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心目當中,深圳是一座青春之城,它的平均年齡只有32.5歲,那么可以說在深圳的這座城市上,是以青年為建設的生力軍的一座城市,那么在這座城市,我們每天都能夠看到,有許多創新創業的成果,而對于自己作為流行音樂創作歌手來說,這些創新創業的成果,其實也是自己的創作素材。
【解說】從小癡迷音樂的香港青年丁政凱,讀初中時便會譜詞作曲。他在香港接觸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音樂風格,這使他的音樂創作也趨向多元化。從細膩的抒情歌到激昂的搖滾,他均能駕馭自如。
2019年,丁政凱在香港發布了首張個人專輯,正式成為一名流行音樂創作歌手。街巷的煙火氣,是他的創作靈感來源。在歌曲中,他用清透的嗓音娓娓道來香港故事。
作為一名新生代創作歌手,丁政凱曾多次被邀請到內地演出,他由此結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音樂人,并選擇到深圳尋找發展機會。
【同期】香港流行音樂創作歌手丁政凱
從2019年開始,往返兩地進行這樣的音樂演出工作,也讓我結識了很多深圳的音樂同行,同時也了解了非常多在這邊的音樂人的發展的一些機遇,所以我也感覺,自己希望能夠通過到深圳這邊來嘗試,一來可以增進自己的音樂工作的經驗,二來也可以找尋到更多的音樂發展的可能性,所以就選擇了在深圳去開拓自己的音樂工作,我覺得祖國的發展歷史還有建設成就,是最好的創作素材,同時也有感于自己的音樂創作,是希望能夠讓身邊的香港朋友,能夠借著音樂的這個渠道,更了解祖國內地的發展歷史,所以我就一直覺得,這也是自己的初心和一種在音樂工作上的使命,也通過自己在深圳的工作經歷,以及能夠把握住的一些音樂發展機遇,希望給我們香港的同行能夠看見,其實在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是有很多讓我們可以得到新發展的新平臺,那么也可以借助新平臺,去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理想抱負。
【解說】初到深圳,丁政凱就成為一名創業者。2020年底,在深圳市龍崗區政府以及合作伙伴的支持下,他開始將一個面積達800平方米的舊空間改造成音樂空間,希望為粵港澳流行音樂工作者搭建一個交流平臺。兩年后,該音樂空間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2年9月,“粵港澳共融青年之家”在該音樂空間正式掛牌,為推動粵港澳三地青年文化交流形成助推力。
【同期】香港流行音樂創作歌手丁政凱
我覺得香港青年,尤其是新時代香港青年,得益于祖國的發展機遇之下,我們更要建立一種新的身份認同,就是灣區青年,我們在深圳這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上,其實我覺得,自己作為流行音樂創作歌手來說,我在這邊有機會去建造一個音樂空間,同時也有機會通過在這邊的發展和工作累積下來的體會,去創作出可能在香港很難創作出來的作品,而且也更加感覺到其實深港是沒有界限的,深圳可以說跟香港是非常相似的,就像剛才有說到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而深圳也是集合了我們全國各地的一個文化大熔爐,那么我們在深圳是可以看到有更多的青年發展的可能性,在去年2024年,我們也舉辦了同心音樂會,匯集了來自深圳、香港、澳門的音樂人朋友。
那么,在自己的音樂空間去呈現了一場這種共融的音樂會,也給當地的許多音樂人同行也帶來了許多啟發,就覺得過去好像比較難和香港的音樂人去合作,但是在我們這樣的音樂空間就能夠達成這樣的可能性,那大家其實除了音樂上的交流,同時心也是更近了,然后越走也是越親。
【解說】丁政凱告訴記者,在深圳生活多年,他感受到這里是一座充滿人文關懷的城市,他還看到這座城市不僅發展速度快,而且人與人之間也充滿溫情。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歌曲讓香港青年更加了解祖國的變化。
【同期】香港流行音樂創作歌手丁政凱
我很感恩成長在一個崛起富強的祖國之中,同時我也認為祖國內地除了在宏觀的長遠發展的政策上,一直是有幫助香港,同時也在許多改善民生的這些發展上也是一直協助香港。希望能夠繼續去以自己的這個音樂空間為基礎,舉辦更多的能夠聯動深港澳三地的音樂人進行共同演出、共同交流的一些音樂主題活動,分享自己在深港兩地的音樂工作經歷,讓更多的(香港)中學同學乃至于其他的各界青年,能夠了解到大家其實都是大灣區機遇的共享者,也都能夠把握住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到深圳來享受到新的發展平臺,同時也能夠開拓自己的眼界。(記者王慶然、韋杰夫)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