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丨詩詞君
人來人往,緣聚緣散,悲歡離合,世事變遷。
在時光的漫漫旅途中走過大半,才懂得了那些路上風景、聲名權利都不過是云煙過眼,而陪你走過這些旅途的人,才是你最為珍貴的財富。這些人,我們稱之為朋友。
所謂朋友:士為知己者死,千古難覓一知音。
今天,詩詞君為大家整理了六首為朋友而作的詩詞,致敬那些歷史長河中永恒不滅的友誼。
《東平留贈狄司馬》
唐·高適
古人無宿諾,茲道以為難。
萬里赴知己,一言誠可嘆。
馬蹄經月窟,劍術指樓蘭。
地出北庭盡,城臨西海寒。
踏上去路,獵獵風塵,但有朋友相伴,即使相隔萬里,去路也仍像歸途般坦蕩,因為心靈有寄、靈魂有依。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真正的友誼,即使相隔萬里,仍是內心的依靠。
順境時同歡,逆境時互助,肝膽相照,不離不棄。
聯不聯系,都依然惦記。
《夢微之》
唐·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即使朋友已然永遠消逝在人世間,但還是會常常在夢中與他同游,直到醒來,才發覺如雨般落下的眼淚,沾滿衣襟。
朋友已在黃泉之下被泥土銷蝕了身骨,但對他的惦念,還是化作了滿頭白雪,降臨給了仍處在人間的我。
人生若得一摯友,世間艱難險阻、苦痛傷病,皆不過小小阻礙,利祿流轉,功名變遷,也不過過眼云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遠離分不開至交,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即使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鄰一般,秦地蜀地間不過百里的距離又算得了什么呢?
有些人,即使多年不見,依舊會思念如故。
看慣了人來人往,習慣了悲歡離合,當你以為世間寒涼的時候,總有一個人,念你冷暖,懂你悲歡。
《渭城曲》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朋友,離別之前還是再多飲下一杯酒吧,外出之后,便不再有你我這般知心的人了。
相聚總不易,聚散終有時。朋友是我們人生的參與者,一路走來,風雨同舟,患難與共。
世事變遷,時間流逝,我們無能為力,但今宵夢短,思念情長,朋友之間的牽念永不會截斷。
《柳枝詞》
宋·鄭文寶
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不論煙波浩渺,或是雨打風吹,與朋友的情感將如江南之水,寄托在行船之上,雖千萬里,日夜兼程,隨波而至。
或許春去秋來,歲月如歌,多少年歲過后,曲終人散,勞燕分飛。
但知己留存在心中的印記,將永似沙漠中的一場甘霖、大河上的一葉扁舟、峽谷上的一座飛橋、雨林中的一把細傘。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人生在世,何愁前路沒有知己呢。
只要為人豁達、崇高,不虛情假意,不虛偽迎合,真心待人,真誠作事,誠心之交自會紛至沓來,無懼險阻。
如魯迅所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正是彼此對彼此的真心,彼此之間的懂得,才換來了真正的朋友。
鳴琴清音,繞梁三日,不患聽者少,只怕知音稀。
知音能知流水意,知音能和高山云。
若無知己,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流離的暮色,風婉的長天,幾盞撫慰塵心的燈火,一方暫避喧囂的茶臺。
朋友相聚,不言是非,共奏琴瑟,不鳴悲歡。
江映浮云沉靜,晚風與暮和鳴。
小茶冉冉,別去鮮衣怒馬的年月,江風綿綿,唯余浮生半日的安閑。
這般悠然的境地,適時融洽的友聚,慰藉風塵,人生無憾。
*來源:文章綜合來源于網絡,編輯:拾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