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東方,排水量8萬噸的中國海軍福建號彈射型超級航母,已經粉刷一新準備進入海軍序列。而在西半球北極附近的凜冽寒風中,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正靜靜地躺在第35修造船廠的碼頭,等待屬于自己的“最后審判”:涅槃重生,或是永遠消失……
圖為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正面標準照。
據俄羅斯《消息報》2025年7月11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正在考慮放棄維修“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并且直接退役拆解;截止目前,該艦的維修和現代化升級工作已經暫停。《消息報》還援引了俄羅斯海軍前太平洋艦隊司令謝爾蓋·阿瓦基揚茨上將的說法,他表示:“停止維修航母的決定,絕對是正確的;即使完成了航母的現代化升級,俄羅斯海軍也不再需要這艘航空母艦了。”
圖為早修造船廠碼頭上維護升級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俄羅斯海軍目前正在推動3項重點大型戰艦工程,分別是納西莫夫號核動力巡洋艦的維修升級、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維修升級、23900型兩棲攻擊艦的建造工程。如果說未來俄羅斯海軍,計劃以“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作為自己的主要戰力擔當;那么俄羅斯海軍未來的形象和大國的“門面”,就將會是1143.5型“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了。說起這艘航母,他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很久了,沒錯,他暫時退出作戰序列已經達到了8年之久,而其重新回歸作戰序列并形成新的戰斗力,樂觀估計也還需要5年左右時間。
圖為第35修造船廠干船塢內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已經服役35年,滿載排水量58500噸,可載機50余架。擁有3條滑躍起飛跑道,位于艦首的2條短起飛跑道為90米長度,位于艦體中部的長起飛跑道為180米長度。可裝載12枚“花崗巖”反艦導彈,建造于蘇聯時期的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歷經4次更名,蘇聯解體后第一時間離開烏克蘭直奔俄羅斯北方艦隊,成為俄軍唯一一艘航母直到今天。這就是這艘航母的基本情況。
圖為消息報原文。
然而,該艦服役后在90年代的一次軍事演習中不慎觸礁,損壞了動力軸,并且在1996年的遠航中發生咯額主鍋爐故障,導致該艦自此之后航速大大下降。根據北約的監測,該艦自1996年后,航速最高一次也僅為16節。作為一艘滑躍起飛航母,航速就是甲板風和艦載機載重量的保證,失去了航速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很難發揮出更大作用。
圖為進入地中海執行任務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該艦服役后執行的唯一一次實戰任務,就是2016年11月15日--12月29日的空襲敘利亞叛軍任務。當時,“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留下了航行時“黑煙滾滾”的畫面,該艦當時搭載有10架蘇-33戰斗機、4架米格-29K戰斗機,一共僅有14架艦載戰斗機,另有一些艦載直升機。在空襲任務中,該艦一共執行了420架次的起降任務,但是因為阻攔索斷裂,該艦在實戰中出現2架艦載機被迫墜海的事故,一時之間也是傳位笑柄,成為俄羅斯海軍艦艇維護不善、戰力下降的鐵證。
自敘利亞海岸返回俄羅斯后,俄軍就宣布要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進行改造升級,從那時候開始,這艘航母就暫時的退出了俄羅斯海軍的戰斗序列,俄羅斯海軍正式進入了“無航母”時代。根據2018年3月,由位于俄羅斯圣彼得堡的涅瓦設計局出臺的航母維護升級總體方案,這艘航母的升級需要耗費8.7億美元,折合58.8億元人民幣,原計劃于2023年之前完成航母的改造升級任務。但是迄今為止,因為種種原因,這艘航母目前還未完成改造升級工程,至今俄羅斯已經經過了8年的無航母歲月,俄海軍也早已經喪失了海軍艦載航空兵戰斗力,要形成新的戰斗力,還需等待航母重新服役之后,再進行4-5年的訓練、演習才可以。
導致俄羅斯航母改造升級進度緩慢的最大原因,還是在于俄羅斯的造船廠能力不足。蘇聯時期,俄羅斯海軍幾乎所有的大型戰艦都是在位于烏克蘭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建造,包括所有的載機巡洋艦都是該船廠建造。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無法繼續使用該造船廠建造/維護自己的軍艦,只能采取其他方式。比如,2018年之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都是在位于第82修船廠的PD-50號浮船塢進行維護和升級;然而,該浮船塢于2018年斷電沉沒,并且出現了吊桿倒塌砸壞“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甲板的事故,導致該航母的改造升級工程出現了第一次拖延;隨后,2019年、2023年,“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改造中連續發生2次火災,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使得航母的改造工程再度延期。
圖為俄羅斯第35修造船廠的兩個小型干船塢,可以容納驅逐艦,后合并起來,可以容納航母進行維修。
為了提高航母建造維護能力,俄羅斯決心對已經有百年歷史的第35修造船廠進行改造。該修造船廠有2個干船塢,然而這2個干船塢都無法容納航母進入。于是俄羅斯決定將兩個干船塢進行合并,并且繼續拓寬、加長,形成一個可以容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干船塢,并且最終改造完成并將航母拖至船塢內。至此俄羅斯才重新具備了真正的航母建造和維護能力。2024年7月,“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完成船塢施工階段,重新下水并同步開展水上試驗。
圖為在第35修造船廠干船塢內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在長達8年的維修升級中,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更換了電子對抗系統和雷達設備,維修了故障頻發的動力系統,甚至更換了鍋爐和傳動軸,讓航母重新能夠達到最大航速指標。這些升級措施,讓“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預計能夠繼續再服役20年時間。2017年,這艘航母進入修船廠時,距離俄羅斯發起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還有4年時間,彼時俄羅斯海軍尚且以同中國海軍平起平坐的實力地位,號稱世界第二強。
圖為在PD-50號浮船塢內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而當這艘航母維修升級8年后的今天,俄羅斯海軍已經再難同即將擁有3航母編隊、16艘大型驅逐艦(巡洋艦)、4艘兩棲攻擊艦的中國海軍相比擬,俄羅斯海軍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當此之時,“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及時恢復,并加快重新具備戰斗力的進度,對于俄羅斯特別是俄海軍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振奮意義。因此,俄羅斯海軍對這艘航母可謂是“翹首以盼”,這不光是從形象上考慮,也是從戰略上考量。
可惜,也就是俄羅斯整個國家正面臨北約和西方直接挑戰、俄羅斯海軍正面臨生死攸關的發展抉擇之時,俄羅斯《消息報》傳出了俄羅斯海軍暫停維修航母,并打算將其退役拆解的消息。一邊是中國正推動福建號盡快服役;一邊是俄羅斯或考慮放棄航母;兩個軍事強國的不同選擇,折射的是落寞大國的悲劇,也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殘酷:永遠不要追求超出能力的夢想。而這個夢想,曾是那個“紅色超級大國”編織出來的,也是那個“紅色超級大國”留給后世子孫的精神遺產,俄羅斯已經喪失了追求夢想的能力和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