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結束,家長們最焦慮的,不是孩子成績出了多少分,而是“志愿到底怎么填”。其中一個讓人既向往又一頭霧水的熱門名詞——強基計劃,總是頻頻登上各大教育熱搜。
很多家長問:“這到底是個啥?比普通高招好嗎?和提前批有什么關系?我家孩子能不能報?”
今天這篇,就帶你搞懂強基計劃到底是什么、適合哪些孩子、怎么填志愿,不踩坑!
? 什么是強基計劃?一句話解釋:
強基計劃=重點高校“為國家選拔頂尖人才”的特別通道。
全稱叫“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從2020年起正式實施,目的是選拔那些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重點培養“數理化生史哲”等基礎人才。
簡單來說,強基計劃就是國家為了培養基礎學科領域的拔尖人才,比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基礎學科,專門開設的一條“綠色通道”
哪些學校參加強基計劃?
以清北為代表的39所“雙一流”高校(含C9聯盟),每年都有招生名額。
包括:清華、北大、復旦、上交、浙大、南大、中科大、中山、哈工大、西交大等,一線重點名校基本都在列。
注意:強基計劃只對部分學科開放,主要集中在:
-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 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哲學
- 部分高校還開放了計算機、基礎醫學等
強基計劃適合誰?
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強基計劃。它更適合以下幾類學生:
- 有明確學科興趣(特別是理科或文史哲)
- 高考分數接近一本線或更高(有些學校參考省前幾百名)
- 目標是未來深造(碩博連讀)甚至科研工作
- 自主學習能力強,有競賽經歷更佳
簡單說,強基不是“捷徑”,而是“長跑”,比的不是當下,而是將來。
強基計劃怎么填志愿?跟普通高招有什么區別?
?? 強基計劃是提前批次,跟普通志愿是分開錄取的!
流程如下:
- 高考前:關注強基計劃簡章(一般4~5月發布),網上報名。
- 高考后:出分后確認報名資格。
- 高校組織校測:入圍后參加高校的綜合考核(面試+筆試)。
- 錄取階段:綜合高考成績 + 校測成績,擇優錄取。
重點:即使沒被強基錄取,也不影響正常高招錄取!
所以你可以理解為:強基=多了一次嘗試名校的機會,試試沒壞處。
志愿怎么填不踩坑?兩個關鍵建議:
建議一:沖強基≠放棄正常志愿
強基錄取名額少,競爭極大,**強基只是“沖”,常規志愿才是“保”。**不要因為強基浪費正常志愿填報。
建議二:一定看清“入圍條件”和“考核安排”
比如清華北大要求“全省前幾十名”才能入圍,部分學校只面試本省考生,要提前準備,不要盲目報!
總結一句話:
強基計劃適合目標遠大、基礎學科優秀的學生,是通往頂尖科研和高端人才培養的快車道。
但它不適合“跟風”、貪圖名校名額的考生。如果你只是想多一次上岸機會、穩妥保底,建議以正常高招志愿為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