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難得叔
今天是俄烏戰爭第1233天。
一、澤連斯基的歐洲之行
澤連斯基到了羅馬。他見了教皇利奧十四世。教皇提了個建議,說可以在梵蒂岡主持烏克蘭和鵝的和平談判。澤連斯基回應了,但他沒談抽象和平,而是直接點出關鍵問題之一:被鵝綁架走的烏克蘭孩子必須回來。
這話很實在。侵略者還在你的土地上殺人放火,把你成千上萬的孩子擄走,這時候談“和平”,談什么?誰來保證這不是要求受害者放下武器的陷阱?烏克蘭人很清楚,沒有公義基礎的“和平”只是投降的遮羞布。
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也見了澤連斯基。他說的話更直接:烏克蘭的安全,就是歐洲的安全。分不開。他還強調,鵝現在炸平民、炸醫院、炸發電廠這些民用設施越來越狠,這種暴行反而讓意大利更堅定地要支持烏克蘭。
這話點明了鵝策略的殘酷本質:用恐怖轟炸折磨平民,逼烏克蘭屈服。但意大利看到了,這種暴行只能讓更多國家站到烏克蘭一邊。
澤連斯基在羅馬還見了美國前總統川普派來的烏克蘭特使凱洛格。他們談制裁、談武器、談防空。澤連斯基特別提到,他希望美國國會正在討論的那個對鵝新制裁法案能快點通過。
這個法案很厲害,要對那些買鵝能源的國家收500%的關稅。澤連斯基認為,這種真正能打痛鵝的制裁,才能讓鵝“更重視和平”。這話很犀利。和平不是靠喊口號來的,是靠實力和讓對方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換來的。
從現場照片和視頻看,凱洛格見到澤連斯基時,那種高興勁兒是真心的,不是外交客套。
他臉上、動作、說話都透露出對烏克蘭人的好感。這讓人多少明白為什么川普后來讓他專門負責烏克蘭事務。說實話,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厭惡鵝這種蠻橫侵略的行為,同情保家衛國的烏克蘭。這種情緒很自然,想找幾個真心支持鵝干這事的人,真不容易。當然,鵝境外的那些黃皮鵝粉,數量比鵝國內還多。
二、間諜案
烏克蘭安全局(SSU)抓了兩個東大人,一對父子。兒子24歲,以前在基輔一所技術大學讀書,2023年因為成績太差被開除了,但沒回國,一直留在基輔。他爸不住烏克蘭,但經常跑過來。他們倆想偷“海王星”導彈的技術信息。
這導彈可不一般。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就是被它打沉的。后來炸死那么多鵝軍高級指揮官的,也是它。鵝人做夢都想搞到它的技術細節。
這個兒子試圖收買一個參與導彈開發的烏克蘭人,想弄到技術文件,然后通過他爸交給外國情報部門(指向誰不言而喻)。烏克蘭安全局很厲害,在案子剛開頭就盯上他了,在他接收機密文件的時候直接抓人。緊接著,把他爸也抓了,他爸7月7日剛入境烏克蘭,正好撞槍口上。搜出來的手機里有大量通信記錄,證明他們父子倆合謀搞間諜活動。如果定罪,最高能判15年,財產沒收。
有在當地的讀者說,這父子倆在留學生圈子里名聲很臭,據說騙了不少自己同胞的錢。具體細節有待證實。但這事有幾個地方很值得琢磨:兒子被開除了,戰火紛飛的烏克蘭,他不回國,反而留下來“晃悠”。家里明顯有錢,為啥不去歐美澳留學?偏偏留在戰區?事出反常。果然,是沖著烏克蘭的軍事機密來的。
可能有人會說,烏克蘭的技術有啥好稀罕的?但現實是,鵝國人就特別稀罕,尤其是“海王星”。就在6月底,烏方剛破獲一起鵝國人高價策反烏克蘭導彈人員偷技術的案子。正因為那次,烏安全局加強了監控,才把這父子倆逮個正著。
三、戰場現實
過去24小時。
基輔遭狂轟濫炸:鵝向基輔及其周邊發射了397架無人機和18枚導彈。烏軍攔截了368架無人機和14枚導彈。但殘骸還是砸在23個地方,炸死2人,傷16人,毀壞民宅、辦公樓、倉庫、基礎設施。這還不是最狠的,前一天鵝打了728架無人機!兩天加起來超過1000架。鵝的無人機像下餃子一樣造出來,目的就是靠數量,不分青紅皂白地炸,想用恐懼壓垮烏克蘭人。但這注定不會成功,只會讓烏克蘭人更恨。
烏克蘭反擊:烏克蘭也沒閑著,向鵝腹地——別爾哥羅德、沃羅涅日、莫斯科等地——發射了數百架無人機。莫斯科有變電站被炸毀,諾夫哥羅德配電站起火。鵝那邊的網絡頻道開始恐慌,擔心烏克蘭接下來可能發動上千架無人機的大規模襲擊。無人機對攻,越來越激烈。
美國的援助搖擺:川普政府短暫切斷武器供應后,7月10日恢復了運送,包括155毫米炮彈和“海馬斯”用的火箭彈。川普還承諾再給一套“愛國者”防空系統(注意:不是傳言的10套,可能只是10枚導彈)。但后續能給多少、多快?難說。關鍵的攻擊性武器,比如能打到鵝縱深的陸軍戰術導彈(ATACMS),還沒影。
制裁法案的博弈:美國參議院那個對買鵝能源國家征500%關稅的制裁法案,已有84名參議員支持(超過80%)。但川普在阻撓。他放話說,除非最終決定權在他手里,否則他不支持。提交法案的共和黨人格雷厄姆,甚至在法案里加了個條款:讓總統有權否決。這被看成是“雙簧”,想嚇唬人,但恐嚇對鵝及其能源買家有多大用?法案7月能不能過,懸。
烏軍無人機顯神威: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說,烏軍打掉的鵝軍目標,三分之一是無人機部隊干的。光6月份,無人機就攻擊了超過19600個目標,摧毀5024個,包括88輛坦克、129輛裝甲車、427門火炮。打死打傷4500多名鵝兵,其中2548人被打死。烏軍的無人機部隊“鳳凰”、“復仇女神”等成了戰場關鍵力量。
鵝軍“絞肉機”式進攻:《經濟學人》報道,鵝5月開始的“夏季攻勢”,損失慘重到極點。從5月1日算起,已有超過31000名鵝軍士兵被打死。算筆賬:鵝軍每死一個人,只能搶到0.038平方公里土地。照這速度,打下整個烏克蘭要89年!打下烏東四州也要打到2029年2月!但克里姆林宮好像看不到,普丁還覺得鵝軍優勢在擴大,烏軍快撐不住了。這意味著后面進攻會更猛,死人更多。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頭目古巴列夫在直播里都承認:三年半,鵝方死傷失蹤超過100萬人。這數字太嚇人了。
國際社會的判決:歐洲人權法院裁定,鵝對烏克蘭占領區“大規模系統性侵犯人權”以及2014年擊落馬航MH17航班負有責任。鵝的回應?簡單粗暴:無效,不認。暴政者永遠不認文明的審判。
前線戰況:烏軍在多個方向反擊或堅守:別爾哥羅德、庫爾斯克地區守住了;蘇梅方向反攻推進;波克羅夫斯克等地鵝軍想推進,代價極高;扎波羅熱方向烏軍炸了鵝軍一列運燃料的火車,燒了20輛油罐車;博羅瓦附近烏軍奪回一些地方;鵝軍在沃夫昌斯克等地的進攻被打退。過去24小時打了201仗,鵝軍又損失920人。烏軍空襲和無人機持續殺傷鵝軍。
四、歐洲的決心與烏克蘭的清醒
面對鵝的暴行和美國政策的搖擺,歐洲的態度越來越強硬: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英國喊話:歐洲永不拋棄烏克蘭!歐洲永不接受“拳頭大就是理”!要戰斗到底,為了停火談判,為了真正穩固的和平,因為烏克蘭的安全就是歐洲的安全和原則!
德國總理默爾茨在德國議會說:外交手段已經用盡了!面對一個用武力否定別國生存權、要摧毀歐洲自由秩序的“犯罪政權”,德國政府將竭盡全力阻止它!不管國內親鵝勢力怎么施壓,都將繼續支持烏克蘭!這和前任朔爾茨的猶豫形成鮮明對比。
實際行動:歐盟凍結了親鵝的匈牙利180億歐元援助;捷克自費為烏克蘭培訓F-16飛行員;法英協調核威懾;歐洲導彈集團重啟停產15年的“風暴陰影”巡航導彈生產。歐洲在準備持久戰。
烏克蘭人自己更清醒。前國防部長雷茲尼科夫說得好:烏克蘭社會現在明白了,這場戰爭可能會打很久。和平不會自己掉下來,除非普丁下臺或死掉。烏克蘭人現在想的不是談判妥協,而是必須為長期戰斗做好準備。他說的很對,烏克蘭越顯得想妥協,鵝就打得越兇。作家余華有句話用在這里很貼切:“總覺得忍一忍之后就會好起來,真笨,人家不就是覺得你會忍一忍才這樣對你嗎?”侵略者都是得寸進尺。
川普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也看出來了,他估計川普快放棄他那套“和平努力”的幻想了,可能不得不接受讓戰場決定勝負的現實。判斷川普是否真心幫烏克蘭,就看兩點:第一,給不給大量能真正打擊鵝軍的進攻性武器(海馬斯火箭彈、陸軍戰術導彈、155炮彈)?第二,推不推動對鵝新制裁?目前,第一點沒動靜,第二點他在拖。就像有人分析的那樣,川普可能最后會發現,除了繼續援助烏克蘭,他其實沒別的路走。但他內心并不情愿,是被形勢逼的。
過去五個月,他用盡辦法想壓烏克蘭低頭,澤連斯基頂住了。法德代表歐洲大國,也表明了支持烏克蘭打到底的決心。現在壓力不在基輔,反而在華盛頓了。川普再玩之前那套,不光烏克蘭和歐洲看不起美國,連共和黨自己人都會不滿。
五角大樓發言人的話很直白:暫停武器運輸是“為了美國利益”,恢復運輸也是“為了保護烏克蘭是美國利益的一部分”。這話其實點破了本質:國家行為,利益是根本。支持烏克蘭,符合美國及其盟友的根本戰略利益——遏制侵略,維護基于規則的秩序。
結語
澤連斯基在梵蒂岡談被擄走的兒童,烏克蘭安全局在基輔抓捕間諜,前線士兵在浴血奮戰,歐洲在加緊生產導彈——這一切,都是同一個抗爭的不同側面。烏克蘭的土地上,每天都在用鮮血和生命書寫著:自由不會從天而降,尊嚴需要自己捍衛。鵝的狂轟濫炸嚇不倒他們,國際政治的波折也動搖不了他們的根本意志。歐洲的堅定承諾是強心劑,但烏克蘭人深知,最終要靠自己打出來。
這場戰爭沒有速勝的捷徑。鵝靠人命和無人機硬堆,代價驚人。烏克蘭靠堅韌、西方援助(尤其是武器)和日益嫻熟的戰術(尤其是無人機)抵抗反攻。
川普還有三年半任期,歐洲和烏克蘭的耐心與決心也在經受考驗。時間,對雙方都是壓力。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在轟炸與博弈中,烏克蘭仍在堅守。他們為生存而戰,也為一個不容強權踐踏弱國的未來而戰。世界在看著,歷史在記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