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起國足,從成立至今,可謂是經歷了無數的起伏和波折。
有過爆冷落敗的遺憾時刻,更有輝煌的“五里河奇跡”。
但國足一直在探索中前進,從未放棄。
然而,今年東亞杯首戰失利后,韓媒的態度卻再次將它們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世界杯 “沉浮錄”
2001年10月7日,沈陽五里河體育場座無虛席,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期待。
當時國足正處于米盧帶領的黃金時代,十強賽對陣阿曼。
李鐵右路精準傳中,李霄鵬頭球擺渡,于根偉機敏搶點破門,1-0的比分讓全場球迷陷入瘋狂。
看臺上的球迷把喇叭吹得震天響,連解說員都破音了:“出線啦!中國足球出線啦!”
這場勝利讓國足提前兩輪鎖定韓日世界杯門票,大街小巷全是揮舞國旗的人。
賽后五里河成了歡樂的海洋,球迷們舉著“我們出線了”的橫幅徹夜狂歡,連出租車司機都自發鳴笛慶祝。
這是中國足球最接近世界舞臺的時刻,連米盧都被扛在球員肩上繞場一周。
那句“態度決定一切”更是成了全民口頭禪。
但是,足球的世界總是充滿“不確定性”,國足早年就曾遭遇過“爆冷時刻”。
那是1985年的世界杯預選賽。
當時時只要打平就能出線,卻在主場1-2爆冷輸給了中國香港隊。
終場哨響后,看臺上的球迷先是沉默,接著是火山爆發一樣的吵鬧聲。
甚至許多情緒徹底失控的球迷,還做出了不好的舉動。
這場騷亂不僅讓中國足球的形象受到了嚴重損害,更是成了我國球迷心中難以磨滅的傷痛。
但最令大家難忘的,還是2006年的世界杯預選賽。
當時,國足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7-0大勝中國香港,本以為穩操勝券。
可算分的時候才發現,科威特那邊6-1贏了馬來西亞。
國足進球數少一個,硬生生被擠出了下一輪。
在這場比賽中,國足隊員們瘋狂進攻,表現尤其出色。
李金羽梅開二度,邵佳一、徐云龍各進兩球,但科威特人精準計算的進球數讓大家的努力功虧一簣。
那天晚上,球員們在更衣室抱頭痛哭,球迷們在網上也是罵聲一片。
這種煮熟的鴨子飛了的感覺,比輸球還難受。
不過,在2017年世界杯預選賽,國足再次創造了輝煌。
在當時的長沙賀龍體育場,于大寶在禁區內高高躍起,頭球破門讓國足1-0擊敗韓國隊,打破了32年國際A級賽不勝韓國的尷尬紀錄。
這場勝利讓整個長沙沸騰,球迷們喊啞了嗓子,甚至有球迷激動到暈倒送醫。
賽后韓國媒體酸溜溜地稱“中國隊運氣太好”。
但中國球迷卻把這場勝利稱為“福地奇跡”。
長沙賀龍體育場從此成了國足的“幸運主場”。
不過,比起世界杯,國足在亞洲杯上的的表現同樣精彩。
亞洲杯上的遺憾與突破
2015年澳大利亞亞洲杯,佩蘭帶領的國足卻讓人眼前一亮。
于海的絕殺、吳曦的側身抽射、孫可的替補登場破門,讓球迷看到了國足的血性。
而小組賽的三戰全勝更是,創造了我國亞洲杯歷史最佳開局。
盡管淘汰賽0-2不敵東道主澳大利亞,但小組賽的表現被贊“一掃陰霾”。
球隊在佩蘭的帶領下,展現出了積極的進攻態勢和團隊協作精神,讓球迷看到了希望。
不過,在亞洲杯的中,最讓人遺憾的還是2004年那場比賽。
那是在北京工人體育場,當時國足和日本隊的亞洲杯決賽可謂是成了無數球迷的“意難平”。
比賽中日本球員中田浩二的手球進球成為最大爭議。
第65分鐘,中村俊輔開出角球,中田浩二在門前用手將球擋進球門,裁判卻判罰進球有效。
這個進球徹底改變了比賽的走勢,國足最終1-3不敵日本隊遺憾落敗。
盡管當時李明扳平比分,但李毅錯失“單刀”的瞬間。
還是讓這場“遺憾之戰”成為了中國足球的又一道“傷疤”。
賽后中田浩二用頭巾蒙面逃避采訪,中國球迷憤怒地稱這場比賽為“手球杯”。
手球進球的判罰引發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爭議,歐洲多家媒體也紛紛指責裁判的不公。
盡管國足在比賽中表現出了頑強的斗志,但這次誤判還是成為了無法挽回的遺憾。
不過,這也讓大家想起了國足的發展史。
從1951年首次參加正式比賽,到1984年亞洲杯亞軍,再到2002年世界杯出線。
國足可謂是經歷了無數的風雨。
從早期的李惠堂、張宏根,到后來的范志毅、鄭智。
一代代國足隊員都在為了中國足球的發展努力拼搏。
特別是,從1994年職業化改革開始。
甲A聯賽火過一陣,廣州太陽神、大連萬達也是成了城市的名片。
后來恒大入主,還引進了孔卡、保利尼奧等球星,亞冠奪冠更是讓球迷們熱血沸騰。
如今的國足正處于新老交替期,雖然成績起伏不定。
但每一代球員都在為中國足球的復興而努力。
東亞杯首戰失利
今年7月,東亞杯首戰國足0-3完敗東道主韓國隊。
比賽中,李東炅的世界波、朱玟奎的頭球和金朱晟的補射分別建功。
國足全場雖然取得了5次射門,但都未取得“成效”。
這次國足出了大量年輕球員,包括18歲的王鈺棟和首次出戰A級賽的蒯紀聞、吾米提江。
盡管年輕球員展現出了拼搏精神。
但整體實力和經驗的不足,還是讓他們難以抵擋韓國隊的攻勢。
而賽后,韓媒的態度可謂毫不留情,沒給國足留一絲體面。
《Edaily》稱,韓國隊的三中衛戰術實驗因中國隊實力有限而“毫無意義”,中國隊的重建期陣容“明顯處于劣勢”。
而《Daum》則指出,中國隊在世界杯預賽出局后,已無備戰世界杯的現實目標,因此選擇以東亞杯為平臺推進新老交替。
然而,這樣一支“青春版”國足,面對以成熟球員為主的韓國隊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不過,面對韓媒的犀利評價,國足其實早已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代理主帥久爾杰維奇賽后表示,球隊需要更多時間磨合,年輕球員的表現有亮點,但經驗不足。
而此次派出大量年輕球員,也是在為未來積累經驗,為下一次世界杯好準備。
此外,針對相關問題,國足也在調整訓練計劃。
加強防守和戰術配合,未來肯定會有更好的表現。
不過,這次國足年輕球員的表現,也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
首次登場的蒯紀聞、吾米提江等新人敢于突破。
謝文能甚至拼到中暑嘔吐離場。
從五里河的輝煌到東亞杯的失利,國足的歷程充滿了“波折”。
但中國足球從未放棄過努力。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足定能重整旗鼓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