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軍擔心的事情發生了,根據外媒報道,解放軍的殲20S已經服役,將參加93大閱兵,而雙座版的殲20S是全球首款五代半戰機,殲20S對于中國來說,甚至對于全球戰機發展歷史來說,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因為這是第一款由中國定義的戰斗機。
從二戰以來,蘇聯和美國引領了戰斗機的發展路線,到了90年代,F22將戰斗機帶入了五代機時代,4S標準(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能力和超級信息優勢)直接定義了什么叫五代機。
而在殲20S上,這是一款全新的戰斗機,是首次融合六代機概念的戰斗機,它代表了中國對于未來空戰的探索與定義。那么殲20S是一款什么樣的戰斗機呢?
我們看一下官方給出的三大信息:
1、新一代中遠程、重型、雙座、多用途隱身戰斗機,并不是教練機(注意這里的表述是“新一代”)
2、具備優異的中遠程制空作戰能力和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可以攜帶中遠程空對空導彈,也可以掛載反艦和對地精確打擊武器(根據2024年珠海航展的報道來看,隨著中國對高超音速導彈小型化,高超音速導彈也將可以進入隱身戰機的內部彈艙)
3、具有突出的態勢感知、電子干擾和戰術指揮控制能力;具備有人/無人協同作戰能力:可以指揮忠誠僚機類無人機,以及有人機進行協同作戰(這相當于是官宣了殲20S具有六代戰機所擁有的忠誠僚機作戰模式,因此稱殲20S為五代半戰斗機,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殲-20S 最顯著的技術突破,在于其整合了目前包括 F-22、F-35 以及基本型殲-20 在內的五代機所不具備的獨特能力:強大的內置電子戰系統和作為有人/無人編隊核心節點的“忠誠僚機”指揮控制能力。這得益于其重型戰機的平臺優勢,通過增設后座艙,專門配置一名系統操作員負責協調、指揮無人機群并執行復雜的電子戰任務。
你可以將它理解為無人母機+電子戰飛機+隱身戰機的綜合體,在戰斗機的發展路線上,美軍探索出來了2條發展路線,一個是通過隱身優勢,在敵人雷達發現不了的情況下,奪取制空權,這就是第五代隱身戰斗機;另外一個就是直接干擾、癱瘓敵方的雷達,讓敵人無法發現,從而奪取制空權,這就是電子戰飛機,在美軍內部的對抗演習中,電子戰飛機是唯一能夠戰勝F22的戰斗機。
那中國殲20S就等于把這兩條路線給融合了,在港媒的報道中,解放軍軍事專家小組搞了雙座版殲-20S模擬對抗F-22,殲-20S在性能被故意調低的情況下(雷達探測距離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擴大),勝率都達到驚人的1:20,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殲20S是如何摧毀20架F22的。
這種體系化作戰效能源于殲-20S 作為核心節點,能夠協同高度智能化的攻擊-11、FH-97A、CH-7 等多種先進無人機組成編隊。
在空警-500 預警機提供的廣域態勢感知與反隱身能力支持下,殲-20S首先利用攻擊-11等隱身無人機前出偵察或充當誘餌,吸引F22火力并暴露其位置,殲-20S 利用自身強大的電子干擾壓制能力,削弱甚至剝奪 F22 這類對手的態勢感知、目標鎖定與武器發射能力,簡單理解來說,就是殲20S通過電子干擾讓F22看不清、打不準。
同時,多架無人機從不同方向發起導彈攻擊,直接摧毀F22,如果敵軍F22數量過多,此時,隱身的殲-20S憑借高速數據鏈接收無人機回傳的目標信息,在F-22被干擾和包圍的間隙發射霹靂15,導彈可以在空警500的導引之下,直接在200公里開外精準擊落F22,起到補刀的作用。
這種由先進平臺、無人機集群和綜合電子戰能力構成的體系優勢,代表了更高維度的空中作戰形態,能夠對依賴單平臺性能的傳統五代機構成系統性壓制。
可以說,在未來的數字化空戰中,以預警機為指揮中心,殲20S為作戰網絡核心,無人機為作戰節點的體系化作戰模式,將形成覆蓋數千公里的作戰網絡。無人機群通過電子干擾(壓制敵方雷達)、誘騙(模擬有人機信號)、多向導彈飽和攻擊等方式,癱瘓敵方防空體系與戰斗機群。結合殲20S自身的電子戰能力、超視距空戰能力和戰場態勢感知(如360°紅外探測與450公里雷達探測距離),有人-無人協同體系大幅提升偵察、干擾、打擊效率,將傳統單機對抗轉化為體系化“群毆”,從而奪取戰場的制空權。
殲20S的服役說明了中國已經在探索并且實踐現代數字化戰爭時代的作戰模式,從二戰以來,戰爭經歷過機械戰爭時代(蘇聯的鋼鐵洪流)、信息化戰爭時代(美軍海灣戰爭震驚全球),如今又開始跨越進入數字化作戰時代。慶幸的是,這次我們沒有掉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