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6日,南美洲國家蘇里南選舉新總統,現年71歲的國會女議員珍妮弗·西蒙斯當選蘇里南新總統,因為她沒有競爭對手而且得到了國會2/3議員的支持。蘇里南選舉總統是間接選舉,總統和副總統由國會2/3以上多數選舉產生,如果未達2/3,將由國會和地方議會共同組成的國民大會選舉產生。
珍妮弗·西蒙斯
今年5月25日,蘇里南舉行了國會大選,選舉產生了51名議員,西蒙斯領導的民族民主黨贏得議會選舉,但是只贏了18個席位,以微弱優勢領先現任總統單多吉領導的進步改革黨的17席。而在幾天后,西蒙斯宣布成功與其他五個政黨組成聯盟,得到了2/3也就是34議員的支持,足以讓她當選蘇里南總統。
現任總統單多吉的進步改革黨由于只有17席,而西蒙斯的民族民主黨占據了18席,只要他們不同意,單多吉就沒有辦法在國會得到2/3多數的支持,因此單多吉選擇妥協,不派出候選人和西蒙斯競爭,因此西蒙斯的當選幾乎是板上釘釘。
在單多吉的總統任期內,他的腐敗丑聞纏身,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援助,但與此同時也引來了爭議,也是他無法連任的一個重要原因。但與此同時,蘇里南在距離海岸90英里(150公里)處發現了石油油田,該油田的開采項目由法國跨國公司道達爾能源公司牽頭,該公司宣布將投資105億美元開發該油田,這對貧窮的蘇里南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在西蒙斯即將就任之際,蘇里南這個前荷蘭殖民地面臨也同樣面臨巨大的挑戰。而作為南美洲最晚獨立的國家,自從1975年獨立以來,蘇里南一直是該地區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即便最近發現了巨大的石油儲備,可能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但是這一計劃預計也要到2028年才能投產,貧窮的挑戰對即將上任的蘇里南首位女總統西蒙斯來說并不小。
客家華人、蘇里南前總統陳亞先
蘇里南在歷史上出現過首位客家華人總統陳亞先。1980年蘇里南發生政變,而缺乏政治根基的陳亞先卻出人意料地被政變領袖德西·鮑特瑟相中,擁立為總理,不久又兼任總統,而鮑特瑟則以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身份掌握實權。
作為一個“傀儡總統”,陳亞先上臺后和鮑特瑟矛盾頻發。最終,陳亞先于1982年2月4日被迫辭職并出國流亡,并于1999年去世。陳亞先父親是來自廣東惠陽的客家人,母親是混血的克里奧爾人,他原來是一名內科醫生,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反殖民才走上了政壇,不過即便最終被迫辭職,卻也為蘇里南做出了貢獻。
作為客家華人的后代,應該說陳亞先在推動中華文化融合是有一定的貢獻的。比如客家話作為蘇里南的法定語言之一(注意并不是官方語言),就表明了當地華人在這個國家的重要性,華人尤其是客家人在蘇里南的占比大概有7%左右,人數雖然不多,但是大多數華人的艱苦奮斗特質幫助了華人在當地扎根,在經濟和政治等方面頗有建樹。
西蒙斯
說回即將上任的新總統西蒙斯,如果她想要大力發展蘇里南的經濟,她或許應該繼續奉行外交上的不結盟政策,并大力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合作,左右逢源、長袖善舞,也許這是小國蘇里南走出貧窮困境的一條路,這從非洲國家盧旺達的經驗中就可以窺見一斑。而這個貧窮的南美小國,是否將迎來命運的轉折,我們拭目以待。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給更多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