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領袖足跡,感悟井岡山精神
福建農林大學 文/沈博彥、許智淼、張鈺瑋 圖/林璟昕
7月7日,福建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藝術學院新思想大學生研習社“接續洪都星火,砥礪時代華章”實踐隊走進井岡山,開啟全天的紅色追尋之旅。
上午,實踐隊來到了毛澤東賀子珍舊居,青瓦木梁間,簡樸的桌椅、陳舊的燈具靜靜陳列,依稀可見革命先輩生活工作的場景。毗鄰的賀子珍展以圖文與實物史料,重現她投身革命的歲月,泛黃書信中盡是巾幗信仰之光。之后,實踐隊前往黃洋界景區,黃洋界景區云霧繚繞,站在哨口,1928年保衛戰場景仿佛重現——紅軍以不足一營兵力擊退敵軍四個團,“黃洋界上炮聲隆”的豪邁至今回響。
茅坪景區的八角樓舊址前,隊員們駐足凝視油燈雕塑,當年毛澤東在此挑燈夜戰,撰寫《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為革命指明方向。慎德書屋作為中國紅四軍軍委舊址,見證了老一輩革命家在此居住辦公、開展革命活動的日夜。毛澤東還常在此附近的大楓樹下看書、思考,以石縫楓樹為例,闡述革命力量由弱變強的哲理,讓隊員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的深邃智慧與堅定信念。
午后實踐隊探訪紅軍第四醫院舊址,斑駁墻壁與簡陋器械,訴說著“草藥代西藥”的戰時艱辛。醫護人員曾用鹽水、草藥救治傷員,殘垣間仍見醫者仁心與革命韌性。隨后,隊員們重走井岡山主峰,于觀景臺上俯瞰群山,血色土地早已換做蔥蘢林海;火炬廣場上,巨型火炬雕塑象征革命精神薪火相傳。隊員輕撫刻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石壁,感悟從井岡山走向全國的革命征程。
此行串聯歷史與當下,隊員在舊址中觸摸初心,于山河巨變中堅定信念?!爸刈呒t色路,更知使命重”,青年們表示將以所學投身時代建設,讓井岡山精神煥發新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