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7月10日黨建版
“每個犯罪案件都是一張復雜的網,只有找到關鍵節點,才能將其徹底撕開。”日前,在2025年度福州市檢察系統職工技能大賽暨刑事檢察官技能競賽中,晉安區檢察院獲得喜人成績:鄭夢晨獲優秀公訴人一等獎、優秀論辯獎,高妍琪獲優秀刑事檢察官助理三等獎,晉安區檢察院獲得優秀組織獎。
這些榮譽離不開晉安區檢察院持續推動“黨建+檢察”深度融合。兩年來,該院積極打造“映象·晉檢”黨建品牌,不斷以組織建設激發隊伍活力,讓黨建之力融入履職實踐,激活高質量發展動能。
01
從陣地到制度
黨建有形更有魂
走進晉安區檢察院,新時代黨建學習室、生態文明教育展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館錯落有致,走廊盡頭,“映象·晉檢”四個字熠熠生輝。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深了,就是公信力。”這是晉安區檢察院上下取得的共識。黨建品牌創建伊始,該院即確立“黨建不能只停留在‘上墻’,更要實現‘入腦’‘入事’‘入心’”的導向,圍繞“映象·晉檢”主線,構建黨建矩陣,依托新時代黨建學習室和多功能展陳平臺,打造可講、可學、可互動的沉浸式教育鏈條。
2024年初,該院發布《深化“映象·晉檢·2024”建設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實施方案》,將黨建任務細化為41個項目,明確責任部門、壓實推進節點,確保任務清單化、項目化、可視化。
政治引領不止于理念,更落實于具體的行動。檢察長帶頭講授“講政治·講法治”融合課程,青年干警參與“晉研社”讀書共修、“晉檢書苑”文化夜讀等活動,持續提升理論素養與履職能力,“黨建課堂”逐步成為推動青年干警成長、涵養精神內核的重要平臺。
02
從統籌到嵌入
黨建帶活檢察履職鏈條
“每一項創新舉措,都是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有益探索。”晉安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江偉介紹,圍繞“映象·晉檢”體系構建,晉安區檢察院把黨組織建在業務鏈上,把融合機制嵌進日常履職。
“真沒想到這么快就結案了,檢察機關辦案效率太高了!”2023年,一起危險駕駛案中,鑒于被告人王某系初犯,且認罪悔罪,案情簡單明確,在晉安區檢察院的推動下,案件進入“簡案快辦”程序,從受案到集中開庭僅用兩周時間。
這起案件是機制探索的起點。今年3月,晉安區檢察院牽頭制定《醉酒危險駕駛刑事案件簡案快辦程序實施意見(試行)》,將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審判各環節分別壓縮至10日內,并于每周固定時間集中移送和審判,實現輕罪快處。目前,該模式已在規模化運行。
機制創新也在其他領域持續延展。晉安區檢察院探索數字賦能路徑,推行全流程無紙化辦案,遠程提審、開庭等機制逐步常態化。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引入臺灣社工力量,探索“司法+社工”協同模式,累計開展心理輔導與家庭走訪近400次,推動干預工作從個案支持邁向系統治理。
03
從案件到品牌
打造可復制的晉安樣本
回望“映象·晉檢”2年來的建設軌跡,晉安區檢察院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貫穿辦案全過程。
“晉心聽”聽證品牌讓聽證工作從“坐而論案”走向“走街入巷”。2023年以來,該院共開展涉法涉訴聽證54件,其中近三分之一為上門聽證或社區聽證。
“晉潤·茉莉花”未檢品牌依托黨建引導,打造“兩岸融合”特色未成年人保護新機制,引入臺灣社工團隊、愛心企業資源,建立福州市首個未成年人綜合保護中心,探索“司法+社工”一體服務,已有76名困境兒童納入幫扶體系,實現社會支持向縱深延伸。
“檢企聯動”機制在黨建統籌下不斷完善。三大聯絡點常態化對接10余家重點民營企業,收集合規建議200余條,推動多起“陰陽合同”型職務犯罪風險案件閉環治理,助力企業筑牢法治防線,讓法治成為護航營商環境的“穩定器”。
兩年來,“映象·晉檢”黨建品牌從群眾關心的小事出發,在細微處見精神,在點滴中顯溫度。“一個黨建品牌的力量,最終體現在群眾的信任感里。”江偉說。
來源:《福州日報》
記者:宋亦敏
編輯:黃綠詠
審核:辦公室
微信號|jaqjcy
微博號|晉安檢察
抖音號 | 晉安檢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