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倒計時!特朗普封關前夜,印度突然出手,美國戰略或遭重創?
在對等關稅即將截止的時候,印度強硬的稱他們要站在國家的利益上,不會受什么時間的脅迫,這樣硬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美國動了他們的兩條紅線!
印度民生賴以生存的支柱就是農業,別看他們整天宣揚什么“再有多少年成發達國家”,實際上他們國內的經濟水平還是相當有限,光是農業就能占總GDP的近五分之一,在許多農產品的產量上文具世界前列。
乳制品就更不用說了,在牛奶生產這一塊印度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他們國內農業經濟中的重要成分就是這個,多少農民都是靠著乳制品吃上飯的。
并且給,乳制品這一塊還給他們國家帶來了相當一部分產業鏈,不管是加工還是分銷,很多人依此過上了好日子,這是他們的經濟命脈,就算是美國也動不得。
更何況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農民可是他們國家最大的選民群體之一,政府不考慮誰都不能不考慮農民的感受,農民的意愿是直指選舉結果的。
美國的關稅大錘橫掃一片,早在四月份,就有不少國家動起來了,特朗普的行程滿滿當當,見的國家領導人不少,但最終談妥的卻寥寥無幾。
畢竟在他的關稅背后,站著的可是單邊霸權主義,這樣的手段在他們那里屢見不鮮,無視國際規則,繞開聯合國以及WTO的行為引起了很多國家的不滿。
這一次,別說是別的國家,就連日韓都不打算他們玩了,其實原因很簡單,美國這次是無差別的踩了許多國家的紅線,日本的汽車韓國的半導體,印度的農業,乳制品,我國的科技和制造業,歐盟的農業和汽車......
美國的信譽進一步下降,印度也發出了強硬了聲音,其實早在2018年,印度就曾經發泄過自己的不滿,主要針對的就是美國的杏仁等商品。但那一次美國動了印度的鋼鋁這一塊,在印度的極限拉扯當中,他們還有更多的談判空間。
只是這一次,印度沒有辦法再退了,他們嘗試與美國進行交流,只是兩國在兩條紅線上產生嚴重分歧,導致雙方并未達成全面貿易協議。
而印度報復性關稅也要來了,隨即印度算了一筆賬,那就是如果美國25%關稅一落地,那他們就會沖擊近三十億美元的出口貿易,印度也不是傻子,在美國的霸道下,他們也完全不顧談判之初表現出的熱情和明朗,開始展現自己的強硬。
那時候,兩國的表現讓很多國家對他們的談判都十分看好,誰知道,如今竟然進入了僵局。
其實印度也曾努力過,他們甚至可以降低關稅,部分領域零關稅也沒關系,他們的溫和卻并未讓美國心慈手軟,美國依舊死死踩在印度兩條紅線上。
所以印度也不再客氣,而且他們兩國交流還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便是前段時間咱們國家與美國針對關稅進行談判,結果便是預留了后續談判空間。看著美國似乎不大強硬,印度很快也針對美國的行為進行反擊,此舉意味不明?
不過不得不說,印度此舉無疑是在向世人證明他們的經濟自主性,也有利于他們國家的國際形象,不過,他們能否在這場博弈當中占據更多的優勢,收集更多的籌碼呢?
如今印度已經開始向東方靠攏,有意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朝著經濟多元化發展,相較于歐美市場,亞太供應鏈對他們來說吸引力同樣不小。
而且,光是能平衡我國的影響力這一點,就夠印度絞盡腦汁躋身印太地區的了,這次印美的短期緊張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國際態勢,不過長遠來看,他們可能還能找到平衡點進行談判。
只是對印度來說,他們的企業和產品國際競爭力還有待提升,這同樣是個不小的挑戰。
參考信息:
觀察者網:印度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擬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2025-07-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