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專用”“0添加”“醫研背書”……當美妝品牌把“安全”二字寫進商品詳情頁,卻因一個標簽集體翻車!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因普通化妝品宣稱“孕婦可用”,對新銳底妝品牌TOMMARK唐魅可母公司集韻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韻公司”)作出行政處罰。針對此事,新浪潮記者撥打該企業在天眼查預留的官方電話,截至發稿,對方處于“用戶正忙”狀態。
近年來,已有多個品牌被監管部門“敲打”,原因都是打了“孕婦可用”的擦邊球。這場風波不僅暴露行業潛規則,更令不少消費者驚呼:“原來我們交的‘安心稅’,全是智商稅!”
網紅品牌“翻車現場”
據相關報道,今年2月,集韻公司在微信視頻號店鋪“TOMMARK唐魅可”上架了一款“水潤持妝氣墊粉底霜”,廣告中赫然寫著“孕婦可用”。
根據《化妝品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適用的產品應按特殊化妝品進行管理。經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管局調查,該產品僅為普通化妝品(備案號:國妝網備進字(蘇)2023010473),功效僅“保濕”“美容修飾”,既無特殊化妝品資質,也未通過“孕婦適用”的科學驗證。
最終,集韻公司因違反《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項“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被罰2萬元。事后,新浪潮記者在該網店搜索,涉事產品至今仍在售,但商品詳情頁面中,此前標注的“孕婦可用”已悄悄改為“不含孕婦慎用成分”。
針對此事,新浪潮記者嘗試撥打該企業在天眼查預留的官方電話詢問情況,截至發稿,對方一直處于“用戶正忙”狀態,未有回應。
無獨有偶。蔻蔻琪生物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蔻蔻琪”)主推的“AG抗糖小金罐3.0套裝”也栽在“孕婦適用”上。
這款普通進口化妝品(備案號:國妝網備進字(浙)2024000733)的廣告視頻中,孕婦形象與產品同框出現,暗示“安全到孕婦可用”。杭州市高新區(濱江)市場監管局認定其違反《浙江省廣告管理條例》,按廣告費(視頻制作1260元+發布費95.43元)的三倍罰款4066.29元。
這兩個案件中,有不少網友表示“罰得太輕”。有法律專家指出,按《廣告法》頂格可罰百萬,但實際操作中,若企業配合整改且無主觀惡意,往往從輕處理。這種“低成本違規”現象,正是美妝行業虛假宣傳屢禁不止的根源。
“孕婦適用”成營銷雷區?
國內孕婦化妝品市場擴張極其迅速,但目前為止,國內尚未批準注冊過任何孕婦和哺乳期婦女適用的化妝品,也沒有出臺專門的技術指導原則。孕產婦群體面臨無“合規合法”化妝品可用的窘境。
新浪潮記者注意到,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宣稱“孕婦適用”“孕婦可用”的現象尤為常見,品類涵蓋潔面、水乳、面霜、面膜等基礎護膚,以及妊娠紋防護、修復類特殊功效性產品等,且不少產品均是以普通化妝品進行備案,并不符合新規要求。
監管體系的漏洞,使得“鉆空子”的商家和企業不在少數。集韻和蔻蔻琪絕非個例,同樣的劇情曾多次上演。
2024年6月,百互潤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天貓平臺將一款護膚油宣傳為“天然溫潤 孕期/哺乳期可用”“專注孕媽護理”,被上海浦東新區市監局認定為虛假廣告,重罰10萬元。
更早之前,2022年8月,天津盛世永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旗下產品“十月天使藍睡蓮保濕凈顏乳”“天使藍睡蓮保濕爽膚水”因標識有“孕婦適用”標簽,但產品實際卻為普通化妝品,而被天津市藥監局沒收相關產品及內包材,并處5萬元罰款;同年11月,上海百木麗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其“Dr。Soins法國詩丸天貓旗艦店”網頁中宣傳“Dr。Soins 詩丸法國孕產護膚專家”“詩丸Dr。Soins孕婦隔離霜”“詩丸孕婦BB霜”等,而所涉產品卻全部是普通化妝品,最終被上海浦東新區市監局罰款5萬元。
“孕婦專用”的普通化妝品,這場安全與需求的博弈,需要的或許不單單是一張處罰單,更是能夠填補法規空白的行業技術標準。
來源:新浪潮雜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