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撩騷,我質(zhì)問,他卻說怪我脾氣太爆……”
“為什么對一個人掏心掏肺,換來的卻是背叛?”
這是嘉美第一次來到咨詢室時和我說的話。
帶著強烈的委屈和痛苦。
當她描述被忽視、被誤解、甚至被身邊人顛倒黑白地指責時,那種被堵住的委屈感,讓我也感覺透不過氣來。
嘉美的痛苦看似源自婚姻,其實藏著更深的創(chuàng)傷。
當我用“動力性傾聽”為她創(chuàng)造全新的情感體驗,她終于看見:
那些一點就炸的情緒不是敵人,而是自己的內(nèi)心在呼救。
嘉美的故事,是不少女性成長和婚姻困境的縮影。
所以今天,在征得了她的同意后,我分享出與她工作的故事。
希望給更多人以啟發(fā)和力量。
為什么我總一點就炸?
第一次咨詢時,嘉美的傾訴帶著“亂成一團”的情緒,憤怒、委屈、自責、恐懼在言語中激烈沖撞。
先是憤怒:
她發(fā)現(xiàn)了老公手機里與女同事的曖昧信息。
可去質(zhì)問時,老公卻死不認錯,還甩鍋給她:“在家你老發(fā)火、甩臉子,我和你聊什么?”
很快,憤怒又被委屈淹沒:
“剛結(jié)婚時,他什么都沒有。我彩禮都沒要,還賣了自己的小套房,把錢給他一起買房;
孩子出生后,他媽就來幫忙了一個月。產(chǎn)假都是我一個人在強撐,經(jīng)常忙得吃不上飯,就盼著他能回來搭把手。
他呢,到家就在那刷手機。讓他抱抱孩子、打掃衛(wèi)生,要么裝聾,要么不耐煩,說上班被領導使喚,回來還要被我使喚……那我呢?誰心疼過我?”
然后又陷入深深的無力和自責:
“難道真的是我脾氣太差,才把他推走的?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火氣一上來,我也控制不住……”
最終,她頹然地縮在沙發(fā)里,雙手捂臉,壓抑地嗚咽。
整個過程,我沒有打斷她,也沒有立刻給出評判或建議。
只是安靜地坐在她對面,專注地聽著,努力捕捉她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語調(diào)的變化、身體的蜷縮或緊繃。
作為一名精神動力流派的咨詢師,我不僅會關注來訪者說了什么,更致力于理解TA們?nèi)绾握f、為什么這么說。
以“動力性傾聽”開始——主動地、參與性地、聚焦于無意識過程地去傾聽,去感知語言之下的情緒暗流,去理解來訪者此刻的“情感動力”是什么。
接著,用簡單的回應,讓嘉美感受到被看見:
“聽起來,你很愛、很在意你的老公,也渴望他同樣愛你、在意你。可你并沒有感受到他對你的愛,所以積累了很多的委屈、憤怒。”
嘉美:“是的,很委屈、很憤怒。他還給別的女人噓寒問暖,關心人家吃了沒,還一起約飯。我呢?我經(jīng)常忙得飯都吃不上,他卻從來沒問過我!”
說完這句,嘉美放聲大哭。
等她逐漸平靜下來后,我問她:“聽上去一直以來都是你單打獨斗,沒有人幫你,感覺好孤獨,好難過。娘家那邊離你很遠嗎?”
當我說出“孤獨”這個詞時,嘉美又紅了眼眶。
再接著聽到“娘家”的問題時,她臉上流露出一種很復雜的表情:“我媽要做生意,還要管我弟,根本顧不上我。”
通過“動力性傾聽”去感知語言表層之下的潛臺詞,我仿佛看到了嘉美感受層面的一個重復模式——“反復體會到被忽視、不被重視。”
她的痛苦,也在此時顯露出更深的脈絡:
脾氣不好的背后,很可能是未曾被聽見的心聲。
不被“看見”帶來了創(chuàng)傷
一直以來,家里人都一致肯定嘉美的學習和事業(yè)做得不錯。
除此之外,還一致地認為她“脾氣爆”。
嘉美:“我脾氣不是很好,他們就揪著這點把責任都推給我。”
我:“他們是誰?”
嘉美:“我媽和我老公。”
“我問我老公‘怎么沒見你對我那么溫柔’時,他就賴我總發(fā)火,根本沒法聊。
我媽也是。從小到大,我一提要求,她就說我不懂事。我想再爭取,她就說我性子急。
可她對我弟就不這樣。我弟學習不好,就花錢給他補好幾門。我高中時物理不好也想補,我媽卻說我不懂事,亂花錢。
我真的,氣到想撞墻!”
我?guī)е剿鳎骸昂孟袼麄兌紱]有聽見、看見你的需求和情感,這是不是讓你容易暴躁的原因?”
嘉美:“好像是。我經(jīng)常感覺有理說不清,就像個炮仗,一點就炸。”
當孩子痛苦時,父母如果能聽見、看見TA的情緒,然后擁抱、安撫、共情TA,就能幫助孩子容納和理解這些強烈的情緒。
孩子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并發(fā)展出自我安撫的能力。
可如若孩子的情緒未被聽見、看見和回應,則可能會被壓抑,以軀體化形式表達(如不明原因的疼痛),或以破壞性方式爆發(fā)。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嘉美經(jīng)常會胃痛,失眠、焦慮和“一點就炸”。
因為從小到大,她的親密關系的客體都沒有好好地傾聽、看見她,更別說去安撫她的情緒了。
被“看見”的孩子,更容易發(fā)展出清晰、積極的自我認知和人格底色。
因為,持續(xù)的被回應和看見,會內(nèi)化成積極的核心信念:“我是有價值的”“世界是安全的”“我的感受是重要的,可以表達的”
而長期缺乏回應,則可能形成消極的核心信念:“我是不好的”“世界是危險的”“我的感受是羞恥的”
這些核心信念深刻地影響著個體看待自己的方式。
而嘉美,就是因為未曾被真正的看見、聽見,才會哪怕自己學習、工作能力都很強,卻始終自我價值感不高。
也因此,遇到追求她的老公時,因感受到被用心照顧,被好好對待,就將這個理解成愛。
當相處久后,她對老公的情感依賴增加,老公卻不再像過去那樣以她為主,這就讓她很慌張、憤怒。
可她又無法表達清楚內(nèi)心的感受。于是,發(fā)脾氣、爭吵就成了他們婚姻的常態(tài)。
在這段感情里,她看起來強勢,實際上更多的是在委屈自己,順從、滿足對方。
當我通過“動力性傾聽”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然被接納、被理解的安全空間,嘉美那些被壓抑、誤解,甚至被她自己否定的情緒和體驗,就得以浮現(xiàn)、被看見、被澄清。
她也逐漸理解,更高層級的愛,是帶著理解和包容,能夠把她的需求和感受放進自己的規(guī)劃里。
而老公只是用他自己覺得好的方式對她,卻不曾在意過她的真實感受。
這就讓嘉美又回到了她和媽媽的關系模式中。
那些未被安撫的恐懼、未被回應的委屈、被罵“不懂事”的羞恥感,從未消失,只是被她壓抑在心底。
成年后,當她在親密關系中再次感受到被忽視、被否定時,這些掩埋的舊傷就被猛烈地激活了。
嘉美的“一點就炸”,并非針對當下的事件本身,而是內(nèi)心深處那個受傷的小女孩在求救:“看看我!聽聽我!別忽視我!”
這是一種本能的、卻已不合時宜的自我保護,用激烈的情緒來防御更深層的痛苦和脆弱。
當我終于被“看見”
理解嘉美情緒風暴的根源后,咨詢的核心工作轉(zhuǎn)向提供一種全新的、矯正性的情感體驗。
“動力性傾聽”在這里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咨詢師不帶評判與預設,去理解來訪者是怎樣看待自己和他人,從而深入體會對方的情感體驗。
這會讓來訪者體驗到自己的想法、感受被重視,從而覺得自己是有存在感和價值的。
這種“被看見”的體驗會激活大腦中與安全感相關的區(qū)域(如前額葉皮層),幫助個體緩解焦慮,建立對他人和世界的信任。
咨詢中,我不僅關注嘉美所說的內(nèi)容,還留意她的語氣、語速、停頓、身體語言、回避和矛盾之處,看到她內(nèi)在“渴望愛卻又得不到的憤怒、悲傷的小孩”,讓她逐漸敞開心扉。
當然,這個傾聽的過程不僅是接收信息,更是幫助對方梳理內(nèi)心的過程。
比如,幫助嘉美梳理內(nèi)在的沖突:
想要親密關系,又怕被在意的人忽視、傷害;
想要被照顧,但在現(xiàn)實中又不斷地被要求照顧別人;
想要溫柔地愛人,卻又不得不用“暴脾氣”來讓對方聽見自己的渴望和情感。
漸漸的,她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就像借助了一面鏡子看清內(nèi)心的混亂。
這種自我認知的深化,有助于個體完成心理層面的自我整合,減少內(nèi)心沖突。
而且,不同于簡單的安慰,動力性傾聽針對情緒的根源工作,效果更持久。
往日嘉美那些無法言說或羞于啟齒的部分,隨著我們咨詢關系的深入,能夠不斷地被傾聽和看見。
這種深刻的接納和安全,會帶來一種“矯正性情感體驗”。
它能創(chuàng)造性地替代嘉美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戀模式”:
她開始更愿意相信世界是安全的,他人是可依賴的;
同時信任自己:我有能力表達需求并得到滿足,我的情緒是合理的。
這也為嘉美處理親密關系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思路。
她開始以自己的感受為主,不再在意外界對她的評價,學著真正的愛自己,比如:
允許自己有情緒,在咨詢中持續(xù)探索感受和情緒,能夠聽從身體和內(nèi)心的聲音,累了就休息,難過時允許自己哭,不強迫自己硬撐;
設立邊界,不討好、不內(nèi)耗,直接拒絕消耗自己的人和事。比如老公再要求她時,能坦然說“我需要先照顧好自己”;
為自己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將注意力不止放在家庭,更去做能讓自己發(fā)光的事。
某次咨詢結(jié)束后,嘉美告訴我:
“我的脾氣不是原罪。它是我內(nèi)心那個受傷的小孩在拼命地讓我看見她、抱抱她。我不會再為她的存在而羞恥,我要學習好好愛她,也好好愛現(xiàn)在這個努力成長的自己。”
很多時候:
每一個憤怒的爆發(fā),都藏著一個未被聽見的訴求;
每一滴委屈的眼淚,都訴說著一份未被理解的傷痛;
每一次無力的沉默,都壓抑著一句渴望被回應的吶喊。
而讓更多來訪者的內(nèi)心里,那些像星星一樣珍貴的情感和愿望被聽見、被看見,就是我從事心理咨詢的使命之一。
當看到TA們逐漸到達自己的“看見”時刻,我也同樣感到幸福。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選擇咨詢師,可以看看這位經(jīng)驗豐富、專業(yè)扎實的咨詢師——劉莎莎。
劉莎莎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注冊心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從業(yè)時間超8年,服務時長超11000+小時。
她擅長通過經(jīng)典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和意向?qū)υ挴煼ǎ瑤椭鷣碓L者解決抑郁、焦慮、羞恥感、無價值感、情緒失控/沖動等問題。
為鼓勵求助意愿,劉莎莎老師特地開設3個買一送一的優(yōu)惠名額,原價1300元/2次的咨詢,現(xiàn)僅需325元/次!
↓點擊下圖預約,劉莎莎老師和你一起↓
如果,你也有情緒易崩潰,壓力過大,脆弱敏感等心理困擾,又想選擇更多不同風格的咨詢師,不妨試試壹心理的「買一送一」咨詢優(yōu)惠,找到更合適你的那一位咨詢師↓
作者:心理咨詢師劉莎莎
編輯:小西
圖源:圖蟲創(chuàng)意、Unsplash
注:為保護來訪者隱私,相關信息已做文學化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