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緊急通知,進一步強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2025年7月2日,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基干民兵應急分隊開展黃河防汛應急救援演練。圖據視覺中國
通知指出,近年來,四川涼山、貴州畢節等地施工工地遭遇洪澇地質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近期,河南南陽、甘肅白銀等地又發生局地暴雨洪澇造成野外建設工程施工人員群死群傷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風險意識淡薄、防汛責任不落實、預警“叫應”不到位、轉移避險不及時甚至“假應答、假轉移”等突出問題,教訓十分深刻。要清醒認識當前防汛救災面臨的嚴峻復雜形勢,充分認識做好施工工地安全防范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態,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切實把防汛責任措施落實到每一個工地、每一間工棚,牢牢守住不發生施工人員群死群傷的底線。
通知強調,進一步強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要突出抓好“九個必須”:
一是必須層層壓實工地防汛安全責任。相關部門將建設施工工程防汛救災工作納入安全監管,加強監督指導。各省市尤其是縣級落實屬地責任,細化包保清單,完善督導檢查制度。建設、施工單位健全企業內部防汛責任制。
二是必須嚴格營地選址安全論證。新開工項目駐地營地選址前開展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估,嚴禁在危險區域設置營地。縣級防汛指揮機構建立轄區野外工地營地“一張圖”,實時動態管理。
三是必須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各地立即開展野外施工工程汛期安全隱患大檢查,聚焦重點區域和部位,摸排風險隱患,加強工程安全管理和施工現場檢查執法。
四是必須到點到人實施預警“叫應”。各地區和部門完善監測預警手段,明確信息傳遞方式,第一時間點對點推送預警,確保有叫必應。建設、施工單位專人負責接收信息,迅速傳遞轉移指令。
五是必須嚴格果斷落實轉移避險硬措施。有關單位嚴格落實“四個一律”轉移避險要求,做到應轉盡轉、應轉早轉,做好安置和安全管理。防汛指揮機構強化實時調度,杜絕“假應答、假轉移”。
六是必須周密編制應急預案加強實戰演練。建設、施工單位“一企一案”“一工程一案”編制防汛救災應急預案,強化夜間和“三斷”情況下演練,提升人員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是必須強化應急準備和高效救援。緊盯重點區域和薄弱環節,提前備足應急隊伍、裝備和物資,配備必要防汛搶險物資和應急通信裝備。有關部門加強24小時應急值守,救援隊伍提高勤務等級,提前預置布防。
八是必須從嚴開展調查評估和倒查追責。對施工工地群死群傷災害事故提級調查,對失職瀆職行為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
九是必須強化協調聯動形成整體合力。各地加強組織領導,防汛指揮機構統籌協調,縣級防汛指揮機構建立聯動機制,形成群防群治合力。
紅星新聞首席記者 張炎良
編輯潘莉 責編 官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