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普京已經通話6次。
文丨陳祥
編輯丨漆菲
進入2025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導彈與無人機空襲單日規模,一次比一次大。7月9日夜間,俄軍對烏克蘭多座城市發動又一輪大規模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一天之內,空中目標數量達到最高值,共計741個目標。
然而,烏克蘭軍民依然振奮,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轉向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了。同一天,兩名美國官員向美聯社透露,一批155毫米榴彈炮彈藥與多管火箭系統彈藥已經運往烏克蘭。
此前,特朗普已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保證,接下來會竭盡所能軍援烏克蘭,言下之意要逼迫俄羅斯坐到談判桌前。特朗普的挫折感,大概率來自7月3日與普京的最新一次、也是今年第6次通話。
由于特朗普的立場變化無常,導致美國外交政策朝令夕改,在援烏問題上亦迎來一幕幕戲劇性反轉。就在7月1日,美國國防部扣留了一批原定運往烏克蘭的武器,讓烏克蘭頗感意外。原因很簡單,美國軍火庫存下降引起了國內的警惕和焦慮。特朗普向澤連斯基解釋說,自己對此事不負有責任,言下之意這是國防部的決策。此言一出,盟友們直呼難以理解。
然而,7月7日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晤期間,特朗普突然改口稱:“我們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我們必須這樣做,他們必須能夠自衛。他們正遭受重創。”
短短一天內,他兩次將矛頭指向普京。他在白天的會晤中說:“坦率地說,我對普京總統沒有收手感到失望。”當晚他進一步批評道:“我對普京不滿意。如果你想知道真相,普京對我們說了很多廢話。他一直對我們態度很好,但結果毫無意義。”
“軍援的崩潰意味著美國的失敗”
特朗普表態后,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肖恩·帕內爾宣布:“按照總統的指示,國防部正在向烏克蘭運送更多的防御性武器,以確保烏克蘭人能夠自衛,同時我們努力實現持久和平,確保停止殺戮。”國防部的聲明沒有透露將運往烏克蘭的是哪些武器。
美國外交政策分析家戴維·希默(David Shimer)曾在拜登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擔任東歐和烏克蘭事務主任。他認為,白宮應當盡快尋求國會的批準,從五角大樓的庫存中進一步調運多余的軍事裝備,或者允許歐洲盟友從美國購買防空導彈和其他裝備。“重啟武器供應只是第一步,如今到了本屆政府更進一步的時候了。”他呼吁道。
7月9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說,美國恢復向基輔政權提供武器的舉動無助于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沖突。她強調:“此類舉措的后果尚待評估。可以肯定的是,繼續向基輔政權提供武器不利于和平解決沖突,而這正是包括西方在內的國際社會所呼吁的。”
同一天,克里姆林宮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方對此保持“平靜”態度,并將繼續謀求修復俄美關系。顯然,克里姆林宮還不想撕破臉。佩斯科夫向白宮喊話:“盡管美方決定恢復武器供應——雖然其實沒人真正停止過供應,我方仍希望特朗普及其團隊能夠繼續在政治外交層面促進烏克蘭沖突的調解。”他還說,莫斯科與華盛頓之間沒有分歧,“雙方都希望通過政治外交手段真正解決問題,并且盡快解決問題”。
持鷹派立場的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強調了俄方一貫堅持的立場——倘若沒有一份能滿足莫斯科要求的和平協議,俄羅斯會一直戰斗下去。
◆7月1日,第聶伯羅州胡里艾伯勒村遭遇了導彈襲擊。
阿巴斯·加利亞莫夫(Abbas Gallyamov)曾是普京的政治顧問,目前流亡海外。他指出:“普京身邊的鷹派人物試圖努力灌輸他們的觀點:不能指望美國人。即使美國人假裝成某種樣子,最終還是會欺騙你。”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高等經濟大學世界經濟與國際事務系副教授列夫·索科爾什奇克(Lev Sokolshchik)向俄《生意人報》分析說,特朗普不會放棄烏克蘭。“在與普京的最新通話之后,他或許意識到俄烏沖突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
索科爾什奇克認為,特朗普相信,無論在口頭還是實際行動上,維持對烏克蘭的支持至關重要,因為軍援的崩潰意味著美國的失敗。“同時,特朗普也面臨來自北約盟友的壓力,盟友要求美國繼續支持基輔,因為它們缺乏提供實質性援助的資源。”
◆烏軍設置了鐵絲網,用來阻止俄軍步兵。
索科爾什奇克的同事、軍事專家普羅霍爾·特賓(Prokhor Tebin)提到,特朗普想要向莫斯科發出信號,表明他正在失去耐心。“如今,伊朗局勢略有穩定,特朗普開始重新考慮烏克蘭問題,他想敦促普京加快推進曠日持久的談判。”
然而,特賓并不看好美方的武器供應能力。他認為,即使美方有能力增加武器供應,但缺乏足夠的政治意愿,尤其是讓其自掏腰包。“相比自己給武器,美國人寧愿向歐洲人提供武器……況且,補充自身和以色列的武器庫是當務之急。”
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高級研究員塔季揚娜·斯塔諾瓦亞(Tatiana Stanovaya)認為,普京和多任美國總統打了25年交道,知道特朗普有改變看法的傾向。“特朗普現在傾向于烏克蘭,但兩周后會怎樣,誰也不知道。”她坦言,“自戰爭開始俄羅斯就沒改變過立場,現在又為什么要改變呢?”
美國將提供更多“愛國者”
據俄羅斯空天軍介紹,7月9日的空襲部署了728架“沙赫德”攻擊無人機及其誘餌、7枚Kh-101與伊斯坎德爾-K巡航導彈、6枚“匕首”空射導彈導彈。根據烏軍的反饋,有718架空中武器被摧毀,包括296架無人機被擊落,7枚巡航導彈被攔截,415架無人機被電子戰壓制。
與以往空襲不同,烏克蘭西部沃倫州州府盧茨克遭受戰事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襲,由于防空資源優先保衛遭重點襲擊的目標,盧茨克一夜之間成為受災最嚴重的城市。盧茨克距離波蘭邊境僅有90公里,是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的中轉樞紐。
7月1日被美軍暫停運送的武器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155毫米高爆榴彈炮炮彈、AGM-114“獄火”空對地導彈、“海馬斯”精確制導彈藥、“毒刺”地對空導彈等。
◆“愛國者”導彈發射車。
在俄軍的持續空襲面前,烏克蘭最需要的當數“愛國者”防空系統——這是唯一能攔截俄軍高速彈道導彈的武器。一套“愛國者”系統通常包括發射車、雷達、作戰控制室和發電車等。
美國Axios新聞網站7月8日援引多名消息人士說法稱,特朗普承諾向烏克蘭立即交付10套“愛國者”防空系統,并幫烏方從其他渠道獲得這一武器系統。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還建議德國將其現有“愛國者”炮組中的一套賣給烏克蘭,采購費用由美國和歐洲盟國分攤。除了盯上德國,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還有意讓希臘從庫存中撥出部分“愛國者”炮組援烏。
◆7月8日,特朗普在白宮召開內閣會議,右邊為國防部長赫格塞斯。
而在7月9日,特朗普公開表態稱,考慮再向烏克蘭提供一套“愛國者”系統。如果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系統,將是特朗普政府首次批準向烏克蘭交付超出上屆拜登政府授權范圍的主要武器系統。
據英國《衛報》爆料,“愛國者”在中東的支出加劇了現有的供應擔憂,由于庫存不斷降低,五角大樓擔心或將危及美軍潛在的軍事行動,尤其是亞太方向,所以才暫停將其交付給烏克蘭。“上個月停止轉讓的決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五角大樓的全球彈藥追蹤系統,該系統用于生成執行美軍作戰計劃所需的最低彈藥數量。”《衛報》報道稱,“自上屆拜登政府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以來,多種關鍵彈藥的庫存一直低于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俄軍無人機在前線的作用日益增強,對烏克蘭的夜間遠程打擊規模日益擴大。烏克蘭開源情報組織Frontelligence Insight于7月8日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自戰事爆發以來,俄軍共發射了28743架“沙赫德”攻擊無人機。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7月8日聲稱,俄羅斯已將2025年無人機總產量計劃增加了兩倍多。他將這增長成績歸功于國家對無人機生產商和研發創新者的財政支持。
進入7月,俄軍在飽受詬病的精確打擊能力上扳回一局。7月1日,第聶伯羅州的胡里艾伯勒村(Huliaipole)遭到兩枚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的襲擊,烏陸軍第110獨立機械化旅旅長謝爾蓋·扎哈雷維奇(Serhiy Zakharevych)上校因此陣亡,俄軍顯然發現并定位了該旅的指揮部。
◆烏陸軍第110獨立機械化旅旅長謝爾蓋·扎哈雷維奇。
7月2日,澤連斯基確認這位旅長之死。為了吸取教訓,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宣布,禁止人員和軍事裝備在訓練中心過度集中,并禁止士兵駐扎在訓練中心的帳篷營地內。
第110旅成立于2022年3月,他們集中使用來自捷克的武器裝備。該旅剛成立就被送去阿瓦迪夫卡前線,在惡戰中飽經磨練。直到2024年2月4日,俄軍突破防線,在阿夫杰耶夫卡市區站穩腳跟。2月13日,傷亡慘重的110旅撤離這座血肉磨坊。扎哈雷維奇于2025年2月執掌該旅,沒想到卻因大意而死于后方。
烏軍7月1日損失了一個旅長,但在第二天挽回些顏面,用“海馬斯”擊斃了俄羅斯海軍副司令米哈伊爾·古德科夫(Mikhail Gudkov)少將。
◆俄羅斯海軍副司令米哈伊爾·古德科夫少將死于“海馬斯”的炮火。
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奧列格·科熱米亞科在電報頻道證實了這一消息:“他是一位意志堅強的戰士,除了海軍,他無法想象自己能去任何地方。”普京隨后表彰這位將軍稱:“他是一位真正的俄羅斯軍官,從一開始就參與作戰行動,指揮過傳奇的太平洋艦隊第155獨立近衛海軍陸戰旅,該旅因在最關鍵的地區參與了最艱苦的戰斗而聞名。”
古德科夫可謂軍中明星,1983年出生的他從空降兵排長做到營長,在俄軍聯合兵種學院進修后改分配到海軍陸戰隊,相當于從空降兵軍種換到海軍軍種。他帶領太平洋艦隊第155獨立近衛海軍陸戰旅,憑借在北高加索、敘利亞、烏克蘭的戰功于2025年3月升任海軍副司令。俄海軍下轄多個副司令,他負責海軍陸戰隊和導彈炮兵岸防部隊。
烏軍修建東部新防線
據烏克蘭開源監測網站“深層政府”(DeepState)稱,俄軍在6月占領了556平方公里的土地,為今年以來最多的土地占領。俄軍的目標是切斷烏軍在東部的補給路線,并在烏克蘭北部邊境建立緩沖區,但當前的推進速度依然緩慢。烏軍無力反攻,但大體能守住戰線,雙方陷入消耗戰。
衛星圖片顯示,烏軍在距離東部前線20公里處修建了兩條大規模防線。在波克羅夫斯克以西的開闊田野中,反坦克壕溝、障礙物和步兵戰壕越來越多。鞏固了波克羅夫斯克的后方后,烏克蘭軍隊開始修建“新頓巴斯防線”,它從扎波羅熱州延伸至哈爾科夫州。
◆烏軍在頓巴斯修建了新的防線。
頓巴斯的血戰開啟至今,烏軍在頓涅茨克州僅剩下9座主要城市:西維爾斯克、萊曼、米爾諾羅德是前線城市;科斯蒂安特尼夫卡、波克羅夫斯克、斯洛維揚斯克、德魯日基夫卡是人口稠密的工業城市;克拉馬托爾斯克被打造為臨時州府;多布羅皮利亞則是總要塞。
由于波克羅夫斯克太靠近前線,烏軍將頓涅茨克州的補給樞紐放在了多布羅皮利亞。這里有頓巴斯最大的煤炭礦藏,曾被稱為“頓巴斯的明珠”。
◆多布羅皮利亞城內的垃圾場,這座小城如今成為烏軍在頓巴斯的補給樞紐。
眼下,俄軍對波克羅夫斯克志在必得,在這個方向集中了11.1萬人規模的部隊。烏陸軍第155旅的普里比諾夫(Artem Pribylnov)中尉駐扎在附近,他向英國廣播公司(BBC)介紹了最新戰況。他表示,俄軍近期很少發動大規模攻擊,因為任何大規模的部隊和裝甲車輛調動都會被烏軍的無人機發現并進行摧毀。他介紹說,俄軍依靠小股步兵對烏軍陣地進行攻擊,他們有時騎越野摩托車,更多時候是步行。
對于戰爭走向,捷克總統帕維爾7月8日在接受BBC采訪時做出悲觀預測。“俄羅斯取得了一些戰術上的勝利,但他們的推進也伴隨著慘重傷亡。烏克蘭的防御非常有效,給俄軍造成了重大損失,并控制了關鍵陣地。如果戰爭按照這種軌跡發展,可能會持續數年,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帕維爾如此說道。
帕維爾進而指出,烏軍的最大缺陷是人力不足。“烏克蘭展現出巨大的決心和勇氣,獲得了軍事和物質支持,但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他們通過創新、新戰術和武器生產來彌補不足。然而,這不足以迅速取得勝利。”
他從現實主義角度出發,一邊呼吁西方陣營加強制裁俄羅斯以逼迫其坐到談判桌前,一邊建議澤連斯基與普京盡快開展談判,并稱“烏克蘭只能接受領土被暫時占領的事實”。
“我國有過被暫時占領的經歷。烏克蘭不可能在不造成重大損失的情況下迅速解放所有領土。如果一些領土在沒有法律承認的情況下被暫時占領,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們不會承認它們屬于俄羅斯。”帕維爾的這番話恐怕會讓烏克蘭人覺得逆耳,他還呼吁:“我們需要從停火和和平協議開始,之后烏克蘭可以重建,并可能以不同方式恢復與俄羅斯的關系。”
三年多來,捷克一直是烏克蘭最可靠的盟友之一。在軍用與非軍用物資援助以外,捷克接收的烏克蘭難民數量在歐洲國家中排名第三。捷克還率先提出倡議,向烏克蘭提供100萬枚來自第三國的炮彈,預計今年烏克蘭將獲得多達180萬枚炮彈。
帕維爾曾在2023年4月訪問了支撐頓巴斯作戰的大本營第聶伯羅市,成為俄烏戰事爆發首個訪問烏東地區的外國元首。作為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者,帕維爾的上述表態應當引起烏克蘭社會的重視。
排版 / 全燦
你認為美國恢復對烏供武會如何影響俄烏局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