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瑞財經 李姍姍
古有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的金蘭情誼,今有魏紫萍和周宇虹兩位才女雙姝并蒂。
魏、周二人有著相似的求學與工作路徑,在國內知名高校畢業后,兩人均前往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進修博士學位,此后都曾進入百時美施貴寶和強生等跨國大藥企任職,有著20多年的制藥業經驗。
隨后,兩人聯手創業,在杭州成立了一家創新藥企BlissBio Inc.(下稱“百力司康”),近日,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
百力司康依靠旗下一款HER2靶向型艾立布林ADC候選藥物,一度與跨國藥企衛材簽下一筆高達20億美金的合作協議。但據招股書透露,雙方的合作或將“泡湯”,衛材正逐步終止合作協議。
如此變故對于當前仍處于研發“燒錢”階段的百力司康而言,無疑加重了資金壓力。過去兩年,公司持續虧損,且虧損面出現擴大,公司現金靠過往融資資金支持。
而由于簽署對賭協議,百力司康手握17.6億元的贖回負債,導致公司資不抵債。
01
“60后”女博士上陣,六年融資近9億
在兩位“60后”女博士身上,看到了學術女性的魅力,她們便是百力司康的創始人魏紫萍、周宇虹。
魏紫萍目前是百力司康的董事長兼CEO,現年59歲。她于1987年7月取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學士學位,并于1994年1月進一步獲得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化學博士學位。
此后,她在制藥業積累了逾25年的藥品研發經驗,1996年-2016年間,歷任百時美施貴寶、強生高級研究員、阿斯利康/MedImmune生物制藥開發科學總監、Novavax Inc.(諾瓦瓦克斯醫藥)執行董事。
期間,魏紫萍還曾擔任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主席,該協會秉承“中美生物醫藥的橋梁”的宗旨。魏紫萍曾公開表示,擔任會長期間,對中國的生物醫藥行業接觸較多,一直想結合東西方的特長發揮更大的作用,時機到了,就義無反顧地投身創業之旅。
周宇虹為百力司康首席科學官,現年60歲。她擁有復旦大學生物化學學士學位、遺傳學碩士學位以及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微生物學及分子遺傳學博士學位,與魏紫萍是同窗關系,畢業后同樣進入百時美施貴寶、強生任職。
此外,在創業前,周宇虹還曾在跨國藥企日本衛材收購的子公司Morphotek, Inc.擔任抗體開發高級總監,工作了長達11年多。
有著相似求學與工作路徑的兩位女強人一拍即合,走上創業之路,2017年12月共同創辦了百力司康,從事ADC(抗體偶聯藥物,一種癌癥治療方法)抗腫瘤生物創新藥的研發及產業化。
作為一家研發型藥企,百力司康成立后不久便迅速獲得資本青睞。
2018年,東方富海在天使輪進入,當時入股成本僅2元/股,融資總額為3500萬元;
次年,由夏爾巴投資領投A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1.1億元,入股成本翻了一倍至4.26元/股;
2021年,由高瓴創投領投,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鼎珮集團(VMS Group)、和達生物醫藥基金共同參與投資的B輪融資,總金額達到4.35億元,每股成本升至11.38元;
緊接著兩年,百力司康分別完成了B 輪和B 輪融資,融資規模分別為1.24億元、1.7億元,每股成本分別升至13.51元、14.63元。
綜上,百力司康成立以來,先后斬獲5輪投資,融資金額總計約8.74億元。
不過,百力司康獲得融資款的同時,也背負著對賭條款的壓力。
公司與投資者簽署了包括贖回權、優先認股權、優先購買權、共同出售權、清算優先權、兌換價調整權、任命董事會董事或觀察員的權利、資訊和檢查權及注冊權等特殊權利。
百力司康提交IPO申請時,該權利自動終止,但若公司IPO失敗,則相關特殊權利將自動恢復。
遞表前,魏紫萍、周宇虹及二人持股的PartnerBio Corporation分別持有公司15.71%、10.48%、8.01%股權,兩人合計控制公司34.2%股權。
投資者中,高瓴持股11.7%,東方富海持股11.55%,珠海夏爾巴持股9.21%,衛材持股7.75%,Cormorant持股為5.85%,SherpaHealthcare持股為5.72%,VMS持股為3.8%。
02
創始人前東家助力,IPO前140億合作生變
上文提及,周宇虹曾在跨國藥企衛材旗下工作了十余年之久。實際上,百力司康的起步以及發展都與創始人這一前東家深深綁定。
在百力司康創立三個月后,2018年3月15日,公司就從衛材引進了艾利布林。這是一種微管蛋白抑制劑,可以有效荷載ADC,為百力司康的管線開發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百力司康共有4條處于臨床階段的ADC管線,包括靶向HER2、EGFR、B7-H3、CD73四款ADC,其中三款都以從衛材引入的艾利布林為有效載荷。
公司核心產品為BB-1701,是一種靶向HER2、以艾立布林為有效載荷的ADC候選藥物,主要針對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和潛在的其他HER2表達癌癥。
依靠這一產品,百力司康進一步加深了與衛材的聯系。
2023年4月28日,百力司康與衛材就BB-1701的聯合開發簽署了一份協議,授予衛材在全球(除大中華區外)開發和商業化BB-1701的戰略合作選擇權。
根據協議,如衛材行使選擇權,百力司康會獲得相應的行權付款,同時將獲得總計高達20億美元的開發與商業化里程碑付款,以及銷售分成。
目前,衛材已向百力司康支付預付款和開發里程碑付款。2023年-2024年,百力司康從衛材獲得收入分別為1.8億元、2226.1萬元,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分別高達100%、98.5%,為公司第一大客戶。
同時,衛材兼具公司第一大供應商。2023年,百力司康向其采購原材料及技術服務金額為3284萬元,占公司總采購額的29.7%。
除了業務合作以外,衛材還在資金上鼎力支持百力司康。2023年6月,公司B 輪融資便是由衛材獨家投資1.7億元,目前為公司第七大股東。
不過,根據招股書透露,百力司康與衛材之間的合作恐生變數。
按照之前的協議,衛材只有在行使BB-1701戰略合作的選擇權后,百力司康才有機會獲得總計高達20億美元的開發與商業化里程碑付款以及銷售分成。
而招股書顯示,2025年5月,衛材已就BB-1701的臨床試驗合作開發事宜訂立逐漸終止合作協議,且決定不行使其戰略合作選擇權,由百力司康獨自負責BB-1701未來的全球開發及商業化。
至此,百力司康價值2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落了空。
03
營收驟降、虧損擴大,手握18億贖回負債
作為百力司康為數不多的客戶,衛材極大地影響著百力司康的業績狀況。
2024年,衛材貢獻收入同比驟降87.65%,同期,百力司康營業收入亦大幅下滑,由2023年的1.8億元降至2024年的2259.1萬元。
與此同時,公司毛利驟縮1.52億元至27.7萬元,凈虧損由2.07億元擴大至5.57億元。
業績不濟之下,百力司康高管集體降薪。2024年,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及CEO魏紫萍以及執行董事及首席科學官周宇虹年薪均為175.5萬元,執行董事及企業副總裁邱麗娟年薪為102.6萬元,同比降薪20%左右。
對于業績不佳的原因,百力司康坦言,主要是由于2023年有一筆一次性里程碑付款,而2024年主要自向客戶提供臨床試驗材料及服務產生收入。
除了合約收入以外,百力司康還通過銀行利息、外匯收益、理財產品、政府補助等獲得其他收入及收益,2023年-2024年分別為967.4萬元、2060.3萬元,占同期總收入的5.4%及91.2%。
而百力司康持續虧損的原因一方面來自高額的研發成本。當前,百力司康仍處于新藥研發的“燒錢”階段,2023年-2024年,研發投入分別為1.44億元、1.2億元,占同期收入的比例高達125%、521.74%。
另一方面則是公司向投資者發行的優先權有關的贖回權估值變動,導致贖回負債賬面值變動產生損失,2023年-2024年,相關損失分別為2.05億元、4.3億元,2024年同比擴大一倍多。
2023年-2024年,百力司康贖回負債分別為13.3億元、17.6億元。
對賭協議引致的大額贖回負債導致百力司康資不抵債,截至2024年末,公司凈負債高達12.64億元,流動負債凈額達14.21億元。
截至2024年末,百力司康手持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32億元,主要來自過往融資資金支持。
百力司康亦坦言,公司生存依賴IPO輸血,假設未來平均現金消耗率為2025年水平的1.7倍,估計截至2024年末,公司僅能夠維持27個月的財務穩健;若計及IPO募資凈額,則將能夠維持108個月財務穩健。
附:百力司康上市發行有關中介機構清單
聯席保薦人: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建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瑞生國際律師事務所有限法律責任合伙、方達律師事務所、邁普達律師事務所(香港)有限法律責任合伙、高偉紳律師行、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
獨立核數師兼申報會計師: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行業顧問: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諮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