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贏得多枚金牌的陳夢,站在領獎臺上,迎接她的不是掌聲和喝彩,而是來自觀眾席的噓聲與倒彩,甚至在網絡上遭遇了洶涌如潮的攻擊與辱罵。
“沒有所謂的陰謀論,積分就擺在那里”,短短11個字輕描淡寫地回應了對她以及乒乓球隊的各種惡意猜測和謠言。
陳夢為何會遭到如此強烈的輿論攻擊?她是咎由自取,還是無辜受害?
本文所陳述內容均有可靠來源依據,詳細列于文末。
為國爭光反遭網暴?
同樣是為國家爭得榮譽,陳夢卻因奧運冠軍的身份陷入網絡風暴。在一次采訪中,她曾談到自己對網絡攻擊的看法。
起初她并未在意這些負面聲音,但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言論對她產生了影響,于是她卸載了所有能接收新聞信息的應用,只保留了一個微信。
“現在的我已經成長了,面對網絡評論一笑而過,甚至在奪冠時,看著自己的照片都覺得特別美?!?/p>
追溯這場風波的源頭,要回到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那一年,在乒乓球女單決賽中,陳夢全力以赴,最終以4:2戰勝孫穎莎,奪得奧運單打金牌。
站上最高領獎臺那一刻,她激動地說:“我的時代來了!”誰也沒想到,這句話會將她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不少網友認為,作為一名運動員,這樣的表達顯得過于張揚,甚至有人覺得是在挑戰孫穎莎的地位,留言稱“小心下次被孫穎莎打敗”。
時間來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劉國梁曾對她說:“拿一次奧運冠軍是運氣,連拿兩屆才是真正的成功。”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陳夢傾盡全力投入比賽。然而,這一次的對手依然是孫穎莎。
陳夢再次奪冠,但令人錯愕的是,現場觀眾并沒有鼓掌慶祝,反而發出刺耳的噓聲,甚至高喊“退票”和“孫穎莎”的名字。
與此同時,國內的網友們也在社交平臺上掀起新一輪攻擊,更有甚者編造低俗謠言,陳夢的評論區瞬間淪為戰場。
在謾罵中學會堅強
經歷了長時間的輿論圍攻,陳夢逐漸建立起心理防線,學會了如何抵御外界的惡意評價。
在參加綜藝節目《是女兒是媽媽》時,人們看到了賽場之外不一樣的陳夢。她在脫口秀舞臺上自信發言,甚至自嘲過去經歷。
她將那段被網暴的經歷當作笑話講出,并再次提起那句引發爭議的話:“我只是想表達我對勝利的渴望?!?/p>
作為運動員,擁有野心本就是一種積極的態度,這有助于突破極限、創造奇跡,不應成為被攻擊的理由。
還有人質疑她的實力,懷疑她是否得到了特殊指導,提前掌握對手弱點,才得以獲勝。這種說法毫無根據。
陳夢在接受采訪時坦然回應:“沒有陰謀論,積分就擺在那里?!彼米詈啙嵉恼Z言表明,成績是靠一場場拼出來的,沒人能造假。
這番話也間接為孫穎莎正名。網上流傳著一些關于孫穎莎的傳言,說她被安排過多比賽消耗體力,只是為了給陳夢鋪路。
飯圈文化侵蝕體育領域
這些陰謀論不僅傷害了陳夢,也給孫穎莎帶來了巨大壓力。近年來,孫穎莎憑借出色的戰績和粉絲制作的CP剪輯視頻吸引了大量關注,也將飯圈文化帶入了乒乓球界。
孫穎莎在18歲時便斬獲11項冠軍,世界排名第二,并在一場選拔賽中擊敗世界冠軍丁寧,獲得“小魔王”稱號。
她多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很多人期待巴黎奧運會將成為她邁向巔峰的起點,只要戰勝陳夢,就能打破張繼科最快大滿貫紀錄。
張繼科的實力毋庸置疑,若該記錄被刷新,孫穎莎將成為乒乓球史上最快達成大滿貫的選手。
可惜事與愿違,決賽中陳夢戰勝了她。盡管令人惋惜,但結果無法更改,金銀牌依舊由中國隊包攬。
原本應是師徒歡聚、共慶佳績的場面,卻被部分網友引向了一場荒謬的網絡混戰。
有人指責陳夢打法類似男選手,這場比賽暴露了孫穎莎的弱點,稱她為“整個乒乓界的罪人”。
賽后,孫穎莎大方祝賀陳夢,但她的部分極端粉絲卻繼續攻擊陳夢,導致路人反感,更助長了對乒乓球隊整體的誤解。
表面上看他們是在為孫穎莎鳴不平,實則不斷將她推向輿論深淵,帶來難以承受的壓力。
這些粉絲的言行令人震驚。正常的體育愛好者應尊重競技精神,推崇公平競爭、團隊合作,支持自己喜歡的選手的同時也要尊重對手。
無論膚色、國籍如何,只要站在賽場上,就應得到觀眾的認可。而飯圈粉絲則完全不同。
這種源自娛樂圈的畸形文化,體現為極端個人崇拜,帶有強烈的排他性和攻擊性,甚至出現“我是莎頭粉,不是中國隊粉”這樣離譜的言論。
明明是雙星閃耀,何必互相貶低?明明是中國隊的驕傲,為何還要發出噓聲?作為孫穎莎的粉絲,更應學習她年紀輕輕卻胸懷廣闊的精神,別讓飯圈文化繼續污染體育賽事。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