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通過,馬斯克此前承諾的成立新黨也已經兌現,然而令美國政壇感到震撼的是民調的支持率。
馬斯克如今這番的公然挑釁讓特朗普感到十分不滿,從最初的口水戰到現在用實際行動開始反擊,甚至使出了一個堪稱“同歸于盡”的殺招,這對昔日盟友的反目,正在撕裂美國。
新黨橫空出世
2025年6月5日,馬斯克在平臺發起一項看似簡單的投票,即“美國是否需要新政黨代表80%的中間人群”,然而沒過多久就有570萬參與者,其中81%投下贊成票,遠超預期,而這組數字瞬間點燃輿論,美國人對兩黨壟斷的憤怒找到了出口。
但真正引爆局勢的是一個月后的行動,7月5日,馬斯克在特朗普簽署《大而美法案》的次日,宣布成立“美國黨”,劍指2026年中期選舉。
導火索清晰可見,新通過的這個法案取消電動車稅收抵免、提高債務上限4萬億美元,導致特斯拉年損失達12億美元,與馬斯克“財政緊縮+科技優先”理念徹底決裂,更戲劇性的是,這位曾為2024年特朗普競選豪擲2.88億美元的金主,如今公開呼吁彈劾特朗普,推舉副總統萬斯接任。
但民調的“意外”不僅在于支持率,更在于其撕裂性,奎尼皮亞克大學同期民調顯示,59%政治獨立人士對馬斯克持負面看法,凸顯其爭議形象與新黨定位的矛盾,而馬斯克宣稱“拿下2-3個參議院席位”的目標,直指美國政治最脆弱的軟肋,當兩黨僵持在49:49時,關鍵一票就能改寫法案命運。
特朗普的“同歸于盡”殺招
馬斯克建黨的消息傳出僅數小時,特朗普的反擊已精準刺向SpaceX命脈,7月5日晚,美國空軍突然以“環境風險”為由,暫停在約翰斯頓環礁的貨運火箭試飛項目,然而該項目承載著SpaceX“全球一小時軍事物流”的野心,如此一來百噸級火箭試飛戛然而止。
而所謂“環保理由”堪稱黑色幽默,約翰斯頓環礁作為冷戰核試驗場,早被钚污染摧毀生態,特朗普政府更在年初退出《巴黎協定》,其真實動機藏在于國防部與NASA奉命全面審查SpaceX價值220億美元的聯邦合同,涵蓋載人航天、軍用衛星等核心領域。
特朗普的這次狠招著實是“同歸于盡”的架勢,SpaceX承擔著美軍84%的軌道發射任務,若徹底切割,美國將喪失國際空間站補給能力,“星盾”間諜衛星網建設也將癱瘓,但此刻特朗普寧可自損,也要掐住馬斯克咽喉。
資本與權力的終極博弈
而兩人的這場決裂暴露了美國政治更深層的癌變,馬斯克在X平臺宣稱“沒有我,特朗普會輸掉選舉,民主黨將控制眾議院”,科技寡頭與民粹領袖的互撕,揭開金錢政治最后的遮羞布。
對于馬斯克的新黨來說,制度性絞殺悄然啟動,法律層面,新黨需在50州收集超200萬簽名才能注冊,而兩黨控制的州議會正提高門檻。
資本層面,投資公司Azoria推遲特斯拉ETF上市,盟友詹姆斯·菲什巴克施壓特斯拉董事會,稱“馬斯克的政治野心已違背股東利益”,更致命的是選民基礎薄弱,馬斯克雖有2.2億X平臺粉絲,但缺乏基層動員網,“代表80%中間派”的口號在農業州與鐵銹地帶幾無回聲。
但全球格局卻因此發生變動,特朗普對170國發出“軍費最后通牒”時,唯獨豁免中國,暴露其集中火力壓制戰略對手的意圖,而馬斯克若成功撬動國會,可能推動對華技術解禁,畢竟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產能占全球52%,中國市場關乎其生死。
馬斯克新黨要面臨美國“贏者通吃”的殘酷制度現實,而特朗普的報復令美軍太空霸權自斷經脈,無論誰是最后的勝利者,面臨的一個現實就是美國霸權時代走向黃昏。
參考資料
馬斯克透露“建黨構想”:爭取少數國會議席,影響立法投票 界面新聞2025-7-5
馬斯克要建“美國黨”,可能性有多大?倫敦大學學院學者分析 中國青年網2025-7-4
馬斯克被切割?美國空軍暫停與SpaceX貨運火箭試飛項目 紅星新聞2025-7-7
項目被叫停,五角大樓能與SpaceX徹底切割嗎?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5-7-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