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7月10日報道,眾人看法一致,局勢愈發嚴峻。基輔民眾和其他烏克蘭城市的居民一樣,歷經諸多磨難。歷經三年半的跌宕起伏,他們堅韌不拔、極具韌性。但近幾個月來,他們正經歷著全新狀況:來自空中的大規模、協同式攻擊浪潮,涉及數百架無人機和導彈,且常常集中攻擊一座城市。
昨晚,遭襲的是基輔。一周前亦是如此。其間,位于最西部的盧茨克也曾遇襲。三年前,伊朗提供的“見證者”無人機還算相對新奇。我記得2022年10月,在南部城市扎波羅熱上空,首次聽到其嗡嗡聲,在空中劃出一道慵懶的弧線。
但如今,人人都對這種聲音耳熟能詳,也熟悉其近期最令人膽寒的變體:一種俯沖轟炸的尖嘯聲,有人將其比作二戰時期的德國斯圖卡轟炸機。成群無人機逼近的聲音,讓久經考驗的平民們自戰爭初期以來,首次紛紛躲進防空洞、地鐵和地下停車場。
“房子像紙糊的一樣搖晃,”基輔居民卡佳在昨晚遭受猛烈轟炸后告訴我。
“我們整晚都坐在浴室里。”
“我頭一次去了停車場,”另一位居民斯維特拉娜告訴我。
“大樓搖晃起來,我能看到河對岸起火了。”
這些襲擊并不總是造成人員死亡,但卻在蔓延恐懼、削弱士氣。上周,基輔一棟居民樓遭襲后,震驚不已的祖母瑪麗亞告訴我,在防空洞里,她11歲的孫子轉向她,說自己第一次明白了死亡的含義。
他完全有理由感到恐懼。聯合國烏克蘭人權監測團表示,6月是三年來平民傷亡人數最多的一個月,232人死亡,逾1300人受傷。其中許多人喪生或受傷于靠近前線的社區,但也有一些人在遠離戰場的城市遇難。
“烏克蘭全國范圍內遠程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激增,給遠離前線的平民帶來了更多死亡和破壞,”聯合國烏克蘭人權監測團團長丹妮爾·貝爾表示。
“見證者”無人機的設計改進使其飛行高度遠高于從前,能從更高空俯沖向目標。其航程也增加到約2500公里,且能攜帶更具殺傷力的載荷。當地專家制作的追蹤地圖顯示,“見證者”無人機群有時會繞著烏克蘭飛行,然后才鎖定目標。
其中往往多達一半是誘餌,旨在迷惑和壓制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其他直線則顯示了彈道導彈或巡航導彈的飛行路徑:數量少得多,但卻是俄羅斯用以造成最大破壞的武器。華盛頓戰爭研究所的分析顯示,在特朗普1月就職后的兩個月里,俄羅斯的無人機和導彈襲擊有所增加。
3月略有下降,偶爾出現激增,直至5月,襲擊數量突然大幅上升。新紀錄接連不斷被打破。
6月無人機數量創下5429架的月度新高,7月僅前九天就已超過2000架。
隨著俄羅斯國內產量提升,有報道稱莫斯科可能很快就能在一夜間發射逾1000枚導彈和無人機。
基輔專家警告稱,該國面臨被壓垮的危險。
“如果烏克蘭找不到應對這些無人機的辦法,我們將在2025年面臨巨大問題,”前情報官員伊萬·斯圖帕克表示。
“我們必須明白,其中一些無人機試圖攻擊軍事目標,但其余的,它們在摧毀公寓樓,墜入辦公樓,給民眾造成大量損失。”盡管這些無人機能力日益增強,但并非特別精密的武器。不過,它們確實再次體現了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巨大的資源差距。
“當某種特定導彈的生產變得過于復雜——成本過高、零部件過多、供應路線過于復雜——他們便專注于這種特定類型的無人機,并開發出不同的改進型號。”
庫贊表示,單次襲擊中的無人機越多,烏克蘭不堪重負的防空部隊就越難將其擊落。這迫使基輔動用寶貴的戰機和空對空導彈來擊落它們。“因此,如果無人機成群出動,它們就會耗盡所有防空導彈,”他表示。
因此,澤連斯基總統不斷呼吁烏克蘭盟友采取更多行動保護其領空。不僅需要“愛國者”導彈——這對于抵御俄羅斯最危險的彈道威脅至關重要——還需要各種其他系統。
周四,英國政府表示將與烏克蘭簽署一項國防協議,提供逾5000枚防空導彈。未來幾個月,基輔將尋求達成更多此類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