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到底會不會推高通脹,美聯儲內部分歧巨大,而未來幾個月的通脹數據將給出答案。
7月10日,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發文表示,美聯儲內部正就如何應對特朗普關稅風險展開激烈辯論,這一分歧可能終結該機構此前的相對團結局面。官員們在新增成本是否有理由維持高利率問題上存在分歧。
據Timiraos分析,本月預計不會降息,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已暗示央行降息門檻可能較今春有所降低,當時更大幅度的關稅上調威脅推高物價并削弱經濟。相比更明顯的經濟惡化跡象,鮑威爾目前勾勒出一條中間路線:溫和的價格讀數或疲軟的就業數據可能足以在夏末前為降息提供理由。
Timiraos表示,這一轉變為官員們在未來三個月研究通脹和就業數據提供了戰術靈活性。他認為,接下來幾個月的通脹數據,將是檢驗兩種觀點的關鍵:一是關稅是否會推高通脹,二是如果通脹走勢偏離預期(無論是高還是低),美聯儲內部在應對策略上是否會出現分歧。
特朗普關稅政策調整改變降息條件
Timiraos分析稱,4月特朗普宣布的大幅關稅上調曾打亂美聯儲今年恢復降息的計劃,引發滯脹擔憂。在那種環境下,美聯儲官員可能需要看到經濟明顯放緩才會相信價格上漲是短暫的。
但兩個發展改變了這一局面。首先,特朗普已調低一些最極端的關稅上調幅度。本周延長了與十多個國家雙邊貿易談判的窗口期,顯示8月1日新截止日期后全球貿易戰重新升級的潛在風險。
其次,與關稅相關的消費價格上漲尚未出現,盡管許多官員和經濟學家預期從下周開始公布的6月和7月數據中會看到價格上漲。
美聯儲6月會議紀要顯示兩大陣營:相當數量的少數派預計今年不會降息,擔心通脹預期失控;多數派預期今年會降息,但大部分人希望再等幾個月。在支持降息的陣營中,只有兩位特朗普任命的官員已表示希望本月就恢復降息。
內部分歧迎來數據驗證時刻
Timiraos指出,上述兩大變化為內部分歧設置了一個關鍵測試——即關稅是否具有通脹性,以及如果預測錯誤時(無論哪個方向),該如何管理成本。
前達拉斯聯儲主席、現任高盛副董事長Robert Kaplan表示,如果平均關稅接近10%到15%,而不是總統在解放日宣布的更高水平,企業更容易吸收成本上升并避免大幅提價。
其他官員認為現在斷定企業不會轉嫁成本上升還為時過早。里士滿聯儲主席Tom Barkin在采訪中表示,一家大型全國零售商稱5月收取的價格反映的是2月采購的庫存,關稅生效之前。"在那種情況下,我預期在7月和8月看到(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他說。
Timiraos分析認為,鮑威爾的立場轉變為美聯儲提供了戰術靈活性。在最近的公開露面中,鮑威爾與"絕大多數"預期今年降息的美聯儲官員保持一致。
他將潛在的降息描述為恢復一個僅因關稅風險而暫停的過程——這種表述暗示鮑威爾認為當前利率是為防范關稅引發的通脹風險而臨時上調的。
目前鮑威爾勾勒出一條既不否定"暫時性"通脹觀點、但也不急于接受的中間路線。"我們將會學習,"鮑威爾表示,"我們完全接受轉嫁可能比我們認為的要少這一想法。"
Timiraos認為,如果美聯儲能夠維持對不那么劇烈通脹上升的預測,鮑威爾可能會基于疲軟的勞動力市場或更好的通脹消息,在夏末前為降息開門。
同時,鮑威爾暗示美聯儲可能距離中性立場只有幾次降息的距離,表明如果經濟能夠避免嚴重衰退,任何恢復的降息都可能是有限和漸進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