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李林牧 張雨 林雅琴
“以前就鴿子蛋那么大,誰能想到會長成足球呢?”7月10日,在武漢市普仁醫院肝膽胰疝外科病房,即將出院的李爹爹(化姓)感慨道。
李爹爹今年65歲,十年前,他發現左側腹股溝區冒出一個鴿子蛋大小的包塊,醫生診斷為腹股溝疝。直到2025年夏天,這個包塊已長成20厘米×16厘米的巨物,宛如一個足球懸在腹股溝處,不僅走路時磨得皮膚發紅,出門還總引來路人異樣的目光。6月28日,李爹爹來到武漢市普仁醫院肝膽胰疝外科就診。
“傳統手術剝離疝囊后創面大、出血多,且疝內容物除了腸管外還可能有膀胱等臟器,容易造成損傷。”該院肝膽胰疝外科主任杜杰解釋,腹腔鏡只需要2~3個1厘米的切口,可以清晰地顯示疝內容物并進行分離,減少了損傷和出血的發生,可縮短術后的恢復期。
7月2日,杜杰團隊為李爹爹實施腔鏡下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分離巨大疝囊,避免了更大手術創傷。術后,李爹爹恢復情況良好。
主治醫師張李威為患者查房
杜杰提醒,疝氣是常見外科疾病,我國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高達10%,但許多患者因認知不足或心存僥幸而延誤治療。巨大疝氣不僅影響生活質量,更可能引發腸梗阻、腸壞死等致命并發癥。
針對疝氣防治,專家建議,洗澡時觸摸腹股溝、肚臍等部位,若發現可回納的包塊需及時就診,便秘、劇烈咳嗽、搬重物都會增加腹腔壓力,加劇疝氣;切勿輕信“偏方”,一旦發現腹股溝區可復性包塊,應立即就醫,通過超聲或CT明確診斷。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