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一種特色水果及其茶飲便在網絡流行起來。它就是:黃皮!
網絡截圖
黃皮是一種南方小眾水果,很多北方朋友或許會覺得它很陌生,但其實它前幾年就已經開始“火”了,并且頻頻出現在各種飲料中。
那么,黃皮有何獨特之處?為什么如此受歡迎?
黃皮是什么水果?
黃皮,果皮為黃色或深黃色,大小接近于圣女果。在南方黃皮還有很多別名,如黃彈子、金彈子等,但總歸離不開它的顏色形狀。
黃皮和橘子、橙子、柚子以及小金橘都屬于蕓香科植物,不同的是,黃皮的果皮無法像柑橘一樣輕松剝離,內里也并沒有數個果肉瓣,而是有點像葡萄一樣的果肉組織,果肉中有一個或多個顆粒狀的種子。
每年七八月份左右是黃皮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其味道偏酸,還帶有澀味,也正因這如此獨特的味道,夏季解暑或者吃完油膩食物用它來解膩,恰到好處。因為濃烈的酸味能刺激人口腔內唾液不斷分泌,入口的澀味也會在時間的加持下產生回甘,這種層層遞進的味覺體驗,讓人在逐步適應后會相當“上頭”,甚至會有一種“停不下來”的沖動。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fā)版權糾紛
黃皮的營養(yǎng)很豐富
黃皮不僅味道獨特,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
1.有機酸
黃皮中含有大量的有機酸,這種物質也是黃皮酸味的來源。有機酸能刺激唾液分泌、改善消化、提振食欲,如果你在炎熱夏季經常沒胃口、疲乏犯困,嚼幾顆黃皮是很有幫助的。
2.植物化學物質
黃皮中還含有豐富的植物化學物質,如生物堿、香豆素、揮發(fā)油類,還有黃酮和多酚類物質。黃酮和多酚類物質通常都具有相當強的抗氧化作用,不僅能幫助人體抗炎、抗菌,還能幫助預防癌癥、呵護心血管。
3.維生素 C
黃皮中的維生素 C 含量不低,每 100 克中就含有 35 毫克維生素 C,這個數值和它的柑橘家親戚可以媲美,更是香蕉的 4 倍還多。
4.鉀
黃皮的鉀含量很高,達到了 226 毫克/100 克,和號稱補鉀能手的香蕉基本能打個平手,但黃皮的能量卻不到香蕉的一半。喜歡吃香蕉來補鉀的朋友,這個夏季可以試試黃皮,不僅能補充隨汗水流失的鉀,幫助降壓,還能達到解膩、止渴的目的。
5.硒
硒是一種具有極強抗氧化作用的礦物質,能改善人體抗氧化、抗衰能力,還對心肌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日常食物中硒含量高的并不多,而黃皮中的硒含量可以達到 0.64 微克/100 克,屬于十分優(yōu)秀了。
黃皮和其他常見水果的營養(yǎng)成分比較 數據來源: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第6版/第一冊)[M].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8.
黃皮為什么沒有全國普及?
黃皮雖然營養(yǎng)豐富,但它的好也是有“門檻”的。
黃皮除了入口有酸、微甜、澀、微辣等味道外,聞起來還有一種類似松節(jié)油的獨特味兒。“碧樹歷歷金彈垂,膏凝甘露嚼來奇。木奴秋色珍如許,那似香飄褥暑枝。” 明代詩人董傳策就在《噉黃皮果》中感慨過黃皮氣味之香和口感之奇。
黃皮中大量的揮發(fā)性脂類是它“怪味”的來源,比如,松節(jié)油味兒就來自它其中的松萜,這種物質是松柏油脂的主要成分,不喜歡聞松油味兒的朋友,可能在“聞”黃皮這第一關就會敗下陣來;再比如,有些朋友在黃皮中會聞到香菜、陳皮、樟腦丸的混合氣味,這些氣味也來自它的萜和萜醇類物質。這些散發(fā)著“奇香”的物質,讓“愛它者垂涎三尺,不愛者避之不及”。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fā)版權糾紛
黃皮的多樣打開方式
黃皮的吃法很多,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打開方式,或許某一款就會適合你。
1.直接洗洗吃,但要去皮吐核
如果對松節(jié)油的味道不那么敏感,鮮吃黃皮是完全可以“訓練”出來的。只要去掉皮,黃皮的酸澀味就會大大降低。而且,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了味道更甜蜜的品種,如個大色深的雞心黃皮,酸、澀味明顯改善,以清新酸甜為主。
2.和其他水果調飲料
用其他甜味豐富的水果搭配黃皮來調飲料,是一種不錯的吃法。血糖正常的群體,可以加入少量糖、蜂蜜或甜飲料進行調味。市面上一些茶飲品牌就推出了荔枝黃皮飲、爆打黃皮檸檬茶……單看這名字都能讓人饞的流口水了!
3.海鹽黃皮飲
這種做法是老廣東地區(qū)人們喜歡的,搗碎的黃皮加入少許海鹽(食鹽也行)調味,咸味的存在會讓酸澀味降低,甜味稍顯突出,冷藏后的海鹽黃皮飲一口入喉,酷暑的悶熱一掃而空。擔心喝不慣的朋友,加點蜂蜜調味也沒問題。
4.燉湯一絕
用黃皮燉靚湯也是經典吃法。例如廣受南方人喜愛的黃皮排骨湯,排骨的油膩被黃皮完全壓制住了,清新美味,非常值得一試。
黃皮食用注意事項
黃皮雖好,但食用時也需要注意 2 點。
1.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建議每天吃 5~6 顆為宜(差不多 100 克)。一方面是要考慮水果攝入的多樣化,為每天能攝入其他水果留出余量;另一方面是黃皮中的有機酸豐富,一次性攝入過量恐引起胃腸不適。
2.腸胃不適者建議慎吃
胃酸分泌過多、胃潰瘍的群體,吃黃皮可能會引起反酸或其他胃部不適,建議酌情減少食用量或等癥狀消失后再吃。
另外,黃皮的果皮很薄,不易保存,如果買了黃皮,建議盡快食用。
參考文獻
[1]林春瑤,劉功良,李南薇等.黃皮功能成分及加工研究進展[J].中國釀造,2020,39(11):25-29.
[2]鄒波;鐘思彥;林錦波等. 黃皮中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中國果菜》 2024 (002):47-53.
策劃制作
作者丨王璐 注冊營養(yǎng)師 中國營養(yǎng)學會會員
審核丨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博士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委員
策劃丨鐘艷平
責編丨鐘艷平
審校丨徐來 張林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