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不靠譜’這次真玩大了,把馬斯克逼成了‘馬克思’!”
近4成民眾支持馬斯克成立“美國黨”,昨天是特朗普的"天才盟友",今天就成了"必須清理的威脅"。
當硅谷鋼鐵俠遇上華盛頓老狐貍,誰能笑到最后?這么多人支持馬斯克,特朗普的總統真做到頭了?
作者-水
風暴來襲
金筆劃過條款,特朗普不會想到這一刀刺向了誰。
2025年7月5日午夜,當特朗普的金筆在《大而美法案》上劃過最后一個條款時,取消每輛電動車7500美元稅收抵免的字樣格外刺眼。
這不是普通的政策調整,而是對馬斯克商業帝國的精準打擊。
特斯拉股價應聲暴跌,市值一夜蒸發1500億美元。華爾街的分析師們,誰也沒想到昔日的政治盟友會來這么一出。
馬斯克炸了,這位平時在推特上嬉笑怒罵的科技狂人,這次是真急眼了。
24小時內400萬美國網民涌入他發起的投票頁面,65%的人選擇了"是"。
這不是普通的網絡調查,而是對一個政治炸彈的引爆倒計時。
曾豪擲2.5億美元助特朗普登頂的科技巨頭,此刻正式宣布與白宮決裂。"美國黨"橫空出世,一場數字時代的政治豪賭正式開始。
歷史在這一刻轉彎。從商業巨頭到政治玩家,馬斯克用了不到一天時間。
當算法遇上選票,當硅谷鋼鐵俠挑戰華盛頓鐵律,230年的政治制度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
特朗普的反擊來得同樣迅速,白宮發言人在次日的記者會上冷冷地說:"某些人依賴政府補貼生存,現在是時候讓市場說話了。"
算法大炮對準華盛頓
X平臺不再只是社交媒體,而是政治戰場。每一次算法調整都在精準定向政治內容推送。這位掌控2.2億用戶的"數字皇帝",正在重新定義政治動員。
傳統政治人物還在拿著喇叭喊話的時候,馬斯克已經把整個互聯網變成了擴音器。搜索特朗普政策,屏幕上就會強制彈出警告窗口:"友情提示:'大而美'法案將為美國增加五萬億美元國債"。
更有意思的是那個互動小游戲,回答關于法案細節的問題,答對了就能積攢"革命點數",攢夠了就能兌換特斯拉免費試駕,或者三個月的星鏈免費服務。
這招夠狠,傳統的政治動員需要幾個月的組織工作,馬斯克用游戲化的方式,24小時內就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政治集結。
特朗普的反擊也毫不含糊,司法部宣布要重新審查SpaceX那份價值220億美元的政府合同。國防部長在采訪中"不經意"地提到,星鏈的軍方安全認證或許需要"重新評估"。
最致命的一擊來自商務部,部長暗示正在考慮對所有中國生產的車載電池加征懲罰性關稅。這等于直接掐住了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脖子。
馬斯克也不遑多讓,他成立了一個名為"未來美國"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自己先往里注了3億美元的種子資金。
目標只有一個:在2026年的中期選舉中,讓每一個支持"大而美"法案的議員全部落馬。
230年制度遭遇數字沖擊
230年前,美國兩黨制誕生。200年來,第三黨試圖挑戰這套游戲規則。1992年佩羅拿到了19%的選票,但一個席位都沒有。
這就是關鍵的區別,傳統的第三黨候選人只能在電視上打廣告,馬斯克卻能讓每一個用戶的信息流都變成他的競選陣地。當一個程序員試圖修改國家代碼時,沒人知道他會修復漏洞還是引發系統崩潰。
民調數字很說明問題,超過80%的美國民眾認為,兩黨服務的是利益集團而非人民。近80%的青少年既不認同民主黨也不認可共和黨。
馬斯克采取的是漸進策略,他明確表示:"不直接挑戰總統,先爭奪關鍵席位"。參議院當前兩黨比例51:50的格局下,他計劃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鎖定亞利桑那、內華達等搖擺州。
目標很明確:奪取2-3個參議院席位和8-10個眾議院選區。
他向賓夕法尼亞、亞利桑那這些搖擺州派出了上千人的地面部隊。這些人被稱為"政治說客",時薪30美元起,遠高于傳統競選團隊的志愿者。在匹茲堡的鋼鐵工人社區里,循環播放著定制廣告。
更有甚者,他私下放話,任何愿意退出共和黨、加入"美國黨"的議員,他將提供全額的競選資金支持。
據說,已經有十幾名共和黨的州議員在偷偷和他的團隊接觸。政治忠誠度在金錢面前顯得如此脆弱。
數字時代的政治實驗
2026年11月的那個投票日,可能會成為美國政治史上的分水嶺。如果馬斯克真的拿下那2-3個關鍵席位,游戲規則就變了。
不是要推翻什么,而是讓所有人都聽見另一種聲音。
馬斯克的"美國黨",本質上不是一場自下而上的草根運動。他能不能復制自己在商業上的神話,還是個未知數。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場由他發起的實驗,已經從根本上動搖了美國的政治地基。共和黨被迫直面金主流失和選民分裂的噩夢,原本強硬的政策議程也不得不開始考慮如何安撫那些可能倒戈的溫和派。
社交平臺也經此一役,從一個傳播信息的"廣場"徹底變成了一個可以精準動員、可以操縱議程的"戰場"。
即便他最終無法扳倒特朗普,甚至無法贏得一個席位,但他已經向所有人證明,在美國,政治不再是少數精英的游戲。任何人只要掌握了合適的技術工具和足夠的資源,都可能成為政治游戲的改寫者。
當2026年的計票器開始滾動,那些因他而調轉方向的選票,將一刀一刀重塑美國的政治版圖。
這場豪賭的結果,不僅決定馬斯克個人的政治命運,更可能影響整個美國乃至全球的政治發展軌跡。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沒人知道這位"現實版鋼鐵俠"最終會把美國政治帶向何方。
但可以確定的是,政治的定義正在被重新書寫,而這只是開始。
結語
當一個程序員試圖修改國家代碼時,沒人知道他會修復漏洞還是引發系統崩潰。
真正的問題不是馬斯克能否成功,而是運行了230年的政治操作系統還能否跟上數字時代的節拍。
2026年11月,當你走進投票站時,選票上會不會出現第三個選擇?這個答案,或許就藏在你我的每一次關注中。
信息來源:
“獨立日”鬧獨立,馬斯克成立“美國黨”或成為選舉“攪局者”——大眾日報2025-07-06 12:45
馬斯克宣布“美國黨”成立,特斯拉大跌8%!美財長貝森特說馬斯克“他不受歡迎”——每日經濟新聞2025-07-07 21:58
《馬斯克宣布“美國黨”成立》——湖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