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小心翼翼的菲律賓高層,這次終于說了句“硬氣話”。
就在美菲軍事關系越走越近之際,菲防長卻突然放話:“不管特朗普是不是美國總統,中國都不太可能打我們。”
一句話,瞬間引爆輿論。
有人稱他是清醒的現實派,也有人質疑背后是否另有安排。
2025年7月初,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了一句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的話。
他說不管美國總統是拜登還是特朗普,中國都不太可能對菲律賓動武。
這種自信讓人覺得既可笑又可悲。
特奧多羅的邏輯很簡單:中國是否采取軍事行動,取決于中國自己的戰略考量,而不是美國誰當總統。
這話聽起來有道理,但他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菲律賓正在把自己變成一個火藥桶。
菲律賓政府似乎認為,只要抱緊美國大腿,就能在南海問題上為所欲為。
這種想法太天真了。
國際政治從來不是過家家,小國在大國博弈中充當馬前卒,最后的下場往往很慘。
2025年5月,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剛在參議院中期選舉中吃了敗仗,轉頭就跑到南海找事。
他們策劃了一起強闖鐵線礁的行動,還故技重施使用撞船戰術。
結果呢?被中國海警的水炮執法打得灰頭土臉。
這還只是開始。
6月份,菲律賓政府開始考慮在國內部署第二臺中程導彈系統。
要知道,去年他們部署第一臺"堤豐"導彈系統時,就已經遭到中俄兩國的強烈抗議。
現在還要變本加厲,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美國也沒閑著,準備給菲律賓提供新型"復仇女神"反艦導彈。
這款導彈是洛馬公司研發的,能夠垂直發射,打擊范圍達到1萬米。
菲律賓拿到這些武器后,揚言要進行"反登陸作戰"。
一個連正規海軍都沒有的國家,談什么反登陸?
2025年7月,日本媒體爆出一個大新聞:日本準備把6艘二手"阿武隈"級護衛艦賣給菲律賓。
這些軍艦雖然已經服役30多年,裝備也過時了,但單艘排水量2900噸,總噸位超過1.7萬噸。
對菲律賓這樣的小國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軍事資產。
問題是,菲律賓有能力養得起這些軍艦嗎?維護費用、人員培訓、后勤保障,哪一樣不需要大把鈔票?
日本在這個時候摻和進來,明顯是想在南海問題上分一杯羹。
2025年2月23日,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還專門跑到菲律賓的圣費爾南多空軍基地訪問。
這些動作背后的用意,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早在2023年,美國防長奧斯汀就要求菲律賓新增4個軍事基地。
其中一些基地還特意設在菲律賓北部,靠近中國臺灣地區。
美國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把菲律賓變成遏制中國的前哨站。
菲律賓政府對此欣然接受,似乎覺得有了美國撐腰,就可以在南海橫著走。
他們忘了一個基本事實:當戰爭真的來臨時,這些軍事基地會成為首要打擊目標。
到時候美國會不會真的為菲律賓出頭,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特朗普去年11月贏得美國大選后,菲律賓政府似乎更加有恃無恐。
他們覺得特朗普會繼續支持菲律賓在南海的冒險行動。
這種想法太幼稚了。
美國的亞太戰略從來都是為自己服務的,菲律賓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
菲律賓在軍事上越來越激進,經濟上的代價已經開始顯現。
過去兩年,中菲在很多經濟領域已經脫鉤斷鏈。
中國援助菲律賓的工程項目人去樓空,菲律賓的農產品也很難再賣到中國市場。
制造業更是雪上加霜,五大行業產量全面下滑。
2025年6月,菲律賓政府不得不將全年GDP增長目標下調了1.5個百分點。
這還只是開始,如果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經濟困境會越來越嚴重。
小馬科斯的姐姐伊梅曾經勸告弟弟,不要試圖用導彈和中國對抗。
她說得很直白:菲律賓在軍事上和中國沒有可比性,最后只會讓自己成為"新目標"。
可惜小馬科斯聽不進去。
中國國防部用了"反噬自身、自毀家園"8個字來警告菲律賓。
這話說得很重,也很實在。
一個小國如果非要在大國博弈中充當急先鋒,最后的結果往往是引火燒身。
菲律賓現在的處境很尷尬。
一方面,他們想通過軍事冒險來提升在南海的存在感;另一方面,經濟上又離不開中國這個大市場。
這種自相矛盾的政策,遲早會讓菲律賓付出沉重代價。
菲律賓就像一個賭徒,把國運押在美國這張牌上。
他們以為有了美國撐腰就可以高枕無憂,卻忘了國際政治的殘酷現實。
當真正的沖突來臨時,小國永遠是最先被犧牲的那個。
菲律賓現在還有回頭的機會,就看他們愿不愿意清醒過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