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十分注重養生,總愛研究各類食物的營養價值,聽聞桃子補益氣血、富含多種維生素,便趁著桃子大量上市,每天都要吃上三四個,一連吃了一周。起初他只覺得飽腹感強,還以為是桃子“養人”的體現,沒想到這幾天,腹脹感越來越明顯,排便也變得困難起來。對于身體機能逐漸衰退的老年人而言,吃水果時更需兼顧營養補充與健康風險規避。
食用桃子有講究
桃子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膳食纖維及鉀、鎂等礦物質。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力,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適量食用確實能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對于健康人群來說,每天食用2個中等大小的桃子是可以的,但過量食用可能適得其反,導致腹脹或上火,尤其是熱性體質者更易出現此類情況。而且,未熟透的桃子通常含更多刺激性成分,如鞣酸、苦杏仁苷等,可能引發胃腸不適。
對于老年人來說,食用桃子有不少講究。在品種選擇上,推薦水蜜桃、黃桃等軟糯品種,避免食用脆桃,因為脆桃需用力咀嚼,容易損傷牙齦。食用前務必徹底去核,防止誤吞或劃傷食道,特別是戴假牙或存在吞咽困難的老年人更要注意。在攝入量方面,以每日1~2個中等大小桃子為宜,過量可能導致腹脹或上火,出現口干、便秘等癥狀。脾胃虛寒者(易腹瀉、畏寒)可將桃子搭配溫性食材(如紅棗、桂圓)煮成甜湯,以減少寒性刺激。有特殊情況的老年人還需根據自身健康狀況調整食用方式,比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少量食用熟透的軟桃,并監測餐后血糖;桃子含鉀量較高,腎病患者要根據血鉀水平調整攝入量,高血鉀者需慎食。
老年人吃水果需適量
其實,不只是桃子,老年人吃其他水果同樣需要遵循科學方法。任何水果過量食用均可能帶來風險,老年人要根據自身體質調整水果的攝入量,遵循適量原則。
水果要選擇完全成熟的,未成熟的果實可能含更多刺激性成分,食用后會引發身體不適。一些特殊疾病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胃病患者,要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水果種類和食用量。此外,水果應與其他食物(如主食、肉蛋奶)搭配食用,避免單一攝入導致營養失衡。
來源:老年健康報
文: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醫療健康服務集團春曉院區全科副主任醫師 顏世昊
整理:仇聰
策劃:鄭穎璠
編輯:陳秀超 楊真宇
校對:馬楊
審核:管仲瑤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