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上購物遇到貨不對版,找客服解決是再常規不過的操作??勺罱酆蠓找渤闪艘环N詐騙引流手段,讓人防不勝防。
北京市反詐中心7月12日曝光最新詐騙手段,詐騙分子在網上開店賣貨,故意發錯貨或寄發有質量問題的商品,再以售后補償名義引誘事主做任務實施詐騙,消費者須提防“假理賠”騙局。
前不久,事主李先生在社交平臺上的一家店鋪購買了一套積木玩具,收到快遞后打開一看,竟是一包毫無關聯的小蘇打。李先生聯系店鋪客服,對方讓李先生掃描快遞盒內的售后二維碼。由此,李先生脫離原平臺,進入和售后客服私下聊天的界面??头硎?,李先生可以通過看短劇的方式做任務,完成任務后,不僅可以補發貨物,還可以賺錢。
在利益的誘惑下,李先生同意進群做任務,接連小額充值看短劇,都領取到了傭金,之后便越發加大投入。客服還以“操作失誤”“賬號被凍結”等理由,誘騙李先生轉賬解凍賬號,李先生轉賬了數萬元卻再未收到返現,方知被騙。
無獨有偶。王女士在直播間花20余元購買了一瓶2升裝的名牌洗衣液,收到的卻是雜牌小包裝洗衣液,王女士迅速聯系商家客服?!岸际俏覀兊腻e,實在對不起,我們肯定給您滿意的解決方式,只要您不向平臺投訴就行……”客服卑微懇求,隨后讓王女士添加專屬客服的微信。
客服首先給王女士全額退款,接著跟王女士說,如果能給店鋪截圖好評,再給王女士貨物價款一倍的返利。這兩項退賠政策讓王女士對這家店鋪好感倍增。最后,客服又給王女士推薦了一項投資黃金的任務,投500元返600元,投得越多返利越多?;谇捌诘男湃?,王女士直接投了5萬元,結果全部被騙。
北京市反詐中心透露,騙子在網上開店,故意發錯貨引買家找客服投訴,是最新出現的詐騙引流手段。在“理賠”過程中,騙子讓事主通過掃描快遞內售后二維碼、加售后客服微信的方式,引誘事主脫離平臺私下與客服聯系,以規避平臺監管,接著便通過做任務賺錢、投資盈利甚至威脅恐嚇等話術實施詐騙。
張女士也遭遇了類似騙局,只不過話術變成了威脅恐嚇。張女士在網上買了個將近一米高的電扇,結果收到的卻是一個手持小風扇。張女士找客服理論,客服答應給張女士退款及額外賠償,只需要張女士下載軟件做幾單刷單任務即可。在張女士做任務過程中,客服以張女士操作失誤導致店鋪賬號被凍結為由,讓張女士向其轉賬86000元用于解封賬號,如果不配合解凍操作,就去法院起訴張女士,甚至還威脅說此事會影響到張女士家人的征信。
一聽要被起訴,還影響家人,張女士嚇得對客服言聽計從,所幸張女士轉賬的大部分錢款被警方及時攔截,沒有受到更大損失。
反詐民警梳理近期發案警情后發現,在抖音、快手、淘寶、番茄小說等眾多網購及社交平臺都出現了涉詐店鋪,涉詐網店的營業執照主要是個人工商戶,售賣的商品從U盤、小風扇到大米、紙巾、手機支架等,而且發案數量迅速增長。
北京警方提示廣大消費者,真正的商家進行售后理賠絕對不會要求先轉賬、做任務,如投資黃金、刷單返利或看短劇掙錢等。消費者購物維權切勿脫離官方平臺進行操作,不要添加客服私人微信,不要下載陌生軟件,更不要輕信高額賠償。
同時,警方也呼吁社交平臺及電商加強對開設店鋪的監管巡查力度,在客服聊天界面顯著提示消費者防范詐騙的注意事項,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的網絡消費環境。
(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