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重慶忠縣:“社區(qū)帶娃”緩解暑期看護難
7月9日上午8點半,重慶忠縣忠州街道香怡社區(qū)假期公益托管點內,50余名小學生已在大學生志愿者的指導下開始做當天的暑假作業(yè)。教室墻上的課程表顯示,這一天志愿者還會帶著孩子們開展繪本閱讀和手工制作。
“以前是‘神獸歸籠,家長頭疼’,今年暑假,社區(qū)有了托管點,孩子在這里既能學習又能交朋友,我們上班也安心了。”社區(qū)居民張敏和丈夫都是上班族,以前每逢暑假,他們最頭疼的就是孩子沒人管,得知社區(qū)今年要開設公益托管點,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
今年暑假,忠縣共設立了覆蓋所有鄉(xiāng)鎮(zhèn)和街道的兒童暑期公益托管點,這些公益托管點統(tǒng)一被命名為“忠于所托”公益托管點,每個托管點配備2名專職工作人員和若干志愿者,開放時間為每個工作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半。
“我們在前期調研中發(fā)現,70%的雙職工家庭都面臨著未成年子女暑期看護難題,我們根據這些未成年人的公布狀況設立了36個公益托管點,根據家長報名和咨詢的情況,預計整個暑期托管服務學生將超過5000人次。”忠縣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忠縣將“未成年人假期公益托管”納入了今年的民生實事項目,縣財政投入專項資金對公益托管點進行補貼,家長送托幼兒每天只需承擔15元的午餐費,困難家庭還可以申請午餐費用減免。
在忠州街道中博社區(qū)的公益托管點,退休教師陳明華正在指導孩子們朗誦經典詩詞。“聽說社區(qū)要設公益托管點,我也是第一時間報名擔任輔導老師。”68歲的陳明華說,“退休了還能接著為孩子們做點事,心里感覺特別充實。”
據中博社區(qū)黨委書記孫衛(wèi)瓊介紹,目前已有12名退休教師和老干部報名參加社區(qū)為公益托管點推出的“銀齡導師”計劃,這些“銀齡導師”為孩子們設計了學業(yè)輔導、科學實驗、書法練習等8大類課程,其中結合地域特色文化開設的“忠文化小課堂”特別受歡迎。
為了確保“忠于所托”公益托管點的品牌和服務質量,忠縣還完善“縣—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區(qū)”三級服務質量管理體系,由縣教委定期組織督導檢查,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社區(qū)負責日常運行,通過家長滿意度調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推進服務質量持續(xù)提升。據忠縣團委負責人陳孝芝介紹,暑期開始以來,各托管點平均每天接待學生約25人,其中城區(qū)托管點平均每天超過40人,團縣委共招募了100多名返鄉(xiāng)大學生在托管點開展志愿服務。
(記者 張國圣 通訊員 伯 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