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難看!印度這次徹底踩了我們紅線。
自從中國收緊“稀土禁令”之后,歐美也嘗到了卡脖子的痛處。
眼看馬上就要“無土”可用,便希望中方可以“高抬貴手”。
然而印度卻在此時跳出來,竟然想從中打撈一把。
偽造30多份文書,從中國進口百噸稀土,轉頭就違規賣給歐美。
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早已被中方察覺,并且迅速出手制裁!
印度從中國進口百噸稀土
稀土在中國手中就是一張可以制約全球的“王牌”。
不僅是因為我們有豐富的稀土資源;
更關鍵在于我們掌握了稀土的提純技術。
這是其他國家可望而不可即的。
這一點從這次美國掀起的關稅大戰就可以看出。
自從美國開始全球漲稅,中國就限制稀土資源出口。
這讓不少美國企業叫苦連天,表示無稀土可用就要停工。
也讓不少國家為之擔憂,希望中國可以“手下留情”。
雖然后來中國給一些國家開了綠燈,但是依舊是不夠用。
讓人沒想到的是印度竟早已包藏禍心,想靠我們發筆財。
就有媒體曝光了印度“空手套白狼”。
把中國稀土成了牟利工具的操作。
原來有一家印度企業曾提交一份龐大的進口申請。
想要從中國進口上百噸的稀土資源。
當時為了拿到這批稀土,印度公司進行了承諾。
表示這些稀土是被用來制作新能源電車等方向。
絕對不會用來進行軍工制作。
并且還保證不會進行“再出口”,也就是把這些稀土倒賣到其他國家。
此前有韓國這么做過,被中方給予警告。
這家印度公司雖然敢這么承諾,但是口說無憑。
于是為了保證可信度,這家印度公司寫了30多份承諾書。
涵蓋采購合同、終端用途說明、技術參數、環保評估等等。
當時雖然中國正在逐步收緊稀土出口,但是依然保持著開放的態度。
只要是合法合規的正常貿易,手續沒有問題,也不會拒絕。
隨后經過審查,無明顯問題存在,便批準了這批稀土的出口。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這竟是一起“借殼洗貨”的欺詐操作。
違規轉手賣給歐美
雖然印度本身也有很多的稀土資源,這些年一直在喊著要發展。
但是現實很殘酷,沒有技術也白搭。
因此到目前為止,印度對中國的稀土依賴性還是很強的。
而稀土不僅是一些高科技產業必須使用的重要資源。
軍工制造這些同樣也離不開。
于是面對中方的稀土限制,印度只要用下此招。
然而中國在稀土把控上是十分嚴格的,在出口的稀土中有追蹤系統。
這樣子稀土在國外的動向我們也能及時把握。
以防止稀土走私、非法轉賣等現象的發生。
所以在沒多久之后,中方就發現了印度這批稀土去向很可疑。
其中一部分根本沒有進入到對方事先承諾的能源工廠。
反而被運去了印度北邊的某個軍事工業園區。
而這個園區正在生產銷售到國外的無人機,印度靠此能大賺一筆。
還有一部分被秘密送去了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港口。
到之后被換了“身份”,再被運往歐美國家進行售賣。
要知道稀土價格的售價一直在上漲,有的甚至是幾倍。
有數據統計如今的歐美市場稀土價格都在幾十萬美元一噸,溢價達到了3倍以上。
印度這么一倒手,簡直是好處多多,一方面靠此把自己的荷包裝滿;
另一方面歐美正缺稀土,能借此賣一波好感。
除了違背承諾倒賣稀土之外。
這家印度公司所提供的材料,也被查出是造假。
怪不得網上都說別和印度人做生意,原來他們的可信度是真低。
雖然這一報道中沒有透露出這家公司的名字。
但是在其他報道里還是能找到蛛絲馬跡。
在7月2日環球新聞的一則報道中顯示:
印度的最大稀土磁鐵進口商Sona Comstar。
在上一年曾從中國進口了120噸的磁鐵。
而且這些磁鐵竟然是為了美國特斯拉和另一家歐美跨國車企進口而來的。
今年他們還準備再進口200噸磁鐵,但是由于限制太多。
他們不得不思考其他的方案,來減少對中國磁鐵的依賴性。
好多信息都能對得上,不知道是不是這件企業。
借中國資源搭橋,討好西方勢力。
印度的算盤打得太精明,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事實:
中國在稀土不僅有全流程監控機制,更是掌握稀土大權。
很快就出手反制,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中國果斷出手
中國早就不是“低價出口稀土”的原材料國了;
而是走上了產業閉環、高技術壁壘、全球定價權的“三位一體”強者之路。
全球稀土提煉廠TOP 10中,有7家在中國;
中國掌握了超95%重稀土分離提純專利;
去年中國還在全球稀土交易市場首次實現自主定價機制。
稀土現在不僅是資源,更是高端制造業的“門票”。
誰想進場,必須買票,而且票價由我們定。
而且在識破印度這種打著其他旗號,背地里卻搞倒賣的貓膩行為之后,
中國也迅速啟動了精確反制的機制,打下去一套組合拳。
不僅讓印度的“轉手套利”生意徹底落空,還讓他們不得不轉變態度。
在今年我們上線的最新的最新的出口監管系統。
要求每一批稀土出口,都必須進行追蹤流程。
一旦任一環節發生異常,例如貨物流向不符、終端用途變更等。
系統會立即鎖定該企業為“高風險”。
進入調查程序,自動凍結后續訂單及相關審批。
印度工業部長在采訪中也承認,中國已經停止向印度出口稀土永久磁體。
這對印度企業產生了影響,希望能跟中國談判來解決這一問題。
我們還對特定國家(如印度)需提供更多第三方審計文件與政府背景說明,否則不予放行。
這一招可謂釜底抽薪,印度的多個軍用設備的核心組件原材料。
全都離不開釹、鏑、鋱等重稀土,一旦斷供就得一一熄火。
除了斷料,中國還把這次“稀土反制”上升到技術和人才管控層面。
這意味著,印度再想通過“合資建廠”、“學術交流”來偷偷學技術,徹底沒門。
不過印度又宣布要加大對稀土開發的資金投入,想要盡快突破。
但是歐美在這方面都很難突破,想要建立起供應鏈至少10年起步。
而印度又能有多快呢?是在吃人說夢嗎?
參考資料
江蘇經濟報,2025-06-12,《印企偽造30份承諾書買稀士,或終身被禁購買……》
環球時報2025-07-02《財經觀察:力求全面自產,印度稀土能“賣全球”嗎?》
江南都市報2025-07-03《印度啟動本土稀土增產計劃,想成為中國稀土替代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