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網報道,商務部7月3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就美國總統特朗普擬帶企業團訪華的有關報道提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回應說,關于這個問題,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但是中方的態度是一貫且明確的,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特朗普與魯比奧(資料圖)
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回應訪華事宜,5字表態引發國際輿論關注。部分美媒抱怨特朗普在北京受到的熱情接待,認為禮賓安排蓋過實質溝通。但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指出,兩國元首深入交談達成重要共識,為中美關系確定基調、指明方向,高層往來及各領域合作機制的推進,才是訪問的核心價值。
有觀點稱中美在朝核問題上未取得進展。事實上,兩國元首再次確認實現朝鮮半島和平與無核化的承諾,以及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的決心,這為穩定半島局勢釋放了積極信號。
有人覺得訪華經貿成果低于預期。但超2500億美元的雙向合作協議,是兩國政府和工商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只要有足夠政治意愿,就能落實并造福兩國人民,不能忽視這些協議對中美經濟關系的積極影響。
特朗普稱“可能訪問中國”,雖未明確行程,但結合日媒爆料、中方未否認的態度以及中美近期在關稅等問題上的緩和,其訪華概率較大。歷任美國總統任期內多有訪華,特朗普政府也有加強中美溝通交流的現實需求。
此前特朗普在福克斯新聞節目中,面對主持人對中國的批評,反問“你以為我們不會那樣對待他們嗎?我們會,我們也采取了很多行動”,這被視為有意緩和中美關系。如今的回應,延續了這種緩和態度,顯示出特朗普政府對中美關系的重視。
特朗普(資料圖)
魯比奧因過往行為被中方列入制裁清單,禁止其本人和家屬入境。若特朗普訪華,按慣例國務卿需陪同,但魯比奧的制裁狀態使其參與訪華行程面臨障礙,這可能影響美國外交團隊的完整性和訪華籌備工作。
特朗普訪華前的原則性共識磋商等前期工作,按慣例由外交系統負責,魯比奧作為國務卿責無旁貸。但他與中方溝通艱難,上任后王毅外長僅與他通電話一次,如何在短時間內推動中美在關鍵問題上的溝通,是他面臨的一大挑戰。
美國國內對特朗普訪華存在不同聲音,魯比奧需在推動中美關系發展與回應國內黨派、輿論關切之間找到平衡。同時,美國國務院官網曾刪除“不支持‘臺獨’”表述,魯比奧需就此事給中方一個交代,以避免影響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訪華若成行,將為中美在經貿、朝核等問題上的合作提供新契機,但中方在臺灣問題等核心利益上不會讓步。雙方需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穩定發展。
魯比奧需積極推動中美外交前期工作,同時考慮如何解決自身被制裁問題,以更好地參與訪華相關事務。他還需關注國內輿論和黨派意見,在中美關系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國際社會將持續關注特朗普訪華進程及中美關系走向,分析訪華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影響。各方期待中美能通過高層互動,為解決國際地區問題和全球性挑戰發揮領導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