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把高鐵叉掉的城市,剛開通8年,還沒運營2年就倒閉,這到底怎么回事?高鐵為何會在這座城市宣告退出?
在青藏高原東北角,西寧火車站的王大姐每天準時上班。
她手里的抹布擦得站臺欄桿锃亮,可抬頭看看空蕩蕩的軌道,電子屏幕上滾動著刺眼的“暫無動車”。
其實,這里已經700多天沒見著“高鐵”的身影了。
西寧這座高原城市,曾在2014年靠著蘭新高鐵火了一把。蘭新高鐵像條閃亮的項鏈,串起蘭州、西寧、烏魯木齊三顆明珠。
那時西寧火車站張燈結彩,凍得鼻子通紅的市民擠滿了站臺。
車頭掛著冰溜子,車廂里卻暖得像燒了炕。電子屏跳出“時速200公里”,窗外雪山刷刷往后跑。
花15億改造的車站煥然一新,2萬平米大廳光可鑒人,九個月臺像孔雀開屏。
剛開張的牦牛肉干鋪子前排起長隊,老板娘笑得合不攏嘴:“高鐵一通,生意要火!”
好日子剛過400天,2016年開春就出事了。
民和縣地底下的張家莊隧道突然抽起瘋,山體像面團似的亂扭,鋼軌擰成麻花。搶修隊老馬帶著弟兄鉆進去,一蹲就是百來天。
出來時成了“煤球人”:“里面嘩嘩漏水,剛支好的鋼架說歪就歪!”
誰承想這竟是開頭。這條隧道像中了邪:2018年寒冬剛修好,通車不到一天又塌了;2021年夏天剛通車,200天后再告急;2022年門源大地震,直接給隧道“判了刑”。
地質專家直跺腳:“壞就壞在那個大拐彎!”
當年為讓西寧搭車,硬是放棄平坦的河西走廊,從蘭州兜個大圈繞到西寧,這個彎不偏不倚騎在地震斷裂帶上。板塊一較勁,隧道就跟著遭殃。
再看老蘭新鐵路走的河西走廊,雖然繞點路,但地質穩當得像塊大石頭,跑了半個多世紀都沒出過大事。
停運太多次,鐵路部門終于下決心改道。一邊新建高家灣隧道,繞開張家莊那個“定時炸彈”;一邊修蘭張三四線,沿著河西走廊走,從蘭州直插張掖,徹底把西寧段的地質風險踢出局。
當年硬擠上高鐵快車,結果被地質問題折騰得夠嗆,現在新線路繞開西寧走了,說不憋屈是假的。
但老百姓也明白:“跟大自然較勁,咱哪兒能贏?”
轉機出現在2023年盛夏。鐵路專家亮出絕活,給病秧子隧道做“搭橋手術”,在旁邊新挖5公里隧道繞開危險區;給整條線路“換筋骨”,讓復興號撒丫子跑。
7月1日清晨,當綠色“子彈頭”滑進西寧站時,站臺爆出雷鳴般的掌聲。59分鐘飆到蘭州,比原先省下一部電影的時間。
西寧的鐵路夢越做越美。2025年夏天,西成鐵路的工人在3500米云端架橋。吊車臂捅進云彩里,嚇得老鷹“撲棱棱”亂飛。
這條“天路”通車后,成都的麻辣火鍋香三個鐘頭就能飄到西寧。
更大的棋局已鋪開,西寧要建地鐵,去玉樹的鐵路正在勘探。再過三十年,青海這72萬平方公里的地盤,將鋪滿8200公里鐵軌。
西寧這座城市,用一次暫時的“下車”,告訴大家:鋼鐵巨龍跑得再遠,也得踏著大地的節奏,一步一個腳印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