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防曬,卻還是曬傷了,這是為何?曬傷后,該如何補救?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耳鼻整形外科副主任醫師郭英給出了解答。
海島游,無效防曬可致脫發
夏日海島游是許多家庭的首選,郭英特別還原了兩個曬傷的“案發現場”。一是潛水造成“面鏡臉”,二是讓頭皮“裸奔”造成的脫發。
郭英提醒,海邊紫外線強度更高,尤須避免無效防曬。如物理防曬時,遮擋不全的地方無法達到防曬的效果,就屬于無效防曬?;瘜W防曬容易降解失效,所以要提前用、隨時補,做不到這兩點也是無效防曬。
海邊潛水項目造成的“面鏡臉”是常見的海島游日曬“后遺癥”,其實是由于潛水面鏡區域以外面部被曬傷后產生的色素沉著。生活里使用的防曬霜產品在接觸海水后都會被溶解或擦掉,此時需要使用特殊的防曬裝備——潛水泥,以起到物理防曬的作用。使用時,注意將面鏡外暴露區域均勻涂抹,潛水過程中發現被擦拭后要及時補充,否則同樣會造成面部花斑樣膚色不均。
在做好臉部、身體防曬的同時,頭發和頭皮也存在曬傷風險。郭英告訴記者,高溫和紫外線不僅會傷害皮膚,也會造成頭皮的光老化,毛囊受傷后頭發的質量會大不如前,光澤暗淡、發絲脆弱。尤其是發量較少的男士,如果沒有做好頭皮防曬防護更容易曬傷,出現頭皮發紅發癢,甚至斷發、脫發現象。為了保持秀發的色澤,可以戴遮陽帽或打遮陽傘。當然,曬后修復也包括頭皮的舒緩和發膜的護理。
曬傷急救,抓住黃金24小時
曬傷后,皮膚會經歷紅、腫、痛、癢等情況。輕度曬傷表現為發熱、泛紅、輕微腫脹,偶有瘙癢,一般1-2天可以自行緩解。重度曬傷疼痛、腫脹明顯,還可能出現水皰或大面積脫皮,甚至伴隨發熱等全身癥狀,恢復時間較長,需要到醫院處理,否則愈后可能會留有色素沉著。
曬后修復的黃金時間是曬后24小時,可以在第一時間物理降溫,可以用流動的涼水沖洗或冰敷;迅速回到室內,防止紫外線進一步灼傷;在24小時內多次使用面膜或凝膠類產品幫助表皮修復。含膠原蛋白和表皮生長因子的面膜,可以幫助皮膚屏障功能恢復;含有積雪苷、馬齒筧提取物、神經酰胺的面膜,可以輔助褪紅、面部舒緩;單一成分的蘆薈膠,對皮膚有鎮靜和舒緩作用,厚涂還能防止水分進一步流失。沒有面膜時,燙傷藥膏和傷口凝膠敷料都是很好的選擇。
郭英提醒,曬后的皮膚非常敏感、脆弱,曬傷后的護理更要溫柔以待,否則會延緩皮膚的愈合。應避免熱水洗浴和過度清潔;避免使用美白祛斑類產品,其中的果酸類成分反而會加重皮膚傷害,同時,也不可化妝,不能使用磨砂類洗面奶和去角質產品。除非水皰破裂感染,不能使用酒精類產品。
修復色素沉著,曬后2周開啟
皮膚曬傷后產生色素沉著,修復往往比較困難,需要數周甚至數月。除了口服或使用一些藥物來穩定色素細胞,減少黑色素的生成之外,也可以通過激光美容的方式來加速色素顆粒的吸收和排出。
郭英介紹,常見的激光項目有光子嫩膚和皮秒激光,將色素顆粒爆破從而起到淡斑的作用。但是,具體的選擇需要經過醫生面診后,根據皮膚的狀態來選擇合適的波長,治療的時機一般是曬后1-2月,切不可急于治療。需要注意,在皮膚敏感期治療會增加激光灼傷的風險,而且,曬后的輕度色沉在一個月左右通過積極的面部護理可以自行恢復一部分,不必急于激光治療。針對不能恢復或嚴重曬傷導致皮膚破損后留下的色素問題,才需要激光治療。
除了激光美容,曬傷后皮膚干燥脫水的情況可以進行水光針治療來幫助機體早日恢復水潤,加速皮膚修復。水光針是將藥物放在注射器中,用微針的方式將藥物注射到皮膚的真皮層,從而達到相應的效果。目前常用的注射藥物就是小分子的玻尿酸。水光注射玻尿酸有保濕,維持皮膚的濕潤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加入氨甲環酸、維生素C等藥物來強化美白的功效,是曬后修復的最佳選擇。適合大多數曬傷、曬黑的人群,治療時機一般是曬后2周左右。
原標題:《健康新知|曬后修復分階段:24小時內這么做,2周后再考慮這些》
欄目編輯:易蓉 文字編輯:左妍 題圖來源:新民AI
來源:作者:特約通訊員 吉雙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