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的清晨,意大利羅馬郊區的小鎮羅卡·迪·帕帕(Rocca di Papa)剛剛蘇醒,陽光灑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樹影斑駁。
廣場邊,咖啡館的椅子還未坐滿,公交站的幾個人低頭看著手機或等待下一趟車。
而在這一切平靜的背后,一個62歲的男人,口袋里揣著一把上膛的左輪手槍,靜靜地等待著。
他的名字叫古利爾莫·帕洛齊(Guglielmo Palozzi),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也是一個死去兒子的父親。
這一天,他要面對的,是一個他日思夜想的人:35歲的弗蘭科·洛洛布里吉達(Franco Lollobrigida),那個他堅信殺了他兒子的人。
一切要從2020年說起。
那一年,古利爾莫的兒子朱利亞諾(Giuliano Palozzi)34歲,是一個家庭中被“特別照顧”的成員——敏感、脆弱,是兄弟姐妹之間最容易被保護的那一個。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因為一筆25歐元的債務,被人活活打進了昏迷狀態。
朱利亞諾遭遇的是一場殘暴的毆打,主要嫌疑人正是當時35歲的洛洛布里吉達。
頭部嚴重受傷的朱利亞諾陷入了昏迷,醫院的病床邊,他的父母守了整整五個月,直到2020年6月,朱利亞諾不治身亡。
這起案件最初并未引起太多關注。
在初審中,洛洛布里吉達被宣判無罪,理由是證據不足。
他本人承認曾打了朱利亞諾一拳,但否認與其死亡有關。他告訴警方,是“別人”的暴力導致了致命傷。
案件因此陷入僵局。但帕洛齊一家沒有放棄。他們不斷上訴,并終于在2024年5月的二審中迎來了逆轉:法院改判洛洛布里吉達“過失殺人”罪名成立,判處十年監禁。
但這個判決并不代表他立即坐牢。
他提出了上訴至意大利最高法院——卡薩雄法院(Corte di Cassazione)。而在等待終審期間,他恢復了自由身。在2024年底,他因早前涉及毒品案短暫居家監禁后,被釋放。
這讓古利爾莫怒火中燒。
他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殺死自己兒子的人竟然還能在街上自由行走。五年來的煎熬、失落、無力,一點一點在他心中積累。
直到2025年7月8日早上,這一切達到了臨界點。
古利爾莫知道,洛洛布里吉達會出現在羅卡·迪·帕帕的公共花園附近。這是個開放空間,人來人往,卻也最方便設伏。他悄悄地來到了那條街,帶著那把左輪槍,里面裝著實彈。
當兩人照面時,沒有人知道他們說了什么。或許是一句質問,或許是一句“你還記得我兒子嗎”。但緊接著,洛洛布里吉達轉身準備離開,他察覺到了不對勁。
可他跑不遠。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古利爾莫開了一槍,子彈從背后擊穿了洛洛布里吉達的心臟。
現場的幾位目擊者在街邊咖啡館喝著早咖啡,完全沒有想到眼前會發生什么。有人尖叫,有人沖上去試圖幫忙。洛洛布里吉達搖晃著走了幾步,似乎還試圖呼救,隨后倒在地上。
該市的副市長奧塔維奧·阿特里帕爾迪(Ottavio Atripaldi)碰巧在附近,這位曾是憲兵軍官的人立即上前施救。緊急醫療服務(ARES 118)迅速趕到,直升機甚至降落在廣場上。
但一切都太晚了。那一槍要了他的命。
然而,古利爾莫并沒有機會逃跑。
他在行兇后試圖將手槍扔進附近草叢,,有人看到,隨后將他攔下。警察趕到,現場逮捕了他,他面臨的罪名是“故意殺人”。
可是,在被押往警局途中,還有村民勸他:“快跑!你做得對!”
他的行動在社交網絡上得到了大量“支持”,成千上萬人發帖表示理解。對許多人來說,他不是罪犯,而是一個“為兒子討回公道的父親”。
何一個有尊嚴的父親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我只希望司法對他也能像對他兒子的兇手那樣寬容。
在這樣一些“判決”面前,人們只能走到這種局面。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在多數情況下并不公正的司法體系。于是,人們只能像在西部片或某些電影里那樣,自己動手伸張正義。
法官的判決往往與所犯下的罪行不成比例,甚至不公,違背了公平原則,因此很自然地無法被大眾接受。即使提出上訴,也可能拖上好幾年,依然無法得到一個更公正的判決……于是我們就看到了這種私人復仇的案例。
向這位父親致以最深的聲援與支持。
他的律師法布里齊奧·費德里奇(Fabrizio Federici)卻說:“我知道他曾有過沖動,但沒想到會在已經判刑之后發生這種事。他忍了那么久……可痛失兒子的悲傷是無法衡量的。”
在案件調查過程中,有一個細節令人唏噓:
在2023年的一段證詞中,洛洛布里吉達發短信說:“你打電話給你弟弟吧,他被我打了一下。我把他留在那里時情況已經很糟了。”
律師指出,這句話相當于變相承認了責任。
可不論他是否真的導致了朱利亞諾的死亡,這場悲劇無疑是“法律”與“人性”碰撞的結果——
一個父親,等了五年,等不來真正意義上的正義,最終選擇用一顆子彈結束了等待。
如今,古利爾莫身陷囹圄。他的兒子已經去世五年,而曾經的“兇手”也已命喪街頭。
但這是否意味著一切都畫上了句號?
不。他的故事,不只是復仇,也是不安、憤怒、失望、以及對愛的執著。
也許,從朱利亞諾昏迷的那一刻起,這個家庭的人生就再也回不到原點。而洛洛布里吉達,也不再有為自己辯護的機會。
Ref:
https://www.leparisien.fr/faits-divers/un-geste-irreflechi-un-pere-se-venge-en-tuant-lassassin-de-son-fils-passe-a-tabac-pour-une-dette-de-25-euros-09-07-2025-FIIGS2IGCFBKBF3GFJYT3FLTQQ.php
文|閃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