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合肥地區持續高溫。面對“烤”驗,“菜籃子”是否供得上、供得好無疑是居民們關心的焦點。
7月9日,記者從合肥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合肥積極統籌市民蔬菜、水果、生豬、家禽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確保市民“菜籃子”“肉案子”穩定供應不斷檔。
梯次安排茬口保障“接力”上市
暑熱連綿,市民餐桌上的新鮮綠葉菜如何保障不斷供?
合肥市農業農村局特產處處長任家友表示,我市已加強1630家蔬菜生產主體的生產調度,組織市農業行業蔬菜首席專家工作室、農技人員,指導各地提前安排和調整種植計劃,合理安排茬口,選用抗熱、耐濕、抗病的抗熱青、早生華京、抗熱矮腳白、矮雜1號小白菜等品種,擴大種植規模。
“我們本地‘伏缺菜’規模化葉菜生產面積達4.1萬畝,產量將達7.6萬噸。小青菜、毛白菜、生菜、莧菜、韭菜等葉類菜和南瓜、冬瓜、絲瓜、蓮藕等常規蔬菜以及金針菇等食用菌,夏季供應穩定且充足。”
任家友表示,我市還持續加強與都市圈周邊地區合作共建蔬菜生產基地。今年還將有岳西茭白、霍山高山豇豆、金寨黃瓜等約6600噸優質蔬菜供給合肥市場,進一步充實市民“菜籃子”品種。
推進設施種養穩定“供給”均衡
夏季頻繁出現的高溫干旱、強降雨等極端天氣,極易導致露天蔬菜出苗難、生長慢、產量低和畜禽養殖效率低下。如何破解高溫下的均衡穩供難題?
合肥的答案是——持續引導種植戶采用連棟大棚、鋼架大棚等設施進行蔬菜生產,有效增強抗風險能力,保證蔬菜產量和效益,讓高溫下的“菜籃子”和“肉案子”等生產供給不再“看天”而作。
“今年以來,我們兌現市級獎補資金1801萬元,支持新建蔬菜生產基地43家,新建設施蔬菜大棚面積43萬平方米,帶動蔬菜生產新增產能1萬噸。”任家友介紹。
會“思考”的智能環控設施,同樣讓畜禽養殖不再懼怕夏季高溫。“智能環境控制系統能精準調節雞舍內的溫濕度。當溫度超過28℃,系統就自動啟動水簾降溫,雞群始終處于舒適飼養環境,高溫季節的產蛋率仍保持在92%以上。”談起智能化養殖帶來的新變化,長豐縣崗集鎮光大禽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新翼如數家珍。
“目前,全市已有350余家規模養殖場配備了智能環控設備。通過物聯網技術,養殖戶可實時監控和調整舍內環境,科技賦能讓畜禽養殖實現了全季智能可控。”合肥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我市日均出欄生豬4700頭、家禽28萬羽、禽蛋460噸,上市漁業水產品500噸,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
強化生產管理出臺專項扶持政策
夏季高產穩產,離不開高效有序的生產管理。合肥市農業農村局針對夏季蔬菜生產特點,及時發布了《2025年夏季蔬菜生產技術指導意見》,組織蔬菜農技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種植主體指導分階段種足種好各類綠葉菜,同步加強蔬菜苗床、降溫保濕、適度控水、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拉設遮陽網和防蟲網等綜合管理措施,確保菜苗健康生產。
在畜禽養殖方面,我市組織專家編制《合肥市高溫天氣畜禽養殖生產技術要點》,推廣“兩餐制”飼喂、營養調控等技術,讓飼喂管理更科學。
此外,為進一步穩定夏季畜禽生產,市農業農村局聯合財政等部門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在全省首創畜禽水產等重要農產品養殖收入保險,安排1000萬元試點生豬、肉禽、牛羊等價格波動大的重要農產品收入保險補助,實現傳統農險產品向“保價格、保收入”升級。
合肥晚報-合新聞記者 衛曉敏 實習生 余佳芳 通訊員 饒東平 葛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