德國只能通過炒作同中方偶然發生的小摩擦來彰顯自身的存在感。相比于中方低調處理這件事,德國的做法只能說無法與地位相匹配。
其次,德國這樣做,其實也是變相討好美國。不出意外的話,過不了多久,美國同歐盟之間的關稅貿易談判就將開始。按照之前特朗普對歐盟的態度,再結合這兩天美國對日韓這種鐵桿盟友國家征收的關稅稅率來看,特朗普大概率不會心慈手軟。那在這個時候,歐盟想要讓美國高抬貴手,只能討好特朗普。作為歐盟領頭羊,德國拿中國說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那么,中德紅海風波對于雙方關系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答案是有,但不是很大。要知道,中國是德國世界范圍內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國。而且,在前幾天,中國外長王毅剛剛對德國進行了訪問。也就是說,中德整體關系穩定才符合德國的利益。而且,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其他成員國都亟需中國放開稀土出口許可,如果在這個時候德國要不斷炒作紅海風波,影響中德關系的話,那對于其來說無疑是得不償失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東方向,除了中德紅海風波之外,還有一件事情引起了外界注意。就是大量外國船只在過航霍爾木茲海峽的時候,為了防止遭襲,紛紛掛上了五星紅旗。中東海域升起國旗原因很簡單,中方在中東問題上始終保持客觀中立、合作共贏的立場,贏得了中東國家的尊重。對于這件事,國防部發言人表示,公道自在人心。中方將繼續站在和平一邊,站在正義一邊,站在歷史正確一邊。
可以說,解放軍這是已經表態站隊了。與美西方國家站隊相比,解放軍的表態很明顯是出于維護和平的責任。不管是菲律賓召見中國大使,還是德國召見中方使節,這只能說明它們本身對中國充滿芥蒂。如果想要跟中國相處,那就需要做到一個前提,就是摘下有色眼鏡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