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OP圈又現“靜默式解散”操作!近日,女團TRI.BE的官方Instagram和TikTok賬號突然清空所有內容、取關全部成員,賬號名稱更改為“Pocket Entertainment”,關聯郵箱卻指向另一家“Iron Entertainment”。這一系列詭異操作,讓粉絲直呼“連最后的體面都不給”——畢竟,連份正式解散公告都沒等到。
今年初,TRI.BE所屬公司TR Entertainment被曝破產,組合的粉絲訂閱服務Bubble也宣布5月30日終止。當時還有粉絲自我安慰:“或許只是公司重組?”但如今社交賬號的“格式化”,徹底擊碎了最后一絲幻想。更諷刺的是,TikTok賬號仍掛著“100萬粉絲”的招牌,卻已淪為推送無關音樂內容的“僵尸號”。
這不是第一次有組合“蒸發式消失”。2022年,女團Bvndit悄無聲息停止活動;去年,男團OnlyOneOf成員突然集體取關公司賬號,最終以解散收場。業內透露,部分中小型公司為規避違約金或粉絲抗議,常選擇“冷處理”代替正式公告。而TRI.BE的遭遇更慘烈——連賬號所有權都被“轉手”,成員們甚至可能失去與粉絲最后的聯絡渠道。
值得玩味的是,接管TRI.BE社交賬號的“Pocket Entertainment”背景成謎。有網友扒出,其郵箱關聯的Iron Entertainment曾卷入“空殼公司倒賣藝人合約”爭議。若屬實,TRI.BE的賬號和數據資產恐已被“打包出售”。粉絲憤怒質問:“這就是資本對待七年練習生青春的方式?”
從“公司破產”到“賬號易主”,TRI.BE的結局堪稱K-POP工業化流水線的殘酷縮影——偶像成為耗材,夢想淪為數據。當粉絲們還在等待一個鄭重道別時,資本早已按下“清除鍵”。或許,這場“靜默解散”最大的警示是:在娛樂至死的時代,連告別都需要粉絲替偶像爭取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