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讀者提問,萬歲山武俠城為什么這么火?知酷君認為,一言以蔽之,萬歲山就是旅游界的胖東來。
萬歲山武俠城 圖片來源:萬歲山景區官微
萬歲山的起點其實非常低,起步也很晚。萬歲山由民間人士李公濤和其子李孝杰創辦,其前身是開封市森林公園,跟其他中國各地的森林公園沒什么兩樣,2012年開始升級為“萬歲山大宋武俠城”,主打大宋文化和武俠文化。在當時,開封另一座大宋文化旅游項目“清明上河園”早已享譽全國了。
起點低、起步晚、沒背景、缺資金,旁邊還有一座大宋文旅項目的標桿。這種不利條件下,萬歲山居然一路逆襲,其成功密碼就是和胖東來一樣的,對客戶極度的真誠,掏心掏肺的對游客好。
萬歲山武俠城好玩的劇場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這種掏心掏肺不是流于形式,不是光喊口號,正如超市一樣,每家超市都喊“真誠服務顧客”,但只有胖東來真的做到位了。萬歲山也一樣,它真的做到了。
要說清楚萬歲山的故事,需要回溯到1984年。
李公濤和他的翰園碑林
1984年,一位開封退休干部李公濤看到報紙上談開封要發展旅游事業,從小熱愛書法碑刻的他想到:開封文化底蘊深厚,又是七朝古都,但美中不足,開封沒有一座自己的碑林。相比之下同為古都的西安有西安碑林,洛陽有龍門石窟碑林,曲阜有孔廟碑林。建造一座開封自己的碑林既能發展旅游業,又彰顯歷史名城的地位。于是,李公濤決定開啟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在古城開封創建一座民辦碑林。
李公濤先生 圖片來源:鞏義發布官微
搞民辦碑林,對于一位資財無多的退休老人,無異于天方夜譚。好在李公濤家風淳厚,兄友弟恭、子侄孝順,李公濤的事業就成為全家的事業。李公濤的妻子、幾個弟弟,三個兒子李孝泉、李孝平、李孝杰及三個兒媳,祖孫三代十幾口人把所有掙到的錢全部投入碑林事業,從此不再添一件高檔衣服、不再買高檔家具家電、再不舍得下館子吃飯。長子李孝泉在改革開放初期下海經商,當時已經是腰纏萬貫的成功商人,為了碑林事業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所有物質享受,把收入全部用在碑林建設;二子李孝平辭去中原油田的穩定工作;三子李孝杰畢業于西安建筑學院,放棄理想的未來,也協助父親創建碑林。
李公濤先生在碑林工地 圖片來源:翰園碑林官微
搞碑林是一項文化事業,賺不到錢,還要全家奉獻和補貼,然而全家無怨無悔投入這份事業。這種真誠和為了理想奉獻的精神,就是日后萬歲山武俠城崛起的文化基因。
李公濤先生認真檢查刻碑質量 圖片來源:翰園碑林官微
相比碑林所需的龐大資金,李公濤即使全家奉獻所有收入,仍是小巫見大巫。于是,李公濤向社會尋求支持,為多方尋求碑帖、字畫和籌集資金,李公濤先后20多次赴北京,上百次跑鄭州,兩次去香港,三次去韓國,一次去臺灣,走訪千家萬戶。為節約資金,出差不舍買臥鋪,在火車上因沒有座位站到腿腳腫脹,住最便宜的旅館和大通鋪,甚至為節約伙食費,在路上撿別人丟棄的菜葉子。本應安享退休生活的李公濤,拖著蒼老的身軀四處奔波,途中數次因勞累和病痛在路上暈倒。
漸漸地,李公濤的事業被越來越多人關注。無數平民百姓為翰園碑林捐款捐物,一位60歲婦女得知李公濤的事跡后十分感動,想要捐款卻身無分文,她撿了整整一夏天的汽水瓶,賣得200元錢如數捐出;一位殘疾的修鞋匠,冒著風雪坐著輪椅趕到翰園碑林,掏出自己一年積攢的36.5元捐給翰園碑林;開封許多小學生集體捐出自己的零花錢,開封的駐汴部隊、機關團委紛紛組織義務勞動支援碑林;香港、臺灣、海外華人等炎黃子孫都對碑林伸出援助之手。海內外數千書畫家無償捐出作品,舉行作品義賣支援翰園碑林。
書法家蕭勞向翰園碑林贈送書法作品 圖片來源:翰園碑林官微
面對這些,李公濤多少次流下感動的熱淚。他說:“從創建碑林那一天起,我每天都受著社會的教育。我沒有別的方式可以報答,只有拼命工作。”
伴隨著名氣而來的,也有一些嘲諷和質疑的聲音,質疑李公濤作秀,詆毀李公濤借公益募捐撈油水,嘲諷李公濤這么大年紀還瞎折騰。面對這些,李公濤毫不動搖,更沒有氣餒,他奮筆寫下一段座右銘:“迎難而上,百折不回,愈挫愈奮,死而后已。”李公濤特意立下家訓:“誓在七朝古都開封,興建一座與西安、曲阜碑林相媲美的具有旅游價值的碑林,把現代書法留傳后世,以愚公精神世世代代刻碑不止,我倒下由我弟弟、子孫接著干。只許投入,不許索取,直至碑林建成,無償交給國家。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孫不能從碑林牟取一分錢利益,特作家訓,鐫刻于石,囑兒孫共遵之。”
李公濤先生為子孫后代立的家訓碑 圖片來源:鞏義發布官微
要知道,李公濤曾在1957年被錯誤的劃成右派,送到農場勞改,直到1978年才平反昭雪,人生中最美好、最年富力強的二十年被這么被毀掉了。然而,李公濤沒有一絲怨恨,毫無私心地為國家做奉獻。
李公濤的事業也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鄧小平等都曾前來翰園碑林參觀視察。韓國前總統金泳三、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等一批國際政要陸續到翰園碑林訪問,向翰園碑林提交了祝愿世界和平的書法作品。翰園碑林已經成為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影響力遙播海外。
韓國第14屆總統金泳三造訪翰園碑林 圖片來源:翰園碑林官微
一位退休老人的突發奇想,獲得了全世界如此熱烈的響應和支持,這是李公濤從未想到的。一位青壯年時期被浪費、被耽誤了二十年生命的老干部,在人生的晚年居然迸發出如此巨大的能量,這是令世人驚嘆的。
翰園碑林 圖片來源:翰園碑林官微
從森林公園到萬歲山
北宋宋徽宗時期,這位藝術修養極高的皇帝,下令修建一座皇家園林,名
“艮(gèn)岳”,別稱“萬歲山”。園內植奇花美木,養珍禽異獸,構飛樓杰觀,極盡奢華,為修這座園林,宋徽宗攬盡天下奇石。水滸傳所記述的“花石綱”,便是為了修建萬歲山。園落成后,宋徽宗趙佶曾親寫《御制艮岳記》。
艮岳平面設想圖 圖片來源:《中國古典園林史》
然而,萬歲山建成僅5年,靖康之難爆發,金軍攻破北宋首都開封。隨后南宋建立,開封屢遭戰火,蔚為大觀的艮岳夷為平地。從此,后世的文人、歷史學者只能在文獻中、腦海中去遙想這座傳奇園林。
2003年,李公濤接手了距離翰園碑林約800米的開封森林公園,將其更名為“萬歲山”。
李公濤決定打造“萬歲山”,復現傳奇的皇室園林“艮岳”,如同他打造翰園碑林的目的一樣,既能彰顯開封的厚重歷史文化,又能為游客打造一座可供游玩的精致景區。
森林公園時期的萬歲山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已經有一座翰園碑林要養,再養一座萬歲山,這談何容易?所以,在萬歲山發展早期,并沒有大興土木,而是盡量以投入低、更新快的輕度娛樂設施和民俗表演等,吸引客流。例如其剛營業時,一口氣建設了150個吊床、250個晃板。這類項目迭代速度非常快,今天流行吊床就引入吊床,明天流行爬繩網,就把吊床拆了換成繩網,內容品類和形式不斷增加。萬歲山公園光免費兒童娛樂項目就有數百組,還有眾多活躍氣氛的民俗節目、馬戲表演、情景劇等,一度被當地人稱為“森林版迪士尼”。
早期的萬歲山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這些思路后來都用在了萬歲山武俠城。萬歲山武俠城不追求精致的場景建設,而是注重內容和玩法的豐富,不強調高大上的文化,只談游客體驗,游客喜歡什么,萬歲山就提供什么。并且定價極其普惠,早期萬歲山森林公園時期,票價只有5元錢,不為賺錢,只為奉獻于開封文旅事業和社會大眾的美好生活。
2011年,病痛纏身的李公濤決定交班,由長子李孝泉負責碑林的全面工作,辦好企業,提供資金保障,二子李孝平負責碑林的日常工作,三子李孝杰負責萬歲山公園的工作。
2012年李孝杰對萬歲山進行大幅改造升級,斥資數千萬元將森林公園升級為萬歲山大宋武俠城,正式成為服務游客的文旅景區,主打大宋文化和水滸武俠文化。
極致的真誠和質樸
李孝杰親身經歷了翰園碑林創建的篳路藍縷,見證了父親不畏艱險、克服萬難,一代接著一代干的當代愚公精神,親眼目睹了當一個人決心干一件偉大事業的時候,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善念和力量如同涓涓細流向他匯聚,使一介布衣之身,能行千秋之事。
這樣的精神和情懷,也傳承到李孝杰身上,再由李孝杰傳遞到萬歲山團隊每一個員工身上。從董事長到一線員工,始終保持著初心和真誠的態度,一心一意為游客服務,再苦再累不抱怨,充滿了熱情和干勁,每時每刻都在鉆研怎么迭代產品、提升服務,讓游客更滿意。
萬歲山節目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萬歲山從來不是一家“富裕”的景區,資金一直極其緊張,沒錢打廣告,建設資金也是七拼八湊,李孝杰曾借了民間借貸還不上,多次被告到法庭。
即便如此,萬歲山從來沒有停止景區內容的更新。萬歲山幾乎每個空地都是劇場,上演多種節目,目前節目數量已經迭代到300多個,每天演出上千場,一些重磅項目如《三打祝家莊》《神舟傳奇》等,成為網友推薦的必打卡演出。萬歲山也不固守某種文化定位,而是以游客所需為最高原則,即使和大宋文化、武俠文化無關的項目,只要新鮮、好玩、時尚,該上就上。
《三大祝家莊》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神舟傳奇》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例如其園區內有一座國際馬戲劇場,各種各樣金發碧眼的馬戲演員上演時尚、刺激的馬戲節目。還有一座小型動物園,里面有各類可以和游客互動的萌寵、觀賞性的鳥類,甚至還有老虎和獅子。園區內還有一片兒童樂園區,大型滑梯、攀爬、多功能沙灘等應有盡有。還有一片演唱會區,每晚上演氣氛熱烈的音樂狂歡。園區內還有中原民俗博物館、大宋兵器博物館、活字印刷博物館、大宋武館等各類博物館。
馬戲節目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動物園區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兒童游樂區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演唱會區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如此內容豐富的文旅景區,門票價格極其低廉。最初只要40元、50元,這不是一種低價競爭策略,而是一種價值觀:讓游客花最少的錢,享受最豐富、最好玩的旅游服務。
萬歲山對游客的真誠貫穿在景區的每一處細節。例如萬歲山對餐飲商戶的管理非常嚴格,食材必須真材實料,定期舉行員工試吃打分,分數墊底的商戶將被末位淘汰。例如萬歲山景區內的燴面館,在中國各地燴面館普遍使用“科技和狠活”的時代,萬歲山的燴面依然堅持純大骨熬湯,純正的高湯,并且售價不高。
萬歲山景區餐飲價格實惠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一座景區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絕對不是光喊口號、掛標語就可以塑造的,必須從帶頭人做起,通過言傳身教、精神感染、信念凝聚,一層一層地向周圍擴散,讓周邊的人發自內心地相信。這一點,李孝杰真正做到了,這才是萬歲山持續火爆的核心密碼。
所以說,萬歲山武俠城,就是旅游界的胖東來,胖東來靠極度的真誠和質樸感動了消費者,萬歲山也是如此。這種真誠和質樸,自1984年李公濤創辦翰園碑林時就埋下了種子,滲透到萬歲山的基因里。
2016年8月,翰園碑林和萬歲山的創始人李公濤去世,翰園碑林和萬歲山如李公濤所愿,成為開封市最驕傲的旅游名片。如今,翰園碑林、萬歲山也有相當大的股份已經轉讓給開封市國企,萬歲山目前的控股股東是開封市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正如李公濤在家訓中所規劃的“上交國家”。
萬歲山武俠城 圖片來源:景區官微
自1984年至2025年,李公濤祖孫三代人在翰園碑林和萬歲山的堅守和傳承,無私的奉獻,忘我的奮斗,虔誠的雕琢文旅景區,真誠地服務大眾和游客,這一傳承和接力塑造了旅游界不可復制的傳奇。
(該文改編自知酷文旅2024年4月12日文章,“王婆說媒”背后的萬歲山武俠城,有怎樣的傳奇故事)
作者|王薪宇
編輯|小知知
設計|Jo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