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也門西部的紅海海域炸響一聲巨響。胡塞武裝的導彈和無人機撲向一艘名為“魔法海洋號”的貨輪。這艘懸掛利比里亞國旗的貨輪運載著1.7萬噸硝酸銨——一種既能造化肥也能造炸藥的化學品。船體被擊中后迅速進水,船員雖被允許撤離,但整艘巨輪最終沉入海底。
僅僅24小時后,另一艘貨輪“永恒C號”再遭襲擊,造成4名船員死亡,成為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有人員在紅海襲擊中喪生。
連續兩天的血腥襲擊讓紅海局勢驟然升級。更令人意外的是,7月9日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罕見點名胡塞武裝,要求其“尊重各國商船航行權利,立即停止襲擊商業船只”。
胡塞武裝的戰術曾被視為“低成本騷擾”,但今年7月初的行動徹底改變了游戲規則。他們不再滿足于對船只的威懾性打擊,而是采取了更激進的殲滅性手段。
7月6日的襲擊堪稱“教科書式聯合打擊”:胡塞武裝動用兩艘遙控爆炸艇、5枚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加上3架無人機,形成立體攻勢。其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得意宣稱“直接命中,造成船體進水”,最終導致萬噸巨輪完全沉沒。
更令人發指的是環境災難風險。被擊沉的“魔法海洋”號滿載1.7萬噸硝酸銨,這種化學品一旦泄漏可能引發紅海水域生態災難,后果遠超局部沖突。
次日襲擊更突破人道底線。當胡塞武裝登上希臘公司運營的“永恒C號”貨輪時,與船員爆發激烈交火,造成3死2傷的慘劇。這是自2023年10月紅海危機爆發以來,首次有船員在襲擊中喪生,標志著沖突性質的質變。
面對急劇惡化的局勢,中國作出十年未有的外交動作。7月9日,耿爽在安理會也門問題公開會上直接點名胡塞武裝:“嚴重違反國際法,威脅紅海水域航行安全,必須立即停止。”這一表態打破了中國在此輪危機中的常規姿態。此前中國始終保持“中立斡旋”立場,即使胡塞武裝多次襲擊商船,中方也僅呼吁各方克制。為何此時選擇亮明立場?
關鍵轉折點在于襲擊性質的變化。當胡塞武裝從襲擊船只升級到奪取人命,當環境災難風險成為現實威脅,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再難保持靜默。更重要的是,紅海承擔著全球12%的貿易運輸,中國每年有近3000艘商船途經此地。
經濟利益之外還有國際信譽考量。胡塞武裝曾承諾“不襲擊中國船只”,導致大量外國商船為避險竟偷偷懸掛中國國旗。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已有1200多艘外國商船主動掛五星紅旗通過紅海,是2023年的3倍。這種“蹭保護”行為埋下隱患——若“假中國船”遭襲,真中國船只也可能被殃及。
對此,國內國際關系專家表示,這就是中國智慧,表面看是批評胡塞武裝,實則暗藏三個原因。
第一重:給胡塞武裝“留活路”。耿爽發言看似批評,實則為胡塞預留臺階。中方公開勸告后,若胡塞繼續襲擊,未來挨打時中國便無義務為其說話。這種“仁至義盡”策略既表明立場,又為后續斡旋留余地。胡塞武裝心領神會,襲擊后其政治局成員阿里·卡胡姆立即聲明:“我們將改善與中國、俄羅斯等國的關系”。
第二重:堵死西方“扣帽子”套路。西方此前多次渲染“中國默許胡塞襲擊”,耿爽明確要求停止襲擊“各國商船”,直接切斷這種論調。這種“不偏袒”姿態背后是硬核利益——紅海航線承擔中國約30%的外貿貨物運輸,胡塞襲擊已導致航運成本暴漲15%以上。
第三重:揭穿美以“選擇性失明”。耿爽發言的真正點睛之筆在于后半句:“紅海問題的本質是加沙沖突的外溢”。中方同步要求以色列停火,落實“兩國方案”,終結加沙人道災難。這種兩邊敲打的平衡術,讓西方媒體炒作的“中國站隊美以”論不攻自破。
當胡塞武裝導彈飛向貨輪時,沖擊波已蔓延至全球經濟脈絡。紅海-蘇伊士運河航線承擔全球12%的海運貿易量,每天有價值約90億美元的貨物經此轉運。
對中國而言,這條航線更是經濟生命線。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46%的原油進口來自海灣國家,與歐盟年貿易額高達5.17萬億元。胡塞襲擊導致航運保險費飆升,迫使商船繞道好望角,航程增加約3500海里,時間延長10-14天。
更深遠的影響在于國際供應鏈。全球三大航運巨頭已暫停紅海航線,導致亞歐航線運力減少30%。汽車制造、電子產業等依賴準時交付的行業首當其沖,部分歐洲車企被迫減產。這種連鎖反應印證了耿爽警告的深層含義——紅海安全不是區域問題,而是全球貿易穩定的基石。
中方對胡塞武裝的警告固然重要,但中國代表在安理會的另一句話才真正點破天機:“紅海問題的解決,不能只盯著胡塞武裝的導彈,而無視加沙廢墟上的兒童。”
數據昭示著殘酷現實。加沙地帶目前有170萬人流離失所,80%人口依賴人道援助生存。自去年10月沖突升級以來,已有超過3萬名平民傷亡。胡塞武裝作為也門什葉派力量,其襲擊行動本質是巴以沖突的外溢效應。
中國提出的“雙軌解決方案”直指核心:短期要求胡塞停火,長期推動落實“兩國方案”。這種思路得到俄羅斯等國家呼應,俄駐聯合國代表直言:“西方只譴責襲擊卻對加沙危機視而不見,這種雙重標準才是問題的一部分。”
胡塞武裝政治局成員在襲擊后第二天的表態意味深長:“我們將改善與中國、俄羅斯等國的關系。”這看似服軟的聲明背后,藏著地區玩家對力量平衡的敏銳嗅覺。
當美國領導的紅海護航聯盟在導彈與無人機中疲于奔命時,中國用一次精準的外交表態實現了三重目標:護住航線命脈、拆解輿論陷阱、為中東各方鋪好臺階。
紅海的每一次爆炸都在提醒世界:在錯綜復雜的國際棋局中,真正的高手從不下明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