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六七
畫鷹圖 北宋 王詵
01
一箭雙雕
公元580年,一隊浩浩蕩蕩的隊伍,行走在北國的草原上,旌旗獵獵,戰(zhàn)馬蕭蕭。
這是北周千金公主宇文氏嫁給突厥沙缽略可汗的人馬,護(hù)衛(wèi)的軍官都是武藝高強(qiáng)的北周勇士。
北周是鮮卑人創(chuàng)立的帝國,男兒多以尚武為榮,這一次到好戰(zhàn)的北方突厥人地盤,更是百里挑一地選出衛(wèi)士,順便炫耀一下武功。
副使叫長孫晟,將門之子,自幼箭術(shù)超群,卓爾不凡。
沙缽略可汗對北周的使者基本不感冒,然而一見長孫晟,就喜歡上他了。
傾心相交。
數(shù)日宴飲,射獵。
那天正在遼闊的草原上溜馬,突然聽到天空傳來陣陣的鳴叫聲。
抬頭看,兩只大雕在空中翻滾,搶一塊肉。
沙缽略遞給長孫晟兩只箭說:“把它們射下來。”
——考試來了。
長孫晟接過一只箭,彎弓搭箭,“颼”地一聲響,眾人喝彩,兩只雕一起射了下來。
真正的一箭雙雕。
沙缽略可汗佩服的不得了,其他人可以回去,長孫晟要留下來。
這一留就是一年多。
長孫晟
長孫晟和突厥的各部落大頭目都有交往,沙缽略要他教習(xí)這些人射箭術(shù)...
期間,長孫晟到處游走,了解了山川地形,民俗風(fēng)物,對突厥有了全面的了解。
沙缽略的弟弟處羅侯(突利汗)更是無比欽佩長孫晟,成為貼心的朋友和未來的同盟軍。
02
離間突厥
等到長孫晟回到中原,形勢已大變。
大丞相楊堅已掌握了實權(quán),他本來就欣賞長孫晟,再一聽他的匯報,干貨十足,大喜,封他為奉車都尉。
581年,楊堅稱帝,建立大隋國。
北周皇室宇文氏被殺戮干凈。
原先突厥是中原的大敵,北周、北齊都搶著巴結(jié),突厥可汗得意地說:“我在南方的兩個兒子都很孝順,還怕沒錢?”
北周滅了北齊,隋替了北周,統(tǒng)一的中原帝國國力蒸蒸日上,有了叫板強(qiáng)鄰的實力,對突厥人就不那么客氣了。
沙缽略可汗很不高興,千金公主因家仇國恨,天天鼓動丈夫出兵替周室報仇。
于是沙缽略說:“我是周室的親戚,現(xiàn)在隋主搶了周室的天下,我不能替周室出力,可沒臉見我的妻子。”
發(fā)兵四十萬,大舉南攻。
隋文帝楊堅非常緊張,派了幾個大將率軍修長城、守要塞,召回準(zhǔn)備攻打江南陳國的部隊,專心對付突厥。
沙缽略表面上是突厥大可汗,但實際掌控的是東突厥,西突厥的是達(dá)頭可汗的地盤,實力不遜于沙缽略。
突利可汗
還有阿波可汗、突利可汗(就是處羅侯),大家都有相當(dāng)不小的勢力,表面上是一家人,其實內(nèi)部互相猜忌,并不團(tuán)結(jié)。
這些長孫晟非常了解,他上書隋文帝,提出“遠(yuǎn)交近攻,離強(qiáng)合弱”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當(dāng)面給文帝講解形勢,讓文帝充分了解了突厥人的內(nèi)部情況。
文帝當(dāng)即拍板,全部按長孫晟的計劃實施。
大臣元暉從伊吾道出使達(dá)頭可汗,特賜狼頭纛(突厥人的圖騰是狼,狼頭纛等于承認(rèn)達(dá)頭可汗是突厥的大可汗)。
達(dá)頭的使者回訪,待遇在沙缽略使者之上。
這反間計起了作用,兩個最大的可汗之間起了疑心。
長孫晟帶大量金銀珠寶,找到處羅侯,賄賂和交情之下,這一支也動搖了。
03
分化瓦解
情報戰(zhàn)線緊鑼密鼓地推進(jìn)工作,前方雙方打了好幾戰(zhàn),互有勝負(fù),突厥略占上風(fēng),一路打到天水、安定一帶。
沙缽略還要南下,達(dá)頭私心已起,不愿意,帶著自己的人馬退回。
長孫晟又讓人指使沙缽略的兒子去對他說,另一邊的鐵勒部又反了,有可能趁機(jī)攻打咱們的大本營。
沙缽略孤掌難鳴,又連遭隋軍打擊,只好暫時退兵。
583年,突厥阿波可汗部被隋軍打得大敗。
長孫晟派人對阿波說:“沙缽略每一回來都勝利,可你連吃敗仗,這可是突厥的恥辱。沙缽略一定會趁這個機(jī)會,吞并你的地盤,你自己掂量掂量,有沒有實力對抗他?”
阿波可汗和沙缽略可汗之間矛盾不小,長孫晟又游說:如今達(dá)頭可汗和大隋國天子講和,你不如和達(dá)頭聯(lián)合,一起對付沙缽略,這才是萬全之策。
不然你回到突厥,就只好看沙缽略的臉色了。
阿波可汗連連點頭,派使者到長安,講和。
沙缽略可汗本來就忌憚阿波可汗驍勇,一聽到消息,來個先下手為強(qiáng),率軍端掉阿波可汗的老巢,還殺了阿波的母親。
阿波回軍無家可歸,往西投奔達(dá)頭可汗。
達(dá)頭大怒,發(fā)兵助阿波攻打沙缽略,原來阿波的舊部,被沙缽略欺負(fù)的小可汗都團(tuán)結(jié)起來,一起和沙缽略對抗。
突厥內(nèi)部打得熱火朝天,隋文帝隔岸觀火,樂不可支。
各部可汗都派人來求援,隋文帝全部不理,你們給我繼續(xù)往下打。
長孫晟的計策大獲成功。
04
殺死千金公主
沙缽略內(nèi)外交困,越來越吃力,千金公主勸丈夫向隋請和,并自愿認(rèn)楊堅為父,楊堅同意,賜千金公主叫大義公主——希望她深明大義。
584年,長孫晟為隋副使到沙缽略可汗地盤,沙缽略不愿意行跪拜禮,說:“我父祖以來,都沒向別人拜過。”
長孫晟說:“突厥和大隋都是大國天子,可汗不拜,不敢勉強(qiáng)。但你妻子是隋帝的女兒,你就是大隋的女婿,可不能不敬重自己的岳父吧?”
沙缽略笑著對手下說:“必須拜岳父大人。”
跪下接受隋的國書,想想又慚愧,大哭。終歸向隋稱臣,歸降。
至此,大隋國北方的憂患基本解除。
隋開皇七年(587),沙缽略死了,弟弟處羅侯繼位,為莫何可汗;
處羅侯戰(zhàn)死,沙缽略的兒子都蘭可汗繼位。
按照突厥的風(fēng)俗,千金公主又嫁給都蘭可汗為妻。
589年,隋滅了南陳國,為表示恩寵,把陳叔寶的一面華麗的屏風(fēng)賞給千金公主。
公主本來在中原就是漢化的鮮卑貴族,在塞處多年,再見到這么漂亮的江南器物,一時國仇家恨涌上心頭,提筆就在屏風(fēng)上寫下一首詩:
盛衰等朝露,世道若浮萍。
榮華實難守,池臺終自平。
富貴今何在?空自寫丹青。
杯酒恒無樂,弦歌自有聲。
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虜庭。
一朝睹成敗,懷抱忽縱橫。
古來共如此,非我獨(dú)申名。
惟有明君曲,偏傷遠(yuǎn)嫁情。
詩流傳到京城,楊堅很不高興,看來千金公主還想著替周朝報仇嘛!決心除掉這個隱患。
就有個叫楊欽的人跑到突厥,聲稱聯(lián)合各方勢力,打擊隋軍,與千金公主接上頭。
長孫晟向都蘭可汗要這個人,都蘭慌稱不在。
可長孫晟有辦法,直接活捉了楊欽,當(dāng)面對質(zhì),都蘭只好把一干人交給長孫晟。
隋文帝楊堅廢掉“大義公主”的稱號,不認(rèn)父女關(guān)系。
接著千金公主和一個小官私通的消息傳出來,突厥人非常惱火,都蘭可汗殺死了大義公主。
05
扶持啟民可汗
隋朝對突厥又打又拉,分化瓦解。
處羅侯的兒子突利可汗大敗后歸降,都蘭可汗被殺,連西突厥達(dá)頭可汗也敗。
隋立突利可汗為啟民可汗,扶持這個歸順的政權(quán)。
啟民可汗到長安拜見楊堅。
而達(dá)頭可汗繼續(xù)與隋軍為敵,開皇二十年(600)與隋軍交戰(zhàn)。
長孫晟熟悉突厥的風(fēng)俗,知道他們飲用泉水,派人在上游給突厥人的水源放毒,結(jié)果突厥人馬死了無數(shù)。
突厥人大驚:“老天爺降下惡水,是要滅亡我們啊!”
人無斗志,被隋軍打得大敗。
06
威名遠(yuǎn)揚(yáng)
待到隋煬帝楊廣繼位,西巡到啟民可汗的地盤。
長孫晟先行到達(dá)啟民的大帳,故意指著帳前的草說:“這個草很香。”
啟民沒明白,聞了聞?wù)f不香啊!
長孫晟說:“古代天子巡視,諸侯都親自灑掃道路,現(xiàn)在你大帳內(nèi)這么臟,這可不是接待天子的禮數(shù)。”
啟民恍然大悟,親自拔出佩刀,割草。
突厥的貴族全都跟著動手,把大帳周圍清理得干干凈凈。
楊廣得知,非常高興,這個派頭做得十足十。
突厥的降人說:“我們最怕的是長孫將軍,聽到他開弓的聲音,以為霹靂,看見他飛馬而來,以為閃電。”
楊廣呵呵大笑,表揚(yáng)長孫晟:“將軍威震海外,敵人以為霹靂,何其壯勇啊!”
大業(yè)五年(609),長孫晟去世。
后來隋煬帝被突厥人包圍在雁門關(guān),大為嘆息:“如果長孫晟還在,我還會被匈奴逼到這個地步嗎?”
聞鼙鼓而思良將喲!
PS:
還不知道這個“大忽悠”是誰?
親家——李淵
女婿——李世民
五兒子——長孫無忌
長孫晟是一個復(fù)雜的多面體,除了矯健過人,善用計謀,還是個文才不夠,絕頂聰明,善于鉆營,重視親情...的人,以后再仔細(xì)說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