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付費市場日漸式微,刺激消費者付費的手段更是花樣百出。
最近,一些平臺在刺激付費消費上,又搞出了點新花樣,而且據說付費效果不錯,但也引發了大量消費者的投訴。
新腕兒研究后發現,有不少消費者在網絡論壇反映「短劇會員包周自動扣費」的問題。
據了解,有不少用戶在觀看短劇時,到了付費解鎖部分,平臺跳出「連續包周,一次回本」提示。正是看短劇還能「一次回本」的誘惑,讓不少用戶接連付費。
在輸入密碼時,沒什么人注意到屏幕下方邊緣那六個不起眼的字——自動續費條款。
直到次周的當天,付過錢,還等著「一次回本」的用戶們,頓時傻眼了……
被集體性投訴的「周扣」
短劇的周會員付費設置,正讓短劇觀眾們陷入扣款爭議。
事情是這樣的。
最近一段時間,小紅書、主站、黑貓等平臺上,陸續出現不少短劇小程序的扣費亂象相關的投訴。
先看黑貓投訴APP上,已經出現不少相關投訴。
「xx短劇,明明沒有那個19.9的短劇,xx短劇自動續費,也不說一聲,請求退款。」
「我沒買短劇卻月月扣費。」
「抖音刷短劇竟被套路。」
「短劇(xx劇場)誘導消費。」
「xx短劇亂扣費,一周扣19.9,我都不知曉,希望退款。」
「抖音短劇小程序每天亂扣費,自動扣費功能關掉,還是扣費。」
進一步看看。
「今天莫名自動扣款,一看是短劇,他付款的時候會有很小幾個字說是自動續費,還是我剛知道的,而且根本找不到客服,主站一直是AI客服,跳轉到三方程序客服根本都沒人回應。」
「2025年7月24日,xx劇場小程序,在我不知道的情況下扣除了我99.9元。我只是在小程序消費過一筆8.9元的一部短劇,然后莫名其妙被綁定了會員自動續費,并且一個月后被莫名其妙扣費,并非續費會員。第三方平臺客服電話拉黑消息機器回復。我的訴求是他們退還我的錢99.9元,一個短劇會員99.9元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黑貓投訴上,關于短劇的投訴信息,90%以上與會員自動續費有關。消費者們看短劇正上頭,充值周會員后,未曾想,竟開啟了自動續費服務。
類似的投訴聲,在小紅書也在發酵。
「只知道某寶有個自動扣款,沒注意抖音小程序有自動扣款,要不是今天點開一看,我都不會發現它扣了我將近200塊錢!你xxxx,每7天扣一次,每次19塊,比大平臺的會員還要貴!比x寶88會員一年還要貴!xxx如果我今天沒發現,明天它又要扣,不知道要扣掉我多少錢呢!反饋了客服也不知道后續會怎么處理,但每次看到消費者維護權益都很困難,更別說我這種自己疏忽的情況,大概率只能當冤大頭吃教訓了。」
有消費者,不識字,也充值了周扣會員:
「我媽不認識字,抖音短劇被扣了兩百多塊錢,沒有讓輸密碼啥的,就自動扣費了,找客服說退不了,讓我去找商家,不知道哪里找商家,現在老年人被這樣扣錢的真不少,哪里能退啊。」
「留心爸媽手機里抖音的自動扣費!!!」
站內也有不少類似的內容。
「隨便點了短劇一次沒注意,每個星期扣了19塊,迷迷糊糊一個月幾百又沒了,主站上全是套路。」
「平臺縱容短劇平臺大肆斂財,正常視頻APP續費是按月,這上面的平臺按周,不知不覺的莫名其妙充值了小一千,普通人也很難找到終止續費的地方,明明短劇平臺內都沒有通知續費,直接就是扣了,沒碰到硬茬子,一個一個準。」
「平臺小劇場純純的套路。」
各個平臺上,在主站消費過短劇的用戶,對短劇消費體驗的評價如出一轍。接連指出平臺上存在的短劇自動續費亂象。
具體是怎么一回事?
「隱藏」的自動續費
我們打開該平臺,一線體驗下大家所講的「單周自動續費」。
周扣功能目前只在安卓手機通行,我們找了一臺安卓手機,刷到一部短劇,看到情緒上頭部分,跳出充值解鎖頁面連續包周一次回本,全場好劇免費看,一次僅需要9.9元。
看到這樣的充值設置界面,你會如何理解?
注意,這里并非是只需九塊九,就可以連續每周都能享受全場好劇免費看。
而是單周九塊九的價格。
在下方灰色的字體中,第一行最后六個字是:自動續費條款。
就是說,這個費用不只是九塊九,在你第一次支付后,就等于間接性答應了單周自動續費的扣款服務。
為了防止中老年用戶看不到,平臺還專程為六個字加了橫線,特殊標注下。
打開自動續費條款,其中有詳細的說明。
注意這條特別提醒:
「當會員選擇使用自動續費服務后,通過自動續費服務委托xx影院在會員默認的支付方式所支付的費用,xx影院將視會員選擇認購了xx影院的相關付費服務。因此,xx影院將不易任何方式對會員所支付的費用予以退款。」
到了支付頁面,會再次解釋該服務內容:
「 該會員服務首次優惠價格9.9元/周,后續該服務每周到期當天自動扣費,扣費金額為19.9元/周,可隨時取消,取消后不再自動扣費及充值。 」
一波親身體驗下,感受很直觀了。只要是19.9的提醒,都是小字或者灰色字體,容易讓用戶忽略。
這里要說到,最近一段時間,付費短劇大盤江河日下,肉眼可見的跌幅,那么留下來的觀眾,不少就是這項周扣自動續費服務對標的人群。
是什么人群?
就是下沉市場中老年人群。這部分人群普遍互聯網知識匱乏,缺少對消費扣款的正確操作與認知。
從新腕兒發布的五月份月榜開始,到最近期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年報中,新腕兒所強調的市場現象中,都包含短劇群體變化的情況。
在中,我們提到,跟2024年相比,2025年中各個年齡段的用戶占比唯一產生增長的是31歲-40歲,增長2個點。
同時,31歲至50歲+群體,一直是短劇的核心用戶。
無論后續出現怎樣的創新題材,短時間內,這點是不會變的。
下沉市場的中老年群體對互聯網并不那么熟悉,僅擅長使用一些日常簡單的娛樂應用產品。因此,在看一部付費短劇時,看上頭了,跳出來「九塊九連續包周,一次回本」的界面,大概率就直接充值了。
都老花眼了,都不一定能看到下方的「自動續費條款」,更別提讓他們再仔細研究研究細則了。
這么一來,才出現了如此之多的短劇投訴消息。
消費者很委屈,恐怕平臺也會覺得很冤枉。
確實已經標注了「自動續費」,你用戶怎么就沒被看到呢?
但有的平臺可能會選擇深夜給用戶發自動扣費的短信,或者僅通過平臺私信告知,來規避「已明示」的規定。
你會深夜看短信嗎?你會去看平臺給你發的私信嗎?
有一定概率,但多數人可能不會關注,這也導致了周扣模式下續費率激增,但并不是因為內容好續費,而是鉆了空子。但用戶很快就會明白過來,因此才產生了大量的投訴,對短劇行業造成進一步的負面形象。
分析
關于互聯網平臺自動續費的問題,有相關的法律條款規定。
據網絡自動扣費的法律法規:
「根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這包括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因此,如果消費者在未經明確同意的情況下被自動扣費,這可能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其次,還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
在《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中,同樣對自動續費做了具體規定,要求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必須向消費者清晰說明自動續費的具體方式和扣費規則,并在扣費前進行明確告知。
回頭看這些在各個互聯網平臺發帖子,投訴抖音短劇周扣自動續費的用戶們,在不知情那一秒支付的九塊九之后,還要每周扣款一次19.9,面對每周莫名其妙的扣款消息,無奈之下,只能到處投訴。
反觀平臺利用頻繁周扣的方式,意欲拯救付費短劇,就僅剩不多的用戶中,抬高充值效率。未曾想,遭到了反噬與投訴。
付費大盤跌跌不休,止損還是拉高盈利效率,成了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付費被免費碾壓的市場趨勢不可逆,但是我們還是希望平臺和短劇公司可以不要利用部分人群對互聯網產品不熟悉去掙錢。
不得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