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美琪
編輯/宋 金
當下,美妝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白熱化競爭,市場呈現出矛盾現象:一方面,新銳品牌在流量裹挾下陷入同質化內卷,重營銷輕研發的“快消模式”透支著行業信任;另一方面,國際巨頭加速本土化布局,擠壓國貨生存空間。如何建立科研壁壘,掌握原料話語權,成為當下國貨面臨的集體難題。
作為國貨領軍品牌,植物醫生以硬實力為矛率先破局,31年來深耕高山植物成分研發,憑借以石斛寡糖為核心成分系列產品,頻頻得到市場與消費者的認可。6月25日,植物醫生品牌故事片重磅登陸CCTV-1,獲官媒認可,以國家平臺背書,點亮國貨科研破局明燈。
在品牌故事片重磅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時段僅兩天后,植物醫生再傳重磅消息。深圳證券交易所官網披露,植物醫生主板IPO申請已獲受理,擬募集資金約9.98億元。這一時間節點的巧妙銜接,不僅印證了央視平臺對其品牌價值的權威認證,更標志著這個年營收超20億的國貨美妝品牌,正完成從“國家媒體背書”到“資本市場認可”的雙重跨越。
截自植物醫生招股書
登陸央視,探尋植物美學
近幾年,各行各業都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國貨品牌,央視作為國內主流權威媒體也在用鏡頭記錄中國品牌自信、韌性成長的故事。憑借突出的特色和優勢,植物醫生從其中突圍。
植物醫生的崛起密碼,深藏于“高山植物,純凈美肌”的品牌定位中。早在1994年品牌公司創立之初,當行業沉迷于化學合成成分時,其創始人解勇便洞察到都市人群對自然療愈的深層渴望,將目光投向云南高山秘境。
這片被植物學家稱為“世界物種基因庫”的土地,其垂直落差超過4000米的立體氣候,孕育了鐵皮石斛、雪蓮等珍稀植物。這些植物在強紫外線、低氧、晝夜溫差的極端環境中淬煉出的活性成分,蘊含著驚人的護膚能量。
影片通過延時攝影手法,捕捉云霧繚繞的高山秘境中,植物頑強生長的奇跡。壯美畫面背后,是植物醫生科研團隊深入云南高山,經過多年的實地考察和研究,篩選出具有顯著護膚功效的高山植物的真實寫照。從種子的萌發到植物的成熟,每一個環節都傾注了品牌的心血,只為收獲純凈、有效的植物原料。
這份對高山植物奧秘的執著探索,在影片中獲得了權威印證。影片特邀中國民族植物學創始人、植物醫生首席科學家裴盛基教授解讀。裴教授從高山嚴苛的生長環境切入,剖析珍稀植物的獨特稟賦,并以鐵皮石斛的千年應用智慧為例,印證了植物醫生如何將傳統知識寶庫轉化為現代研發的創新源泉。
當這份融匯自然偉力與科學匠心的品牌敘事,登陸央視一套,其意義已遠超一次品牌曝光。央視的背書標志著植物醫生的匠心精神實現了從行業“被看見”到國家層面“被尊重”的價值躍遷,更是品牌硬核實力、社會價值與國家意志深度契合的權威認證。
自然饋贈與科研破壁
拓荒中國成分
秉持著對古老植物智慧的尊重與探索,植物醫生不斷探索高山植物在護膚領域的巨大應用潛力,科研團隊深入高山,運用現代科技解碼古老植物智慧,歷時7年專研培育出“昆植1號”鐵皮石斛,其多糖含量比藥典標準高出約15%,從源頭為產品品質筑牢根基。
針對多元肌膚需求,品牌以科學配比匠心打造每一款產品,從植物原料的生態種植、精準采收,到活性成分的低溫萃取、精細加工,直至成品的環保包裝與多重檢測,每個環節均執行嚴苛的國際標準體系。
影片鏡頭語言聚焦產品細節:精華的晶瑩質感、乳霜延展的柔潤觸感,無不彰顯品牌對卓越品質的極致追求。每一款產品皆可溯源,成為品質承諾的具象化表達。
植物醫生的突出性并未止步于“講故事”。品牌以科學研發為核心,打造了“一個中心,五大基地”的研發架構,2014年,植物醫生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締結戰略合作,成立“中科昆植植物醫生研發中心”,將品牌理念扎根國家級科研沃土;2017年,植物醫生正式推出高山植物石斛蘭系列產品,這也是該品牌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之一;2025年初,植物醫生在昆明建立全球首個高山松露博物館,后又為高山石斛建立新地標。這種“敬仰自然、崇尚科學”的雙核驅動,使高山植物從營銷概念轉化為可驗證、可感知的科技力。
而五大基地的戰略布局,則夯實了植物醫生的技術根基。包括昆明植物護膚研發實驗室、北京亞太皮膚科學研究所、廣州順德植物護膚配方及臨床研究基地、日本東京漢方護膚科學研究中心和植物醫生—江南大學中國化妝品原料成分研發基地,主要負責品牌活性原料、產品配方、生產工藝、品質保證等研發。
從央視背書到資本市場
樹立國貨美妝新標桿
正是基于上述品牌實力,植物醫生被認為是最有望成為A股首家單品牌化妝品店的美妝企業。
招股書披露,2022-2024年,植物醫生營收分別為21.17億、21.51億、21.5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68億、2.29億、2.42億元。截至2024年年末,其線下連鎖門店已達4328家,門店數量顯著高于同行,構筑起覆蓋全國的核心渠道網絡。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研究報告顯示,按2024年度全渠道零售額計算,植物醫生已位居中國單品牌化妝品店榜首。
植物醫生門店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2-2024年,植物醫生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7377.39萬元、7587.63萬元和6633.45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48%、3.53%和3.08%。這些數字背后,是品牌堅持“高山植物+硬核科技戰略”的厚積薄發。
從央視鏡頭里云霧繚繞的原料基地,到招股書中9.98億元募資計劃里明確的研發中心升級項目,植物醫生正在構建一個從自然饋贈到科技轉化,再到資本市場賦能的完整價值閉環。
破局啟示:國貨美妝的升維之道
植物醫生的層層跨越,為本土美妝提供破局啟示:
第一,以科技淬煉文化自信。當眾多國貨將“國潮”窄化為符號搬運時,植物醫生深入民族植物學寶庫,將裴盛基教授團隊十年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石斛寡糖等“中國成分”。這種“從古籍到實驗室”的轉化能力,才是文化自信的真正根基。
第二,長期主義是終極護城河。在流量至上的年代,植物醫生堅持將年營收3%以上投入研發(超過同行平均值)。招股書顯示,植物醫生三年累計研發投入超2億元,截至2025年5月31日,植物醫生已取得專利212項,其中發明專利59項,并打造了“一個中心,五大基地”研發架構,這種戰略耐性筑就了真正的競爭壁壘。
化妝品用原料 鐵皮石斛莖提取物》團體標準
第三,標準即話語權。植物醫生是首次將石斛活性精萃運用到化妝品研發中的品牌,并作為第一制定單位制定了《化妝品用原料 鐵皮石斛莖提取物》團體標準,以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卓越的研發實力,開拓眾多蘊含石斛精萃成分的系列產品,進一步加強了植物醫生和石斛之間的情感鏈接,也讓“石斛就是植物醫生”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第四,踐行公益事業,反哺社會。作為大國品牌,植物醫生深知自己的責任與擔當。它不僅關注產品的品質與效果,更致力于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例如,植物醫生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項目,目前已經復建高山生態環境5590畝,收集瀕危植物70多種,8萬株擴繁回歸高山。植物醫生秉持“敬仰自然 崇尚科學 回饋社會”的品牌理念,積極踐行公益事業,反哺社會。
在激烈的植物成分爭奪戰中,植物醫生憑借專業主義的科研實力與長期主義的全鏈布局,正推動品類熱潮轉化為可持續的產業范式。
專注鑄就的專業壁壘,終將成就引領時代的品牌高度。
此次IPO的推進,恰逢植物醫生品牌勢能持續釋放的關鍵階段。央視平臺的品牌敘事,向大眾展現了高山植物從秘境到實驗室的科技之旅,在這個百億植物護膚市場的星辰大海中,植物醫生以“敬仰自然、崇尚科學、回饋社會”為航標,其探索高山之巔的征程,永不止步。
而招股文件的披露,則向資本市場系統性地呈現了這條差異化路徑的商業化成果。在美妝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植物醫生以“央視亮相+IPO沖刺”的組合拳,為國貨品牌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范本——當文化自信、科研實力與商業價值形成共振,中國美妝品牌的升維之路將擁有更多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