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新聞引發熱議:一位年僅26歲的女孩因多年“極端防曬”被確診骨質疏松。她常年不曬太陽,出門必打傘、防曬衣、防曬霜三件套,甚至避免一切陽光直射——最終,“防曬防出了骨頭病”。
這是一個日益被忽視的健康隱患:年輕人在追求“白”與“顏值”的同時,正在悄悄地埋下慢性病的伏筆。
過度防曬,真的有危害嗎?
適度防曬當然有益,“防曬過度”則可能帶來一連串連鎖反應的代謝紊亂,比如骨質疏松。太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可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是鈣吸收、骨代謝平衡和骨密度維持的重要因子。
若長期避免日曬,也就是防曬過度,就會導致維生素D缺乏,進而導致鈣吸收障礙,發生骨量減少,最終提前發生骨質疏松,甚至骨折。研究發現,長期缺乏陽光照射(過度防曬)的年輕女性,其骨密度顯著低于同齡正常日照組,骨折風險顯著上升。
人體維生素D的補充來源于食物攝入,太陽照射等多種渠道,偏食、節食、胃腸道疾病、肝腎不全、某些藥物(抗病毒、抗真菌藥物,糖皮質激素等)等都會引起維生素D缺乏,但是防曬過度一定是年輕人維生素D缺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維生素D不僅影響骨骼健康,更是全身多系統代謝調節因子,缺乏它,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易疲勞、抑郁、注意力差,胰島素抵抗上升等風險。
有人會問,維生素D缺乏,會引起肥胖嗎?
這看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這是一種雙向關聯的事實。一方面,維生素D缺乏與肥胖密切相關。因為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脂肪代謝酶活性、增加食欲調節紊亂、抑制脂肪氧化、促進脂肪堆積。另一方面,肥胖人群更容易缺乏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容易被“脂肪吸住”,降低其在血液中的活性水平。
原本被大家認為是“老年病”的骨質疏松、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正在年輕群體中提前上演。而這些問題的一部分源頭,可能就是從“防曬過度”開始。因此,年輕女性、長時間室內辦公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防曬與健康并不矛盾,關鍵在于掌握“度”。推薦一些科學防曬和保持健康的方法:
■ 日曬時間和部位建議
每天早上8—10時或下午4—6時
曬15分鐘左右,手臂、小腿暴露即可
每周3—5次,有助于合成足夠維生素D
■ 飲食補充
多吃深海魚類(三文魚、金槍魚)、蛋黃、奶制品
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維生素D3補充劑
■ 防曬方式選擇
外出長時間暴曬時使用防曬霜
平日適度暴露皮膚
注重防曬場合與時間的“個性化匹配”
本文作者: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與代謝病科副主任醫師 錢春花
原標題:《健康新知|過度防曬導致骨質疏松?這樣小面積曬曬有益健康》
欄目編輯:易蓉 文字編輯:左妍 題圖來源:新民制圖
來源:作者:錢春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