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歸口管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提出和主編的《無管中心建設及工作規范》團體標準啟動會在北京舉行,標志著該標準正式啟動編寫工作。會議同期還舉行了無管中心試點單位簽約儀式,此舉意味著無管微創技術至此邁入全國規范化、體系化發展的新階段。
無管微創技術是一種先進的外科手術和麻醉新理念,也是一種全新的手術和圍術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最大程度降低醫源性或者介入性操作引發的應激反應,減輕對患者免疫及生理功能的影響,從而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優化術后康復進程,提升醫療質量和效率。
《無管中心建設及工作規范》團體標準由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牽頭編制,聯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山東大學第二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等全國25家權威單位共同參與制定。標準將聚焦無管中心建設所需的硬件配置、技術流程、質量控制等核心要素,為技術規范化推廣提供標準化路徑。
會上,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主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教授分別與北京胸科醫院杜建副院長、河北大學附屬醫院楊凱艷副院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趙俊剛主任、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彭俊主任等4家無管中心試點建設單位代表現場簽約。同時,何建行教授還與山東省衛生健康管理研究院王舉副院長、曹縣人民醫院李松院長、鄒城市人民醫院郝鳳成書記、慶云縣人民醫院劉偉書記等3家縣級醫院代表完成簽約,確定其為無管中心試點培育單位,共同推進無管技術在基層的落地與推廣。
隨著該團體標準的制定,將有力推動無管手術的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為各級醫療機構提供統一的建設依據,確保無管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推廣性,促進無管手術在全國范圍內的協同發展。設立試點單位是實現標準落地、打通“從紙面到實踐”的關鍵環節,有助于系統提煉各單位成熟經驗,形成可復制、易推廣的操作流程,為未來更廣泛的應用積累經驗。 。
未來,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將以標準為基礎,以試點為支撐,持續推進無管技術在更多學科領域的發展,以微創守護健康、以創新惠及百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