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遠離親人,跨洲越洋救治患者,通過“傳幫帶”為當地培養醫務骨干,既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也是傳遞情誼的友好使者,在異國他鄉譜寫著大愛之歌。
7月10日,記者走近南陽承派的第25批援贊比亞中國醫療隊,傾聽他們的援外故事。
“能用醫學知識為當地百姓解除病痛,是醫者的初心和使命。”第25批援贊比亞中國醫療隊隊長黨強雖已圓滿完成任務返南陽,但援贊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贊比亞是非洲內陸國家,經濟落后、自然條件惡劣、物資匱乏,缺醫少藥是常態。黨強介紹,醫療隊28人中26位來自南陽,他們業務精湛且英語流利。14個月里,醫療隊累計接診患者21000多人次,完成手術2000多臺,開展新技術20余項,深入偏遠地區巡診義診13次,培訓當地醫護300余名。
“兒科病房里,孩子們圍著我,笑容純真,所有付出都值得。”隊員楊傳楹在記錄中寫道。這位兒科醫生與當地醫護、患兒家屬及居民結下深厚友誼,這份跨越國界與種族的情誼,是他援贊最寶貴的收獲。
隊員李濤和王玉璽是中醫師,中醫尤其針灸在贊比亞很受歡迎。當地一名嚴重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靠止痛藥度日,他找到李濤說,30年前他母親患同樣的病,被中國醫療隊用針灸治好,希望自己也能被治好。兩個月治療后,患者能自由行走,無需再吃止痛藥。“推廣中醫時,我們也帶去中國傳統文化,將仲景故里的中醫藥帶到非洲,增進了中贊人民的了解與友誼。”王玉璽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隊員們在當地4所醫院開展援助,搶救急危病人、診治疑難重癥,更注重帶教指導,培養當地醫護,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隊員王英帶領開展的腹腔鏡手術開創所在醫院先河,孫輝的支氣管鏡技術成科室示教案例。遇特殊病例,他們便以師帶徒提升當地醫生水平。隊員張曉曾為巨大甲狀腺瘤患者手術,當地醫生從未做過此類手術,20余人爭相觀摩,手術成功時,眾人紛紛點贊。這樣的瞬間還有很多,隊員們以嫻熟醫術帶去中國理念與先進技術。
在贊比亞,隊員們不僅是醫生,更是友誼使者。他們熱心公益,參與當地馬拉松、學術交流會、羽毛球賽等活動,傳播太極拳、五禽戲、相聲小品等中國文化,還提供應急醫療保障。節假日組織分隊開展體檢義診和慈善活動,廣受當地人民好評。
采訪中得知,隊員王寶鋒在贊期間與同事完成160多例介入手術,被聘為當地醫院首席醫師兼放射介入醫學顧問,將持續參與贊比亞醫療與文化發展。“作為援外醫療參與者,我見證了國家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大國擔當,也為中非友誼出了力,很幸運!”王寶鋒說。
“當地人民或許記不住每個醫生的名字,但一定會記住中國醫生。”黨強說,任務結束前,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給南陽市衛健體委發來表揚信,信中寫道:“26位同志克服困難、勇于擔當,完美詮釋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精神,圓滿完成任務。他們用專業技能盡心服務,為當地民眾和華僑解除病患,仁心仁術造福百姓,獲贊當地人民及華僑普遍贊譽!”
來源:南陽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