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7月9日,商務部公告將漢翔航空工業等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禁止出口兩用物項。這一舉措,為當前緊張的臺海局勢再添重磅注腳。賴清德上臺后,“臺獨”動作不斷。從上半年推出“17條”將大陸稱為“境外敵對勢力”,到在兩岸交流中增設法律限制,再到拋出“團結十講”公然宣稱“臺灣地區是一個國家”,每一步都在挑戰一個中國原則。他這套說辭,一邊是給島內“獨派”打氣,想擴大影響掌控局勢;一邊是向外部勢力遞信號,盼著換來更多支持。
他明知這些話會惹大陸不快,卻偏要這么做。心里的焦慮是重要原因,兩岸實力差距越來越大,局勢對他越來越不利,只能困獸猶斗。同時他也想在博弈中占得先機,覺得綠營基本盤擴大了,國際上呼應多了,籌碼就更足了。臺灣地區即將舉行的“漢光41號演習”也透著不尋常。7月9日到18日,時間從以往5天4夜延長到10天9夜,2.2萬余名后備軍人參與,人數創歷年之最。更首次和“城鎮防衛韌性演習”結合,這樣的規模在島內引來了不少質疑聲。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賴清德的囂張,國臺辦多次批駁,可有人覺得力度不夠。網上有建議中斷對臺稀土供應的聲音,不少人表示支持。畢竟,臺灣地區一些不良商人可能會把從大陸得到的好處,轉手給“臺獨”勢力和外部反華力量。從大方向看,臺灣問題是民族復興路上的大事,中央早有全面布局,解決問題實現統一的決心從沒動搖過。戰術層面,綠營勢力在擴張,賴清德還推動“大罷免”想奪“立法權”,“臺獨”傾向更明顯。
但戰略上,大陸實力優勢越來越突出,整體態勢對我們有利。大家著急可以理解,可也要有耐心,統一目標不遠,要信中央的判斷。7月7日,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臺北有10多個政黨團體冒雨集會紀念。他們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外活動,呼吁尊重抗日史實、反對媚日史觀,要求民進黨正視兩岸共同抗戰和臺灣地區人民抗日的歷史。主辦單位說,民進黨鼓吹“臺獨”史觀,搞“去中國化”,曲解歷史,破壞民族團結,把臺灣地區推向危險邊緣。
賴清德(資料圖)
統一聯盟黨榮譽主席戚嘉林提到,“七七事變”后一個月,臺灣地區就爆發70多起抗日事件,很多青年到大陸參戰,那時臺灣地區人都認同中國是祖國。《觀察》雜志發行人紀欣希望民進黨停止“臺獨”,回到正途。勞動黨榮譽主席羅美文說,臺灣地區光復后,很多客家鄉親恢復宗祠祭祀,可見他們日據時期也心向祖國。賴清德的“團結國家十講”,其實是在重復“臺獨”謬論。
他把鄭成功驅荷復臺說成“殖民侵略”,淡化臺灣地區光復歷史,還在學校搞“去中國化”,刪減中國現代史課程,縮減中華文化學分,就是想割裂臺灣地區和中華文化的聯系。他拿“國家四要素”說臺灣地區是“主權國家”,卻回避“國際社會承認”這個關鍵,把兩岸關系說成“兩國關系”,完全是歪理。這不僅違背歷史和學理,更挑釁了《反分裂國家法》,也和國際法理背道而馳。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早就明確一個中國原則,他想“倚美謀獨”,不過是把臺灣地區變成別人的棋子。
中國臺灣地區(資料圖)
他的做法也損害了臺灣地區民眾利益。以“國安”為名恢復軍事審判,打壓異己,恐嚇和大陸交流的藝人,讓臺灣地區社會沒了自由。設障阻礙兩岸交流,2024年臺灣地區觀光產業逆差約6922億新臺幣。他一邊喊“抗中保臺”,一邊看著臺積電被美國“掏空”,臺灣地區經濟越來越被動。民眾對他越來越反感,超20萬人參加“426反賴大游行”,要求他下臺。
商務部這次出手,依據相關法律,就是要維護國家安全,防止物資擴散。以前大陸對臺有很多貿易優惠,每年讓臺灣地區賺超千億美元,可他們卻用這錢買武器,支持統一的人還越來越少。現在管控的8家實體,像漢翔航空,就是臺軍戰機研發生產的重要單位,中山科學研究院更是研發無人機、軍艦等裝備的機構,早該管管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