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兩天,特朗普再一次打出了“關稅大棒”,但這一次瞄準的不是我們,而是“軟柿子”日本跟韓國。
因為特朗普很清楚,只要他不考慮中國,那他的關稅策略完全是正確的,完全彌補美國自身的“經濟空洞”。
7月7日,特朗普公開表示:“從8月1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25%~40%不等的關稅。”
特朗普所指的14個國家,除了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以外,剩下的都是一些發(fā)展中國家。
說白了,特朗普此舉無非是盯上了日本跟韓國,剩下的那些國家只不過是“陪襯”罷了。
因為基于當下的美國經濟,特朗普必須要通過這種手段來提高美國的“收入”。
那日本跟韓國會不會像中國一樣選擇硬剛呢?
答案很明顯不會。
因為不管是日本還是韓國,這兩個工業(yè)化國家都是純靠貿易順差過上了好日子,再加上他們的國內市場很小,但工業(yè)產值大,那生產出來的商品必須要依賴國際市場。比如汽車、半導體、數碼電子等,日韓都要極度依賴國際市場。
這就導致了日韓和大多數國家的貿易都是大幅度的順差,尤其是跟發(fā)達國家的工業(yè)國,比如歐洲跟美國。
以前大環(huán)境經濟好,歐美國家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今時不同往日了,大家都是勒緊褲子過日子,那日韓大規(guī)模的順差,顯然會讓歐美國家看不慣,自然不會再慣著它們。
今天特朗普打出的“關稅大棒”,自然是要逼迫日韓把企業(yè)搬遷回美國本土。這樣就能把美國的就業(yè)崗位、稅收、研發(fā)經費通通提上去。
別看今天日本首相石破茂說:美方公布的信息令人遺憾,日本會繼續(xù)與美方就關稅進行談判。
表面上日本會跟美國周旋談判,實質上日本壓根就沒有籌碼!
因為之前我就說過,只要美國把日本汽車關稅稍微漲一漲,足以讓日本夜不能寐。
畢竟汽車產業(yè)是日本的支柱性產業(yè),一旦美國對其下狠手,那日本經濟必定受到重創(chuàng)。
要知道這幾年隨著中國電動車崛起,日本汽車在中國大陸市場大不如前。同時在東南亞、南美以及歐洲一些國家,日系車都開始被來自中國的電車超越。
如此一來,日本汽車產業(yè)最重要的市場剩下美國以及部分歐洲國家,但如果美國對日本汽車下狠手,意味著要廢掉日本的經濟。
所以,面對特朗普的威逼利誘,日本能做的只有“跪下”。
正如特朗普在社交平臺所說的:“一些被寵壞的國家必須展現出對美國的尊重,我非常尊重日本,但日本不購買我們的大米,就算他們面臨嚴重的大米短缺,也不接受我們的大米,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特朗普這一番說的很直白:“雖然美國的大米很貴,但日本必須要購買,如果你不購買,就是不尊重美國。”
這也難怪歐洲媒體會直言:面對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日韓敢怒不敢言。
事實上,日本跟韓國還是不愿醒過來,以為跟著美國就能過上好日子。
殊不知,從特朗普上臺那一刻起,日韓就徹底失去了“主權”。尤其是特朗普“關稅大棒”對中國無效后,日韓必定會成為特朗普“蹂躪”的軟柿子!
畢竟當下的美國經濟陷入了泥潭,特朗普想要“力挽狂瀾”,那日本和韓國就是最好的“祭奠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