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休賽期終于有點“煙火氣了,江蘇和上海率先開了個頭,崔曉龍和劉正清1換1,看起來就像是互通有無,實際上卻讓不少懂球的球迷直呼“有貓膩,畢竟單看數據和表現,這絕不是一筆等價交換,背后到底在下什么棋,這買賣到底是誰賺了,值得好好掰扯一下。
先說交易表面,江蘇送出的是崔曉龍,1999年生,1米94,打了四年江蘇,雙能衛定位,上賽季不僅進了全明星,還是球隊少有的亮點,23-24賽季場均15.4分3.2板4.5助1.6斷,命中率也還算扎實,41.8%的投籃、28.8%的三分,雖然三分不算高,但有威脅,場上作用很明顯,防守也不拉胯,不少場次還能帶點“造勢能力,關鍵是他在江蘇這支“擺爛隊里,屬于能獨當一面的本土后衛,這種球員放在聯盟里,就是那種“爛隊老大,但到強隊未必能當核心,但絕對是合格輪換。
再看劉正清,2002年3月出生,比崔曉龍還小點,1米95的鋒衛搖擺人,之前一直在上海,賽季只打了9場,場均9.1分鐘出場,數據非常一般,2.3分0.4板0.4助,命中率倒是有點意思,三分38.5%,但樣本太小,參考價值有限,說白了,他在上海就是個邊緣輪換,打不上球,也沒啥露臉機會,潛力是有,但要說即戰力,和崔曉龍還真不是一個量級。
問題來了,江蘇為啥要換劉正清,放走自己親手培養的雙能衛核心,難道真就圖個年輕和潛力,這里面有沒有其他“籌碼,比如現金、選秀權之類的東西,官方目前沒透露,但按常理推斷,單純1換1,江蘇這邊未免太虧,畢竟崔曉龍剛進全明星,又是本土后衛,本來就是稀缺資源,上海想拿下這種人,肯定要付出代價,否則球迷絕對不答應。
其實兩隊的處境也值得琢磨,上海上賽季28勝18負,常規賽第10,季后賽首輪就被廣東2-1淘汰,說白了,陣容厚度還行,就是缺點爆點,尤其是本土后場一直沒個真正能扛事的人,崔曉龍一來,正好能補上這塊短板,別的不說,穩定輸出、持球推進、組織串聯,上海這些年一直在找這種本土后衛,之前試了唐子豪、羅漢琛、郭昊文,誰都沒能長期頂上,現在把崔曉龍挖來,算是“對癥下藥,也能理解為什么他們愿意下本錢。
反觀江蘇,去年6勝40負,聯盟墊底,拿到探花簽,這支隊伍已經到了重建的邊緣,崔曉龍打得再好,也帶不動大局,與其留著當“孤膽英雄,不如趁還值錢的時候換點年輕人、選秀簽或者現金,徹底推倒重建,也算是順勢而為,不過說實話,劉正清這種級別的球員,能不能成長起來還兩說,江蘇過去也不是沒培養過新人,但真正能打出來的鳳毛麟角,這么換也像是在“賭明天,但不賭就真沒希望了。
這里還有個細節,兩個人都曾入選23年中國男籃短訓營,說明國家隊對他們多少有點關注,但真正能在國家隊站住腳的,目前只看崔曉龍有點苗頭,劉正清還得繼續拼,畢竟CBA這幾年本土后衛斷檔嚴重,誰能頂上誰就是香餑餑。
再說說外圍動態,山西隊的張寧也完成了續約,估計是D類頂薪大合同,這哥們上賽季常規賽場均16分3.8板2.9助,季后賽場均13.3分2.8板2.3助,5年3次全明星,作為8號秀能做到這份上,已經算是逆襲典范,尤其是他在CBA和三人籃球的雙線表現,這兩年成了山西的頭牌,也是郭士強執教中國男籃后少數能進主力輪換的“新人,之前亞預賽和蒙古比賽還首發拿下4分2板3助3斷,全面性沒得說,這種成長曲線,給不少本土球員樹了個好榜樣,勵志歸勵志,但也得看到,他能上位,背后是山西隊的“耐心和“資源傾斜,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機會。
說回交易本身,這一波下來,上海補強了本土后場,即戰力直接提升,江蘇則繼續押寶年輕化和未來,短期之內看似吃虧,但長遠來看,如果劉正清真能兌現天賦,也未必是“冤大頭,不過這話留給時間去驗證,現實是CBA的生態決定了,強隊可以“補短板直接沖成績,弱隊只能“賭明天看成長,這種分化,才是聯盟現狀最真實的寫照。
總結一句,這筆交易誰賺誰虧,現在下結論還早,但從目前的信息和兩隊需求來看,上海是補上了急缺的拼圖,江蘇則繼續“擺爛重建,只能說各取所需,誰能笑到最后,還得看后續操作和球員的發展,CBA的夏天才剛開始,后面還會有更大風浪,你說巧不巧,休賽期的大戲,才剛剛拉開帷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