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日本vs中國
開賽時間:07-12 18:24
在東亞杯的第二輪,一場在實力、狀態和心態上,都極度失衡的對決,即將在中國男足與衛冕冠軍日本隊之間上演。
這并非一場普通的比賽,它更像是一面鏡子,將無情地、清晰地,映照出兩國足球之間,那道正在變得越來越寬的鴻溝。
當一支在首輪比賽中,26分鐘內狂灌5球、以6-1的比分開啟衛冕之路的日本三隊,遇上一支在首輪0-3完敗于韓國、全場0射正、且后防線遭遇毀滅性傷病危機的中國隊時:
比賽的懸念,或許已經不在于勝負,而在于最終的比分牌上,那個代表著差距的數字,會是多少。
因此,渣叔的一個清晰的判斷是:
面對一支軍心、士氣、陣容、戰術都已陷入至暗時刻的中國隊,一個隊內每名球員都充滿了饑餓感、渴望用進球來證明自己的日本青年軍,將上演一場統治級的進攻表演。
一場大勝,或許僅僅是他們本場比賽的“最低消費”。
藍武士的饑餓游戲:為前途而戰的J聯賽精英
我們必須首先撕掉貼在日本身上的二隊或三隊的標簽,先去理解這支球隊的背后,那股比一隊更強大的比賽動力。
日本隊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他們的動機。
對于這26名來自J聯賽的球員來說,東亞杯并非一項雞肋賽事,而是他們能夠獲得國家隊主帥森保一認可、從而敲開世界杯大門的、千載難逢的“終極面試”。
為了給主教練留下深刻印象,隊內的每一位球員,都會將本場對陣實力最弱的中國隊的比賽,視為刷數據的最佳機會。
他們不會滿足于一個1-0的勝利,而是會不遺余力地去爭取更多的進球和助攻。他們需要用一場“屠殺”,來讓自己在殘酷的隊內競爭中,脫穎而出。
首戰進球的安藤智哉、稻垣祥,在各自的J聯賽俱樂部中,甚至都只是替補。連替補球員都具備如此實力和狀態,這支日本隊的整體實力和陣容深度,可見一斑。
日本在首輪對陣中國香港的比賽,已經為我們預演了本場比賽的劇本。
①26分鐘,5個進球:這種摧枯拉朽的進攻效率,是任何防線都為之顫抖的。
②津美良的個人秀:這位混血前鋒,首次為國出戰,便上演大四喜。他的四個進球,方式各不相同——側勾、漂移頭球、弧頂兜射、門前包抄,展現了其極其全面、也極其冷靜的射手本色。
③相馬勇紀的邊路走廊:而邊路的相馬勇紀,則上演了助攻帽子戲法,其72%的突破成功率,幾乎將對手的邊路防守,徹底打穿。
所以渣叔認為,即便缺少了旅歐球星,但這支球隊的“靈魂”——那套由森保一打造的、成熟的3-4-3傳控戰術體系——依然存在。
可以預見,由原大智、細谷真大、垣田裕暉組成的鋒線三叉戟,將在相馬勇紀和久保藤次郎的兩翼齊飛支援下,對國足的球門,展開持續的、令人窒息的圍攻。
龍之隊的絕境:當鐵桶陣遭遇信任危機
與日本隊的春風得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隊目前所處的、幾乎是崩潰的狀態。
首戰0-3完敗于同樣是二隊出戰的韓國隊,且全場0射正,這對于國足的士氣,是毀滅性的打擊。
如果說之前還有恐韓癥,那么在面對日本隊時,國足的心理劣勢,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近30年不勝,近10戰7負3平,去年更是被對手7-0血洗。這種巨大的心理陰影,將讓球員們在場上,變得畏首畏尾。
更重要的是,中國隊的后防線,已經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
主力中衛蔣圣龍帶傷上陣,另一位主力吳少聰更是直接傷退。
主帥久爾杰維奇,將不得不派上一套由朱辰杰和臨時補位的汪士欽所組成的、平均年齡僅有22歲的臨時中衛組合。讓這樣一條缺乏默契、經驗不足的年輕防線,去面對日本隊那套嫻熟的、充滿穿插跑位的進攻體系,其結果,可想而知。
在首戰慘敗后,久爾杰維奇已經“連夜推翻戰術板”,在訓練中演練起了5-4-1的鐵桶陣。
這并非一次主動的戰術革新,而是一次在巨大實力差距面前,被迫的、無奈的、甚至可以說是“繳械投降”式的戰術選擇。其核心,已經不再是如何贏球,而是如何少輸球。
其實,咱們在關鍵位置上和日本相差太多了。
無論是相馬勇紀vs韋世豪,還是張玉寧vs植田直通,我們的球員,在數據和效率上,都被對手完爆。
因此,渣叔相信,這將是一場由日本隊主導的、一邊倒的半場攻防演練。
比賽的懸念,早已消失。我們唯一能期待的,或許只是這群年輕的國足球員,能否打出他們“對抗、跑動、速度”的血性,去捍衛最后的尊嚴。
一場4-0的勝利,或許僅僅是這支日本青年軍的最低消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