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植物千千萬,每一種植物都有各自的妙用。例如非常粗糙的木賊在古代就是用來打磨家具的神器,還有天然的“涼粉果”薜荔果,它的種子富含豐富的果膠,可以用來制作涼粉,是夏季用來解暑的佳品。還有號稱“天然創可貼”的小薊,它的葉子搗碎之后可以止血,可以說每一種植物都有讓人著迷的神奇之處。
而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植物,它的果實則是天然的洗手皂、肥皂。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的年代,男女老人經常收集它的莢果來清潔全身或者洗衣服,它就是皂莢。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認識并了解這種神奇的果實。
認識皂莢、了解皂莢
皂莢,是豆科皂莢屬高大落葉喬木,它最早記載于先秦時期。因其果實富含皂苷,這種物質是天然的清潔劑,置于水中揉搓會產生大量泡沫,不僅殺菌還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因此得名皂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莢之樹皂,故名”,意思是說長在樹上的肥皂。可以說古代很多書籍中都有關于皂莢的記載,從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到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都可以找到皂莢樹的身影。
皂莢,是皂莢樹的成熟果實,它外形扁扁的,長長的,形似豬牙或歪曲的刀,因此皂莢在民間,也被稱之為牙皂、刀皂、豬牙皂。皂莢樹可以說渾身是寶,先不提它的豆莢,它樹干上鋒利的棘刺,就是傳統中醫里非常昂貴的中藥材,稱之為天丁。另外它的木材非常的堅硬,是打造家具以及工藝品的優質材料。
皂莢的作用和價值
皂莢樹,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經濟樹種,可以說渾身都是寶。它除了木材以及樹干上的棘刺可以變現之外,它最有價值的其實是它的莢果,我們稱它為皂莢。皂莢有4大作用,如果你家也有皂莢樹,那么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上了年份的皂莢樹已經很少見了。
第一、皂莢是天然的肥皂、洗手果,之所以這么說它。這是因為它和咱們前期講過的無患子一樣,它們的果實中都含有一種叫皂苷的物質,這種物質是活性劑,具有很好的去污能力。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就開始學會用皂莢和豬油混合在一起制作肥皂了。
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收集成熟的皂莢,通過反復蒸煮,再加上豬板油、草木灰、純堿凝固成型,這就是古代常用的洗滌用品了,相當于我們現在的肥皂,可以用來清潔全身或者洗衣服。
元代著名的農業著作《農書》中就有記載用皂莢和草木灰通過皂化制作肥皂的方法記載,魏晉時期的《名醫別錄》里也有說“皂莢可為沐藥”,其實就是用皂莢煮水泡澡的意思。第二、皂莢是天然的肥皂果,不僅可以制作手工肥皂,事實上在農村一些老一輩人還特別喜歡用它搭配無患子、側柏葉來煮水洗頭發,據說可使頭發烏黑亮麗。
第三、皂莢的種仁是天然的傳統滋補佳品,我們稱它為皂角米。皂角米不是米,它是皂莢種子里面的透明膠質物。它曬干之后是黃色的,晶瑩剔透,泡發后又變成透明色的。這個皂角米自古以來都是非常昂貴的滋補品,價值堪比燕窩,在古代更是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用。可以用來制作糖水、煮粥,例如皂角米銀耳羹、皂角米椰奶凍、皂角米紅棗粥,是非常好的純天然綠色滋補食品。
在《滇南本草》中就有記載皂角米,說:“皂角之仁,甘溫無毒,可入膳,潤而不膩”,在《隨息居飲食譜》中亦有記載,說:“皂角米浸而燉之,最適體弱者”,尤其是女孩子,皂角米無疑是非常好的養生食材。不過皂角米價格非常的昂貴,因為皂角米不僅需要手工剝,而且產量極低,據說一株幾十年的皂莢樹,產量也不過1-2斤。
第四,皂莢還是傳統藥材,傳統中醫認為皂莢,性味辛、溫、微毒。藥用可祛風痰、除濕毒、殺蟲,你像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咳嗽痰喘,其實就可以用到皂莢。不過皂莢含有的皂苷是一種有毒成分,它對我們胃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是不能食用的,大家如果在野外遇到這種植物,一定要注意。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皂莢了解了嗎?你見過皂莢這種植物嗎?你小的時候有沒有用皂莢來清潔臟污?在你的家鄉有皂莢樹這種植物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