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8個月,由孫穎莎和王曼昱兩位最強女單組成的“海產姐妹花”組合重出江湖。北京時間7月10日,她倆上演WTT美國大滿貫首秀,橫掃跨國組合迪亞茲/帕瓦德,僅耗時19分鐘就“光速”下班。
“整體發揮比想象中更好”,這是孫穎莎賽后對兩人再度配合的評價;“默契度依然在”則是王曼昱對自己和搭檔的夸贊。雖然是一對“雙右”組合,但孫穎莎的正手爆沖和王曼昱反手擰拉無縫銜接,鑄成一道銅墻鐵壁,讓對手在三局比賽中僅得18分。尤其是孫穎莎“倒地爆沖”的一球,甚至讓波多黎各名將迪亞茲無奈地笑了。
暌違雙打賽場18個月,“海產姐妹”默契依舊。自2023年12月登頂WTT女子總決賽后,她倆不再配對,直到今年5月WTT公布美國大滿貫首批參賽名單時,她倆再度“合體”,被視為本次比賽的一大看點。
在“拆對”的一年半時間里,孫穎莎和王曼昱更多地成為單打賽場的對手,僅僅18個月內,兩人就為球迷奉獻了七場經典的巔峰對決,其中六場在決賽中相遇。在孫穎莎長期保持世界第一的同時,王曼昱也從去年起牢牢占據女單世界第二的位置,兩人的單打實力都在繼續進步。
強強聯合能否打造出“分則各自為王,合則天下無雙”的搭檔?這的確是國乒在洛杉磯奧運周期開始后的重要嘗試。孫穎莎/王曼昱曾蟬聯布達佩斯和休斯敦世乒賽女雙冠軍,但也遭遇過德班世乒賽無緣決賽和杭州亞運會止步八強的低谷。在巴黎奧運會女團項目中,孫穎莎致力于單打,王曼昱則與陳夢搭檔女雙。如今邁入新周期,在洛杉磯奧運會中,乒乓球男女團體被男女雙打所替代,因此各協會必須從平時就開始試驗核心球員雙線作戰的模式。
孫穎莎/王曼昱在休斯敦衛冕女雙冠軍
在WTT高級別賽事中,僅有大滿貫可以成為頂尖高手試煉雙打的舞臺,而每個協會原本只能派出一對組合參賽。早在5月,國乒就確定讓孫穎莎/王曼昱再度“合體”,獲得外卡資格的王藝迪/蒯曼則是第二選擇。巴黎奧運會后,國乒已經試驗過孫穎莎/王藝迪、王曼昱/蒯曼這兩對組合,前者兩次屈居大滿貫亞軍,后者在新加坡大滿貫和多哈世乒賽兩次奪冠。如今利用美國大滿貫之機重新排列組合,重啟孫穎莎/王曼昱、嘗試王藝迪/蒯曼,也是國乒摸底洗牌的必然選擇。
和“海產姐妹花”的再度合體一樣,美國大滿貫賽場還迎來了另一對更為古早的女雙組合——早田希娜/伊藤美誠,她倆時隔兩年重出江湖。這對老搭檔早在2017年杜塞爾多夫世乒賽就奪得過女雙銅牌,在布達佩斯和休斯敦兩屆世乒賽均殺入決賽,不敵“海產姐妹”。以世乒賽奪牌為目標的“早馬”組合,最后一次搭檔是在兩年前的德班世乒賽止步八強。
“之前女雙級別最高的賽事就是世乒賽,我和早田是以世乒賽金牌為目標在打。現在級別最高的賽事成了奧運會,我和早田也聊過這一點。”數月前在澳門世界杯上,伊藤美誠和早田希娜就已透露想要配對出戰美國大滿貫。如今她倆作為日本唯一一對組合出征美國大滿貫女雙賽場,連闖兩關躋身八強。
“我倆以前就經常說想再搭檔一次,但一直沒找到機會。”伊藤美誠在美國大滿貫首輪賽后坦言,“在WTT系列賽事中,冠軍賽只有單打,而大滿貫賽規定同一個協會只能派一對組合出戰。再加上之前有奧運會等賽事,很難湊到合適的時機。”
也許美國大滿貫就是最合適的時機,吸引了“海產姐妹”“早馬”組合兩對女雙的集體“復活”。在女雙最高級別賽事升級為奧運會后,她們的合體或許不會只是今夏限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