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伊朗《德黑蘭時報》網站6月25日報道,該報獲得的信息顯示,以色列正密謀在美國領土上實施一起爆炸事件,隨后栽贓伊朗,其目的顯然是挑起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全面戰爭。這個消息說明,以色列雖然選擇了停火,但是以色列并不心甘,隨時可能挑起新的沖突。按照伊朗的說法,伊朗方面向美國官員發送了信息,阻止了以色列策劃的爆炸發生。
可以說,以色列現在的焦慮就是美國衰落之后,以色列如何在中東立足。在美國衰落之前,利用美國力量穩固自己在中東利益,也就成為了以色列最優選的選擇。以色列這次空襲伊朗并沒有達成相應目的,最終還是靠美軍轟炸機出手才實現了相應目標。美國如今已經非常脆弱不敢陷入泥潭,以色列也是元氣大傷,僅僅靠自身無法戰勝伊朗。更為重要的是,以色列在加沙也是非常難受。
1
B2轟炸機執行轟炸伊朗任務后遭遇嚴重故障,滯留夏威夷,美軍王牌戰機面臨麻煩。檀香山希卡姆聯合基地,一架編號88-0332的B-2“幽靈”轟炸機已經滯留多日。這架曾執行對伊朗佯攻任務的戰略武器,如今機頭朝向跑道顯得十分落魄。美國“戰區”網站25日證實消息稱,充當誘餌佯動的B-2編隊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突然發生故障被迫緊急迫降。
據悉,美國空軍目前裝備有19架B-2轟炸機,而大部分機型服役年齡都超過了30年,處于服役的末期。據悉這次出現故障,被迫迫降夏威夷的事呼號為MYTEE 14,機號88-0332一架戰機,該機于1994年10月服役。2010年2月,這架0332號機因發動機起火而嚴重受損,2013年12月經過修復后重新投入使用。可以說,這架戰機已經經過大修,可謂是修修補補的戰機了。
單價24億美元的B-2每小時飛行成本近20萬美元,是B-52的8倍。大量零部件因廠商停產成為“消失性商源”,維修需手工復刻零件,維修費用也是天文數字。為維持“戰略威懾”形象,美軍長期將60%的B-2機隊置于保養狀態,實際可隨時出動的僅6-7架。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最終導致極限出動時故障頻發。
B2是美軍王牌戰機,但是如今已經到了非常老舊地步。如今在遠離本土的夏威夷,維修團隊面臨雙重挑戰:熱帶高濕環境加速隱身涂層老化,關鍵部件需從密蘇里州調運。盡管在這次行動中,B2戰機攜帶巨型鉆地炸彈空襲伊朗核設施成功,但是也暴露出美國戰機老舊,新裝備無法跟上的弊端。事實上,遇到麻煩的王牌戰機不僅僅是這一款,美軍裝備正在面臨系統性麻煩。
2
F?35B滯留印度,美國新型王牌戰機同樣麻煩不斷。6月14日晚,一架隸屬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的F?35B艦載戰斗機掛出“7700”緊急代碼,在喀拉拉邦特里凡得瑯國際機場緊急迫降。印度展現大國風度,派武裝人員24小時守衛,甚至提議將戰機移至恒溫機庫。但英國婉拒好意,寧讓精密戰機“淋雨”,也不愿讓印度技術人員靠近。可以說,英國雖然與印度關系不錯,但還是信不過印度人。
英國作為F-35全球維修中心之一,本應負責48個可維修組件的保障工作,但在印度洋沿岸卻束手無策。英國這架戰機已經滯留印度一段時間了但始終沒有修好,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實際上,這也是美國先進戰機尷尬的縮影。如今的美國裝備已經不值得信任,各種毛病不斷成為基本的常態。
3
美國已經打動不動,做出4大決定。除了裝備故障多之外,美國海軍彈藥已經消耗殆盡,可以說當前情況下美軍已經打不動。特朗普非常著急促成伊朗和以色列停火也是因為打不動了。美國做出了四個決定。一是拒絕全面作戰進行戰略收縮。在伊朗沖突中,美軍精心設計“聲東擊西”的佯動策略,僅派出最小規模的B-2編隊執行任務,避免大規模軍事卷入。
這種精打細算的部署方式,暴露了美軍在全球多個熱點地區同時行動的力不從心。美國現在策略十分明確,那就是全面戰略收縮,包括從中東收縮,從俄烏沖突戰場收縮。二是研發新戰機裝備儲備力量。B-21“突襲者”隱形轟炸機項目已成為“必須成功”的關鍵計劃,美國空軍期望其數量遠超B-2,同時加速開發SM-6 Block IIA攔截彈(射程擴展至500公里)和“奧丁”激光系統,應對高超音速導彈威脅。
美國就是要升級裝備,為應對未來戰爭進行準備,當前也成為美國蟄伏階段。三是強化戰機等裝備維護保養。美軍決定利用戰場緩和時機對戰機等裝備進行全面維護保養,為應對未來沖突做好儲備。四是補充彈藥為應對大的沖突進行準備。美軍計劃2026年前部署12顆HBTSS低軌衛星,將高超音速目標預警時間壓縮至原有體系1/3;同時通過F-35戰機攜帶AIM-260導彈實施“前沿攔截”。更為重要的就是美國要大規模儲備彈藥,因為其彈藥庫完全空了。
3
戰爭泥潭,加沙的血淚與以色列抉擇,以軍或結束給以色列造成歷史最大災難的加沙沖突。美國總統特朗普25日在北約峰會上告訴記者,部分由于美國周末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加沙問題正在取得巨大進展”。特朗普自信的指出,以色列或將結束持續了20個月的加沙沖突。加沙沖突導致1200人在哈馬斯襲擊中死亡,1706名以色列人(含405名士兵)在戰爭中喪生,超過10萬以色列人流離失所。
2024年約有82700名以色列人離開本國,以色列銀行估計到2024年底戰爭經濟損失將達670億美元,國際評級遭下調。以色列損失很慘重,在美國不愿意高調介入情況下,選擇停火也許是為數不多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